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篇“ 水华爆发“的相关文章
- 影响自然水域蓝藻水华爆发的因素与防范策略
- 2024年
- 为了降低自然水域暴发蓝藻水华的频率、减少对人畜和环境的危害,许多专家从蓝藻特性、水域环境、气候等角度寻找蓝藻水华暴发原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的防治措施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为此综述蓝藻水华暴发的生理基础和危害,探索消减蓝藻水华营养基础方法和水域内外综合防控措施,弥补该领域研究不足。通过研究各行业以及城市污水等总氮(T-N)、总磷(T-P)的排放和流失对自然水域蓝藻水华的贡献,以及自然水域环境现状,提出行业污水减排、二次处理消减营养素的技术措施、构建蓝藻水华防范机制和水域生态调控措施,供社会各类环境责任主体参考借鉴。
- 梁洪龙冬梅魏玲蔡韵凝师红萍
- 关键词:蓝藻水华蓝藻毒素环境污染
- 深水型水库水质因子与藻类群落垂向演替及水华爆发机制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将莆田市东圳水库垂向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研究其藻类群落的分布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影响的演变规律,进而明晰“水华”爆发机制。结果表明,水库中共检出浮游藻类7门39属,群落结构主要以蓝藻、绿藻、硅藻和隐藻为主,在不同季节沿水库垂向分布呈现显著差异性。表层和中层水体中优势藻类为绿藻门和蓝藻门,受水温、光照、DO和TN影响;深层水体优势藻类为硅藻和隐藻,主要受水温和TN影响。对水库中营养盐分析结果表明,东圳水库N/P平均值达到32.4,呈典型磷限制性特征,水库氮污染主要来自农业面源输入和内源释放。底泥中氮类物质易于在夏季分层期发生释放,并与DO结合发生形态转化后输入至上层水体,由此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针对东圳水库水华防范与治理,需严格防控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并建设水力扰动设施以及增设原位修复装置等措施,全方位防控水华现象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分析东圳水库藻类功能组时空演替,有助于确定东圳水库藻类爆发机制,可为水库藻类治理、水环境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 谭文明李惠平邱宇方磊江梅黄生郑震谢丽庞维海
- 关键词:藻类群落水华
- 水体蓝藻水华爆发的监测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体蓝藻水华爆发的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无人机遥感图像;对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无人机遥感图像;预处理后的无人机遥感图像包括多个水体像元;根据每个...
- 张雨萌蔡宴朋谭倩周雯洁莫玉娟李彤郑步云
- 文献传递
- 再生水补水的景观水体优势藻种水华爆发阈值条件的确定被引量:3
- 2021年
- 再生水景观补水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径,但水华频发是其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以从典型再生水补水的景观水体中识别出的3种优势藻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在温度、光照强度和营养盐浓度共同作用下的优势藻种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温度T=30℃、照度=9000 lx、N/P较低的再生水补水水体中,水华微囊藻更易成为优势藻种,仅培养3 d,藻密度就由1.0×10^(4)cell/mL增加到9.1×10^(4)cell/mL,接近水华爆发的阈值条件(大于10×104 cell/mL);普通小球藻和四尾栅藻较适合在T=25℃、光照强度分别为5000和7000 lx、N/P相对较高的再生水原水中生长,培养5 d可达到或接近水华爆发阈值条件。降低再生水体中的磷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的生长,当再生水补水水体中TP浓度从0.3 mg/L降低到0.1 mg/L时,对普通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抑制率分别为56.6%和40.7%,但对水华微囊藻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果揭示了再生水景观补水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规律,为控制藻华爆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于汇洋徐志嫱龙怡静史可曹琛洁
- 关键词:再生水藻类水华
- 一种基于水华爆发的河道聚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华爆发的河道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河道水华爆发指标体系;确定体系指标权重;计算指标得分;河道聚类。本发明综合考虑河道水华爆发指标,包括河道形态、水体动力、水体理化因子、水体光学、水体营养指标,...
- 李一平赖秋英黄亚男郭辉
- 文献传递
-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2018年6—10月,在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期间,对大龙湾及邻近的三角龙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相关水质参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龙湾水华是由单一的鼓藻属(Cosmarium)群落大量繁殖所形成的绿藻水华,水华爆发期间大龙湾总藻类细胞密度为24.2~27.9万个/L,较邻近三角龙湾高2个数量级;同时,大龙湾水体总氮浓度和水体电导率均明显升高.大龙湾水华爆发期间总氮浓度为0.17~0.41 mg/L,水体电导率为0.3~0.95 ms/cm.
- 阳涛张超凡何春光孙立国盛连喜
- 关键词:水华鼓藻
- 卵孢金孢藻(Chrysosporum ovalisporum)—北方池塘蓝藻新记录种及水华爆发的生境特点
- 2021年
- 2019年8月,在河南省安阳市易园太极湖(113°38'47.72"E,34°46'48.04"N)砂石底质的地下水源、主养锦鲤(Cyprinus carpio)、混养鲫(Carassius auratus)和■条(Hemiculter leucisclus)的池塘中,发现我国北方养殖池塘中未报道的蓝藻种类-卵孢金孢藻(Chrysosporum ovalisporum)。通过分析该藻类池塘的水体理化性质和藻类的种类组成、丰度,结果表明该池塘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卵孢金孢藻的丰度为193.37×10^(5)个/L,生物量为54.17×10^(3)μg/L,并讨论了卵孢金孢藻爆发水华的成因及其防控。
- 董文广赵文武庞显炳张曼王一帆曾大庆
- 关键词:蓝藻水华
- 一种植物源小分子化感物质在生态防治水华爆发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小分子化感物质在生态防治水华爆发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藻类的活化;2)植物源小分子化感物质的抑制作用;3)植物源小分子化感物质的半抑制浓度IC50测定。本发明以小分子化感物...
- 孙诗清赵永军胡长伟刘娟徐微李俊峰曹卫星孙辰
- 文献传递
- 我国典型湖泊磷浓度对水体指标及蓝藻水华爆发趋势的潜在影响--基于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水体富营养化可引发蓝藻水华,对水生态环境和饮用水的安全产生严重危害,揭示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和变化规律是防治的基础。基于1989-2019年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提取583对有效数据,利用Meta分析了我国典型湖泊中磷浓度对水体指标及蓝藻水华爆发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浓度对水体透明度(SD)产生负效应,对溶解氧(DO)含量、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含量产生正效应。随着磷浓度的增加,上述4种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磷浓度对DO含量的正效应逐渐转变为负效应,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2~0.3 mg/L时负效应最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对SD的负效应随磷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略有减小,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1~0.2 mg/L时负效应最大;CODMn和Chla含量对磷浓度的响应趋势基本相似,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3 mg/L和>0.3 mg/L时二者的正效应最大。此外,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相比,在磷的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湖泊水质更容易受磷浓度的影响,蓝藻水华爆发的风险相对较高。
- 王金航李京霖江德霜武会会王曙光林爱军
-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总磷蓝藻水华META分析
- 一种确定湖泊水库蓝藻水华爆发几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湖泊水库蓝藻水华爆发几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实地采样和室内鉴定获取水体中藻类物种、密度和生物量数据;通过水质仪器测量获得水质数据;根据物种、密度和生物量数据获得各藻类的优势度;根据藻类优势度和水...
- 赵长森郝芳华杨胜天刘昌明邵南方
相关作者
- 李显鸿

- 作品数:25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 研究主题:滇池 城市化 洪水 滇池蓝藻 水华爆发
- 崔松云

- 作品数:34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 研究主题:滇池 滇池蓝藻 水华爆发 城市水源地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 盛虎

- 作品数:21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滇池流域 滇池 蓝藻水华 气象条件 滇池蓝藻
- 郭怀成

- 作品数:234被引量:4,086H指数:3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滇池 不确定性 滇池流域 环境规划 情景分析
- 刘信安

- 作品数:63被引量:309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胞映射 三峡库区 分光光度法 卡尔曼滤波 水华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