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水土流失动态“的相关文章
无人机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无人机遥感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灵活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详细阐述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原理、流程及其在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多方面应用,包括土地侵蚀监测、水土流失区域监测、土壤裸露程度监测、植被覆盖度监测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监测。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无人机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地表信息,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华娟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关于松辽流域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阶段经验的探讨
2025年
2018—2022年,松辽水利委员会完成松辽流域6个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年度监测面积约88.77万km^(2),涉及167个县(市、区、旗)。文章从技术流程与方法、项目完成情况、主要成果与成效、主要经验与做法、主要结论5个主要方面对五年间松辽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为后续项目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李丹房含王迪晨常诚高海宁
关键词:松辽流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动态监测
一种农业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动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农作区实时监测信息,分析农作区实时监测信息,确定农作区实时监测要素集;根据农作区实时监测信息,确定农作区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农作区当...
梁雪梅赵璟嫕刘进猛于美琪张笕刘辉
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2025年
吉林省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多山省份,农耕指数较大,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以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专题信息提取、土壤侵蚀模数计算等方法,分析了吉林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8—2023年吉林省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水土流失面积由42627.74 km ^(2)下降至39014.39 km ^(2),减幅达8.48%;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由11995.37 km ^(2)下降至9538.85 km ^(2),减幅达20.48%。②水土保持率由77.59%提升至79.49%,年均提升0.38个百分点,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吉林省2018—2023年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原因有推动生态强省建设、强化考核推动、水土保持法规制度逐步完善3个方面。
许晓鸿黎霄苹鲍永雪刘博仝如强要金良孙园贺张振元蒋佳嬴赵海潮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新阶段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思考
2024年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科学、系统、准确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科学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制定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制定区域水土保持政策措施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切实做好新阶段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并为相关决策和考核等提供依据,通过总结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从监测成果精度亟待提高、分析与应用不足、监测技术有待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和培训交流不够5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贵州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阶段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应提高监测成果精度、强化监测成果分析与应用、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管理、提高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加强培训交流等建议。
刘忠仙顾再柯杜迪
关键词:动态监测水土流失
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降雨侵蚀力因子站点密度优化研究
2024年
为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精度,基于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设的74个站点和江苏省水文站网399个降雨监测站点的降雨参数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获取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分层抽样、误差对比等方法分析不同站点密度对降雨侵蚀力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探讨研究区的最优站点密度。结果表明:①基于现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站点数据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动)与基于全省总站点数据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真)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一致,总体呈从南到北的递减趋势,主要在极值区域存在较大差异;②随着站点密度增加,R_(动)与R_(真)的结果差异减小,降雨侵蚀力计算精度增加,在站点数从200增加为300时,差异显著减小;③基于优化站点(287个)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_(287))与基于全省总站点数据计算的降雨侵蚀力(R_(真))的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差异较小。根据研究区降雨量数理特征,采用样本量公式计算得到最优站点数量为287个。
罗梦琦刘霞郭红丽蒋丹丹吴芳姚露露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动态监测水土流失
基于CSLE与遥感技术的吴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2024年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环境领域关注的焦点,严重威胁生态平衡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还影响土壤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为此,本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模型,结合遥感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了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吴江区的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平原沙土区域,其中水力侵蚀尤为显著。尽管宏观层面水土流失程度较低,但实际土壤流失量高达897.92t。这表明,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这一研究不仅为吴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遥感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全面地评估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水土保持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徐建平杨丹丹吴娜娜
关键词:水土流失遥感
一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属于一种监测方法,针对传统水土流失监测方法耗时耗力,无法有效应对时空变异性大和监测范围广的问题,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监测方法对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有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采集包括...
雷磊 王良 吴健 孙强 董子晗 魏小龙 赵颖博 梁俊 陈立斌 田堪良 白晓春 王少军 张晋 刘子瑞 陈琳 王焕郎 李青 张栋 陈维 薛倩楠 黄海 高宇 高峰 钱珂珂 王雅琛 陈青云 王超超
基于遥感技术的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面临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减小、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目前土壤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黑土区2018年和2022年两期遥感影像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地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目视识别法开展影像解译,并通过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增加,造林、种草、封育、地埂、水平阶/反坡梯田等面积共增加0.84万km^(2);对比2018—2022年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呈向好趋势,土壤侵蚀面积共减少约1.01万km^(2);从侵蚀强度来看,除轻度侵蚀面积增加约0.45万km^(2)外,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减少约0.43万、0.24万、0.28万、0.51万km^(2);从不同省份侵蚀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的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0.37万km^(2),辽宁省侵蚀面积变化最小,共减少约0.06万km^(2);耕地、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林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增加,均可大幅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同时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加也可有效阻止土壤侵蚀的发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持续进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张继真姜艳艳张月
关键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遥感技术东北黑土区
松辽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如何做好松辽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质量控制,保证动态监测数据成果质量,成为该项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结合2018-2022年松辽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从阶段性成果质量要求、质量...
李丹房含王迪晨姜艳艳高海宁祁泓锟
关键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相关作者

李智广
作品数:132被引量:1,44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碳 遥感
林敬兰
作品数:14被引量:15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崩岗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动态监测 植被覆盖度
姬翠翠
作品数:6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遥感和GIS 遥感 RUSLE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左长清
作品数:134被引量:1,28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水土保持 红壤坡地 水土流失 红壤 土壤侵蚀
姜艳艳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研究主题:动态监测 水土流失动态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高光谱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