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70篇“ 水生态安全“的相关文章
基于DPSIR模型的邢台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2025年
生态安全评价是城市资源保护和规划的基础。本文选取27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DPSIR模型,采用改进层次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2011—2020年邢台市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地下资源量、工业废排放量和地表资源量是影响邢台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2011—2020年邢台市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恶劣级和良好级之间,总体上呈现小幅波动、稳定上升的变化特征,表明邢台市生态安全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并呈现出了持续向好的趋势。同时,针对邢台市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以期促进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
王艳超朱琛常晓丽张慧芳张璐璇李玉平
关键词:水生态安全DPSIR模型熵值法
基于DPSR模型的朝阳市生态安全评价
2025年
结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有关评价方法、权重、指标体系,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为框架,充分考虑生态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朝阳市2018—2022年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8—2020年生态达到Ⅱ级“较安全”状态,2021—2022年达到Ⅰ级“安全”状态,该方法能够客观、全面、动态地评估生态状况,为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提高城市生态安全平提供一定支持。
刘亮
关键词:主成分法水生态安全
基于蓝绿基础设施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以安阳市为例
2025年
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城市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传统的安全研究方法不同,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将多方面的安全议题整合到特定地理区域内,关注整个区域的综合管理策略。以安阳市为研究区,基于蓝绿基础设施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MIKE FLOOD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首先分析安阳市的地理格局和用地现状,然后对流域进行分区,识别出源涵养服务区和土壤保持服务区,确定流域雨洪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格局,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从而优化区域的蓝绿空间布局,增强城市的防洪能力。
闫勤玲张爱玲尹一南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
环境品质提升与生态安全保障丛书 城市河流环境品质提升与生态健康维系
本书以建立城市河流环境品质提升与生态健康维系技术体系为主线,针对城市河流环境治理的阶段特点与构建高品质环境的需求,重点论述了城市体感官愉悦度与生态健康评价、城市径流污染多维立体控制、城市河网流态联控联调、河流典型...
贾海峰编
流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以白龙江流域甘南段为例
2025年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是分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流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白龙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是嘉陵江重要的量补给源之一。白龙江流域是甘肃省“三屏四区”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重要。本文构建了一套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库,并以白龙江流域甘南段为例进行指标选取、定权和评价。通过资料收集、现场采样分析、遥感+地面调查等综合技术手段,获取白龙江流域生态安全相关基础数据。依托上述数据,全面分析白龙江流域生态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甘南段社会经济压力很小,人类活动干扰轻微,体营养结构平衡,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生态风险低,生态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这种构建指标库,通过指标选取、定权进行评估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流量和不同生态功能的河流灵活调整,具有广泛适用性。
刘洋柴永宁牛虎林梁靓何正枫
关键词:白龙江流域
环境品质提升与生态安全保障丛书 湖湾源地生态健康提升与质保障
本书以建立湖湾型源地生态健康提升与质保障技术体系为主线,围绕源地生态评价、陆域典型污染源综合防控和湖滨带生植被优化管理等重点方向,系统论述湖湾型源地生态健康安全评价、特色农业面源源头监控和过程控制、入湖河...
李勇编
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其障碍因素研究
2025年
应用PSR模型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2022年黄河流域8省(区)的指标数据,先运用熵权法对各省(区)生态安全平进行测算,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再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平进行预测,最后探究了影响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平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除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生态安全平一直处于较低平外,其余省(区)的生态安全平向好,河南省率先达到Ⅳ级安全状态;影响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平的障碍因素包括人均资源量、科学技术支出、工业用生态、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用以及人口密度。针对这些状况,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资源合理调配;积极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发展农业节技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提高生态安全平等建议。
徐凯
关键词:黄河流域PSR模型熵权法
基于生态功能定位的太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估被引量:3
2024年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在维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阐明不同生态功能影响下太湖流域分区生态安全状况,将太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与不同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结合,构建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位的“压力-状态-服务”(PSS)模型并开展分区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整体生态安全形势为“较安全”和“基本安全”。太湖湖体生境状态因素最差,质净化区、源涵养区、环境维持区和重要生境维持区的生境压力及生境状态为主要制约因素。太湖湖体Ⅱ-08、Ⅱ-10和Ⅲ-20生态功能分区处于“不安全平,入湖河流污染负荷汇入影响突出。环境维持区和重要生境维持区均受人类活动扰动影响较大。根据湖体与入湖河道体、底泥氮磷浓度相关性研究结果,Ⅱ-03、Ⅲ-11、Ⅲ-12生态功能分区质与Ⅲ-20区域氮磷浓度关系密切,与总氮、总磷相关性显著(P>0.05)的入湖河道占比分别为50%、66.7%,应兼顾氮磷输入影响。Ⅲ-13和浙江省分别有100%、71.4%的入湖河道的TP浓度与湖体TP浓度相关性显著(P>0.05),应重点把控总磷输入风险,湖体总磷外源污染输入风险更大。入湖河道底泥中氮磷浓度较高,沉积物再悬浮导致N、P等污染物向上覆释放并随之汇入太湖,影响太湖生态安全。应重点关注Ⅱ-03、Ⅲ-11生态功能分区入湖河道底泥N、P治理,重点强化Ⅲ-12、Ⅲ-13入湖河道TN去除。针对太湖湖体及环湖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安全异质性胁迫因素,因地制宜开展保护修复,推动太湖流域生态安全有效提升。
凌虹朱晓晓巫丹苏小妹郭西亚
关键词:太湖水生态安全
基于SENCE-PSR框架的渭河生态区渭南段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渭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其生态安全对于整个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渭河生态区建设更关系到黄河生态治理的成色和质量。本文聚焦渭河生态区渭南段,建立基于SE...
李甜
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装置以及设备,采用生态系数服务功能数据对流域进行生态源地区域的提取,并结合高程数据、系结构数据、河流生态区位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以及城市化平数据...
尹小玲杨骥黄爱琳李勇荆文龙邓应彬胡泓达舒思京孙嘉

相关作者

戴文渊
作品数:13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生态安全 酿酒葡萄 葡萄 不同生育期 不同覆盖方式
张芮
作品数:144被引量:745H指数:17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葡萄 调亏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石羊河流域 水资源
李万莲
作品数:75被引量:491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游客 西洋参 旅游 旅游管理 游客满意度
成自勇
作品数:144被引量:1,059H指数:1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调亏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葡萄 膜上灌 玉米
毛德华
作品数:184被引量:1,217H指数:20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洞庭湖区 洞庭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洪涝灾害 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