搜索到5689篇“ 氨丁三醇“的相关文章
-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霉素氨丁三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甲醇中,磷霉素左磷右胺盐与氨丁三醇反应,生成磷霉素氨丁三醇双盐;在甲醇中,磷霉素左磷右胺盐与甲烷磺酸反应,生成磷霉素,该磷霉素与上述磷霉素氨丁三醇双盐反应,得到磷霉...
- 白延峰雷曙光张鹏任中雄冯建郑婷曹斌
- 磷霉素氨丁三醇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磷霉素氨丁三醇或其制剂中杂质D的检测方法,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发明使用特定的色谱柱、柱温、供试品溶液浓度和进样量等条件,才能够有效分离杂质D,并且,对杂质D的检测耐用性好,色谱柱柱效稳定。
- 贾琴周润梅徐彦黄浩喜罗鸣苏忠海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辅助治疗前置胎盘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前置胎盘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30例前置胎盘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常规组予以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辅助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情况、卵巢功能[雌二醇(E_(2))、抗米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子宫血流参数[子宫平滑肌平均收缩张力、收缩频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率、输血率、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E_(2)、AMH水平均高于常规组,LH、FSH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子宫平滑肌平均收缩张力、收缩频率均低于常规组,PI、S/D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辅助治疗前置胎盘可降低产妇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对改善产妇卵巢功能、子宫血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 李秀秀郭靖
- 关键词:前置胎盘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改良B-LYNCH缝合术卵巢功能
- 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 2025年
-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本院2023年8月-2024年8接收的90例产妇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分别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角新碱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后出血情况和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于洪波
- 关键词:产后出血麦角新碱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瘢痕子宫产后出血风险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瘢痕子宫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瘢痕子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3 h、6 h、9 h的出血情况、止血情况、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妊娠结局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产后3 h、6 h、9 h的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59、3.775、2.437,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低于常规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57;χ^(2)=8.00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S/D)、搏动指数(PI)均高于常规组,阻力指数(RI)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2、6.410、4.198,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5%,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4,P<0.05);试验组患者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13.21%,略高于常规组患者的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2,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瘢痕子宫的产后出血风险,对改善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妊娠结局均有积极意义,联合应用此药未明显增强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 崔萌杰蔡大军
- 关键词:瘢痕子宫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血流动力学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控制中的应用观察
- 2025年
- 本研究旨在评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控制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妇产科80例二次剖宫产的孕妇。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进行深部肌肉注射0.25mg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术后出血量、输血需求及产后恢复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 验组的平均术后出血量为150.11±50.24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46±70.12mL(P<0.05)。实验组中需输血的患者比例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P<0.05)。实验组患者的产后恢复情况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减少二次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减轻输血需求,并促进产后生理恢复,证明其在二次剖宫产术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华柳
-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二次剖宫产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18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麦角新碱。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24 h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值、第三产程、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效果、产后子宫底高度、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产后术中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 Hb下降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66.97%(P<0.05)。观察组产后1 d、3 d、5 d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可以有效控制剖宫产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安全可靠。
- 朱涛张四华董光耀
-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麦角新碱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诊治的6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作两组,对照组(n=33例)实施宫腔填塞碘仿纱条+米索前列醇止血处理,观察组(n=33例)在此基础上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组间产后(2h、12h、24h)出血量、晚期产后出血率、皮质醇(Cor)水平、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RBC)水平、红细胞平均容积(MCV)、产后产褥感染率与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12h、24h的出血量与晚期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or、LPO、GSH-P水平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r水平、LPO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RBC、MCV值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RBC、MCV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组间总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有较好的预防出血效果,可降低产后出血概率、产褥感染率与出血量,改善相关血液指标。
- 张华尹红燕
-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血清学指标产后出血
- 宫颈提拉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联合宫颈提拉缝合治疗预防前置胎盘(PP)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分娩的86例PP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各43例。参考组采用缩宫素+宫颈提拉缝合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结局指标、不良事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止血时间、红细胞输入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术前,但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_(2))、脉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参考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参考组,宫底下降速度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考组低(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提拉缝合联合欣母沛可改善PP产妇凝血功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产后恶露、出血量及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冯云玲刘红阁秦珍珍
- 关键词: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88例高危剖宫产产妇,运用单双数字抽签法分成实践组(n=44)与普通组(n=44)。实践组采取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普通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生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践组Fib(3.95±0.75)g/L高于普通组的(3.42±0.77)g/L,PT(13.25±0.57)s、TT(14.49±3.51)s、APTT(22.14±1.65)s短于普通组的(14.87±0.65)、(15.45±3.33)、(23.24±1.75)s,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实践组RBC(4.89±1.11)×10^(12)/L、HCT(36.78±4.25)%、Hb(130.74±10.36)g/L均高于普通组的(3.46±1.04)×10^(12)/L、(32.21±3.37)%、(123.05±9.69)g/L,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实践组生产后60 min、61~120 min、121~240 min、241 min~1 d的出血量均少于普通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实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低于普通组的18.18%,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止血效果较为理想,该方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丘东梅黄林秀苏春梅
-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关作者
- 顾军

- 作品数:584被引量:2,1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 角质形成细胞 HACAT细胞 红细胞
- 任国宾

- 作品数:109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多晶型 晶型 溶解度 共晶 离子液体
- 殷华

- 作品数:46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中药注射剂 大分子物质 大分子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
- 金莲锦

- 作品数:27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 研究主题:酮咯酸氨丁三醇 麻醉 全麻 热休克因子1 气管拔管
- 段为钢

- 作品数:88被引量:23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中药注射剂 大分子物质 抗干扰能力 安全性 微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