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4篇“ 氮磷流失“的相关文章
一种降低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低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通过电机驱动料管,使得料管扎入土壤深层,S2.电机驱动料管上移时,通过抵触推杆,使推杆推动管尖,使合拢的管尖分离,从而使得料管内...
徐华勤王鑫罗沛肖润林王铭涵袁世杰缪惠明
不同施肥对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2025年
为探讨秸秆还田、缓释肥和水溶性肥料配施化肥对稻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及机制,于2022—2023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推荐施肥(OF)、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SF)、缓释肥与化肥配施(SRF)和水溶性肥料与化肥配施(WSF)5个处理,对稻田径流氮磷流失、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RF和WSF处理较OF处理均降低径流氮磷流失量,年平均总氮流失量分别降低43.73%和45.10%,总磷流失量分别降低57.34%和62.36%,而SF处理2022年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提高了11.64%和25.00%;与OF处理相比,SF、SRF和WSF处理水稻产量分别提高1.78%、2.67%和1.45%,各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指标均有提升效果,总体表现为SRF处理提升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稻田径流总氮流失量和总磷流失量均与径流量、径流氮磷浓度、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呈正相关,而与氮磷浓度比、土壤pH、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呈负相关。因此,缓释肥配施化肥和水溶性肥料配施化肥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氮和磷径流损失,是促进巢湖地区农业可持续生产和减少稻田面源污染的有效农艺措施。
骆美李静高庭峰Nebiyou Legesse刘莹张可欣赖锡军马友华胡宏祥
关键词:秸秆还田缓释肥水溶性肥料水稻产量氮磷流失
种植模式对农田水-沙-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在作物生产的过程中,由降雨、灌溉等因素造成的农田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退化,威胁粮食生产,因此需要分析农田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保持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围绕旱作、水作及水旱轮作3种种植模式,对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及径流氮磷流失规律进行研究,明确流失特征,其结果可为农田水土保持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刘帅
关键词:土壤侵蚀氮磷流失
化学除草对不同坡度槟榔林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自然降雨条件下化学除草对不同坡度槟榔林土壤侵蚀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原位观测方法,监测不同处理、坡度条件下槟榔林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①化学除草处理的产流产沙量、径流可溶性总氮和可溶性总磷、泥沙全氮和全磷流失量均大于不除草处理的,且两种处理流失量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②3种坡度下,化学除草处理的平均径流量是不除草的1.71~2.57倍,平均泥沙流失量是不除草的5.45~14.81倍;同一坡度不同处理径流量差异不显著,19°与30°坡面不同处理泥沙流失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③3种坡度下,化学除草处理径流可溶性总氮流失量是不除草处理的2.64~4.77倍,径流可溶性总磷流失量是不除草处理的2.76~4.91倍;不同处理间径流可溶性总氮流失量仅在坡度30°时差异显著,径流可溶性总磷流失量在3种坡度间均有显著差异。④不同处理泥沙氮磷流失量均占总流失量的90%以上;不同坡度下,化学除草处理泥沙全氮流失量是不除草处理的4.26~12.78倍,泥沙全磷流失量是不除草处理的4.46~14.47倍;不同坡度坡面不除草处理的泥沙和泥沙养分流失量差异均不显著,坡度19°与30°不同处理的泥沙全氮、全磷流失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⑤不同处理7°坡面径流量及径流氮磷养分流失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19°坡面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0°坡面径流量与平均雨强和分段雨强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化学除草处理,7°坡面泥沙及泥沙全氮流失量与I _(10)呈显著正相关,泥沙全磷流失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30°坡面泥沙及其养分流失量与平均雨强和分段雨强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化学除草对陡坡槟榔林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影响明显,建议海南省槟榔林建设应尽量避免陡坡造林和除草剂的过度使用。
黄海陈海辉吴金群田乐宇张学丰余雪标
关键词:化学除草坡度径流土壤侵蚀氮磷流失
洱海流域关键生育期干湿交替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
2025年
阐明关键生育期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云粳37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和乐村开展田间试验。在水稻生育期内进行不同灌溉处理:常规灌溉(CI)、轻度干湿交替(AWD)、重干湿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湿交替Ⅱ(WSDⅡ),分析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变化和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WD、WSDⅠ、WSDⅡ水稻有效分蘖数依次提高31.8%、14.8%、1.1%;AWD处理增产6.9%,达10.8 t·hm^(-2),CI处理与WSDⅠ、WSDⅡ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较CI处理,3个干湿交替处理显著降低全氮(TN)、全磷(TP)、铵态氮(NH_(4)^(+)-N)的径流和下渗损失量,而且WSDⅠ处理TN、TP、NH_(4)^(+)-N、硝态氮(NO_(3)^(-)-N)汇入洱海的污染最低。与CI处理相比,AWD、WSDⅠ和WSDⅡ处理的灌水量显著减少49.9%~54.0%(P<0.05),渗水量减少了47.7%~52.6%,灌溉生产力提高59.9%~137.0%。然而,干湿交替处理较CI处理排水量增加了177.3%~256.1%。AWD处理TN、TP、NH_(4)^(+)-N、NO_(3)^(-)-N流失依次降低31.5%、64.1%、70.0%、47.8%;WSDⅠ处理依次降低39.9%、73.4%、74.0%、50.6%;WSDⅡ处理TP、NH_(4)^(+)-N流失依次降低75.0%、74.0%;TN、NO_(3)^(-)-N流失依次增加3.9%、11.1%。对于地下水丰富的湖泊流域在拔节孕穗期重干湿交替后正常复水能维持水稻产量和降低氮、磷污染负荷,以上研究旨在为相似湖泊流域的稻作区发展提供参考。
涂国青吴加香徐玖亮
关键词:水稻干湿交替
汉江中游流域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对稻麦轮作模式氮磷流失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稻麦轮作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对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22年在湖北汉江流域开展了连续8年的野外径流小区监测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设置秸秆离田+常规施肥对照(CK)、秸秆还田+常规施肥(KF)、秸秆还田配合优化施肥(BMP)3个处理,研究了秸秆还田配合优化施肥措施对地表径流和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流域稻麦轮作模式氮磷流失风险期为6—9月,地表径流年均总氮(TN)流失量为4.28 kg·hm^(-2),其表观流失率为0.86%;地表径流年均总磷(TP)流失量为0.22kg·hm^(-2),其表观流失率为0.05%。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均能降低氮磷流失量,与CK处理相比,KF处理的TN流失量降低8.9%,TP流失量显著下降18.2%(P<0.05),BMP处理的TN、TP流失量均显著降低27.3%(P<0.05)。降雨量是影响氮磷流失的关键因素,在施肥与暴雨的耦合期(6—7月),减量施肥起到了主要作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这段时间内,47.6%的降雨量贡献了34.0%的TN流失量和85.9%的TP流失量。在施肥与暴雨的耦合期(6—7月)内,相比于常规处理,单独使用秸秆覆盖使TN流失量增加了4.3%,但TP流失量降低了14.3%。当秸秆覆盖与优化施肥结合使用时,TN和TP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9.1%和24.4%。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和优化施肥在氮磷流失风险期和施肥与暴雨耦合期(6—7月)可以有效减少稻麦轮作模式地表径流氮磷流失
陆文龙夏颖黄敏范先鹏唐拥军浦克军吴茂前倪承凡谢媛圆刘岚谭勇严昶
关键词:汉江流域稻麦轮作氮磷流失秸秆还田优化施肥
一种降低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低茶园土壤氮磷流失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通过电机驱动料管,使得料管扎入土壤深层,S2.电机驱动料管上移时,通过抵触推杆,使推杆推动管尖,使合拢的管尖分离,从而使得料管内...
徐华勤 王鑫 罗沛 肖润林 王铭涵 袁世杰 缪惠明
一种南方稻田氮磷流失监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南方稻田氮磷流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流失水样采集,在水稻和玉米生长期内,根据降雨、施肥、灌排水以及作物生长情况,采集径流水样、田面水和淋溶水样;(2)样品流转及保存,将收集到的样品封装标识,并保存在适宜的环...
韦高玲杜明慧黄德银陶琳陈明莲余敏男范世献刘秀英邹淑君
不同农作措施下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为揭示不同农作措施下径流氮磷流失变化特征,基于2020年12场次的自然降雨产流事件,分析了顺坡无施肥(对照,CK)、顺坡混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T1)、顺坡单施化肥(T2)、顺坡单施化肥增量(T3)、横坡单施化肥(T4)5种处理下径流量及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与流失量、氮磷比(TN/T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各处理径流TN,TP最高质量浓度均发生在施肥后的前6次降雨,其中的4次降雨事件造成了超50%的总氮、总磷流失.②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化肥配施的径流TN,TP流失量没有显著差异,且径流TN,TP质量浓度与施肥后天数都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③和顺坡耕作相比,横坡垄作可以显著削减76.85%的径流量、75.12%的径流总氮流失量和87.97%的径流总磷流失量.④CK处理的TN/TP显著高于T2和T3(p<0.05),但与T1,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处理下全年超50%的TN/TP≥50,表现为磷限制.
李清藐李天阳何丙辉张海香
关键词:氮磷流失坡耕地紫色土
南方湿润平原区露天菜地氮磷流失特征及其防控
2024年
为探究南方湿润平原区的露天菜地氮磷流失特征及其防控效果,设置了常规施肥(CK)、优化施肥(KF)以及优化施肥结合地膜覆盖(BMP)3个处理,在2015-2022年间开展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各处理径流中的氮均以硝态氮为主,占比85.22%~86.10%,其总氮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趋势,KF和BMP处理分别显著降低径流总氮含量14.29%和21.43%;可溶性磷是径流中磷的主要形态,占比76.87%~79.16%,径流总磷含量呈现逐年升高趋势,KF和BMP处理可使其显著降低26.78%和29.10%。即便优化施肥并覆盖地膜后,径流氮、磷含量仍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其风险尚需重视。
李进李佰重王伟
关键词:地膜覆盖优化施肥氮磷流失

相关作者

马友华
作品数:533被引量:4,910H指数:3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农业面源污染 巢湖流域 重金属 GIS
刘宏斌
作品数:393被引量:3,568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田面源污染 农田 面源污染 淋溶 土壤
王克勤
作品数:320被引量:2,101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坡耕地 干热河谷 滇中 反坡 金沙江干热河谷
范先鹏
作品数:170被引量:952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莲藕 地表径流 水稻 江汉平原 三峡库区
夏颖
作品数:74被引量:250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地表径流 三峡库区 江汉平原 氮磷流失 秸秆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