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8篇“ 水土保持措施“的相关文章
基于水土保持率的甘肃省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2025年
为进一步精准落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求,根据甘肃省水土保持率现状值、远期目标值,探究甘肃省水土保持三级区划水土保持对策和措施布局,结果表明:8个三级区水土保持率现状值和远期目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51.38%~80.76%、54.02%~87.65%,其中若尔盖高原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现状值(80.76%)最高,陇南山地保土减灾区远期目标值(87.65%)最高,河西走廊农田防护防沙区现状值和远期目标值均最低;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与现状值的差值为0.66~18.30个百分点,其中晋陕甘高塬沟壑蓄水保土区最高,若尔盖高原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最低;主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体现在农田防护和防风固沙、蓄水保水和土壤保持、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等方面,据此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天然牧草地、森林、河湖湿地保护为主的自然生态修复,以及量水而行的农田防护等防治策略和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吕文强马红斌张煜马涛董彦丽
关键词:水土保持
暴雨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究暴雨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可对科学制定高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北京密云区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7个径流小区,选取了2010—2021年20场自然暴雨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和面源污染的影响,并分析了降雨、土壤、植被因子与产流产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2010—2021年研究区年降雨总量相对平缓,但年降雨频率有所增加、暴雨发生次数呈现出上升趋势。(2)在20次暴雨条件样本中,荆条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为94.13%和99.76%,减流减沙效益优于刺槐+侧柏+鱼鳞坑、玉米+梯田等其他组合。荆条、刺槐+侧柏+鱼鳞坑对面源污染的防治效果较好,污染指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3)降雨因子、植被因子与径流泥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均雨强、I30、I60与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73,0.7;平均雨强、I60与泥沙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0.5;植物盖度与径流量、泥沙量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58。[结论]综合考虑暴雨条件下的径流泥沙数据,我们认为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推荐该地区采用荆条作为优先水土保持措施
赵泽坤史明昌杨润泽王奋忠王世雷
关键词:土壤侵蚀暴雨产流产沙水土保持效益北方土石山区
山区弃渣场场地空间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精准化研究
2025年
本文结合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经验,分析了山区弃渣场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场地空间利用不合理、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精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单位、各参建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组织管理,落实各参建方职责,在弃渣场规划、建设、运行等阶段,建设单位要对山区弃渣场管理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要求;贯彻落实弃渣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核制度,让水土保持施工监理发挥实际作用;动态化、精准化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表土剥离按照施工进度,分区域剥离表土,弃渣场坡面排水采取永临结合动态化实施,弃渣场边坡生态修复按照堆置完成一级平台,生态修复治理一级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弃渣场施工组织、施工方案,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张长伟刘晨曦王家乐
关键词:弃渣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2025年
当前,道路工程施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作为研究方向。通过采集大量的施工现场数据,以经验回归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深入分析了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特点与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主要与施工方式、工程规模、施工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改良施工方式、优化项目设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当前国内诸多道路工程施工水土保持问题均具有指导价值。实施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推动我国道路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王波涛何伟熊旭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方式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2025年
土地退化问题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退化通过破坏生态功能恶化土壤成分,威胁农业生产。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许多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SWC)。SWC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有影响。在SWC下,经过处理的农田的土壤有效磷、全氮、土壤pH、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值都高于未处理的农田。未处理农田的密度平均值高于处理农田,且在所有土壤水分条件下均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将物理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适当实施SWC技术,将提高恢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实践的有效性。
曹锐王宇飞
关键词:水土保持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2025年
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现代化背景下,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民生问题愈发受到重视与关注,公路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而公路建设的过程,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与破坏,甚至加剧水土流失,这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实践落实带来较大挑战。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缓解水土流失现象,维持生态平衡,本文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的危害,并探讨相关实践措施,以期促进美丽中国建设进一步实现。
刘晓江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研究
2025年
环境生态保护的关键工具,水土保持一直被视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导致很多地区的土壤侵蚀情况变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在干燥、半干燥及山地区域,这种趋势尤为明显。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是必要的。近些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整合了空间数据收集、储存、分析、视觉呈现与管理的综合科技,已经在水土保持方面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GIS技术来改进水土保持策略。
肖观林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
杭州城际铁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监测研究
2025年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频繁,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杭州城际铁路工程为例,基于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对工程建设易引发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出了针对性地水土保持措施及科学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助推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彭丹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城际铁路
遂川县50MW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2025年
为防治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遂川县50MW二期工程为例,梳理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该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以分区防治的方法,详细阐述了该项目发电场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交通道路防治区、施工临时场地防治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并总结了该类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经验。
甘磊
关键词:光伏发电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
鄂西南地区风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补充设计初探
2025年
近年来,风电大规模开发,但部分风电项目由于在前期开发阶段主体设计深度不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意识不足等原因,使得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措施设计与后续实施存在差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建设单位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及水土流失防治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水土保持工作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重视,在风电工程后续实施中委托开展水土保持措施补充设计。本文以鄂西南地区某风电工程为例,在对工程现场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生态恢复效果欠佳的风机区、道路区和集电线路区三个区域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补充设计,特别是植被恢复措施配置较好的促进风电项目生态修复工作,可为同地区类似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刘艳改
关键词:风电水土保持

相关作者

穆兴民
作品数:362被引量:4,421H指数:3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径流 输沙量 渭河流域
康玲玲
作品数:125被引量:1,100H指数:18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措施 黄河中游 黄土高原 黄河上游
王云璋
作品数:110被引量:1,107H指数:19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黄河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气候变化
冉大川
作品数:106被引量:718H指数:17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水沙变化 淤地坝 河龙区间 黄河中游
张晓明
作品数:190被引量:1,16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土地利用 典型流域 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