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3篇“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相关文章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及育性恢复(restorer of fertility,Rf)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由线粒体不育基因和核恢复基因互作产生。本文综述了水稻CMS和Rf基因的来源及其分子遗传机理,并展望了水稻CMS和Rf统在水稻育种方面的应用。
段琉颖吴婷李霞谢建坤胡标林
关键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分子机理杂种优势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已克隆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在水稻全基因组中检索育性恢复基因的同源基因,然后对这些基因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蛋白结构域分析、蛋白序列比对分析和蛋白三级结构预测。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了可能具有功能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的遗传研究和功能鉴定提供信息参考。
王俊杰梁青陈伟雄
关键词:杂交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恢复基因生物信息学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18A的创制及应用价值初探被引量:1
2019年
以推广面积较大的早稻(Oryza sativa L.)品种鄂早18和丰产性好的三不育中9A及巨风A为主要亲本,创制了新的三不育资源18A,对其特征特性和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水稻资源创制过程中亲本选择方法进行了讨论。
邱东峰张再君刘春萍杨金松黄志谋
关键词:SATIVA细胞质雄性不育鄂早18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90功能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orf290主要功能结构域与水稻配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ORF290功能结构域,构建其不同功能结构域的表达载体,完成遗传转化,采用碘-碘化钾染色法观察阳性植株的花粉育性及小穗育性,统计分析ORF290功能结构域与育性的关。[结果]与保持相比,各功能结构域的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的差异不明显,花粉育性及自然结实率均有所降低,35S::orf290(T0代)、35S::Rf1b 5’-orf290(T1代)、35S::Rf1b 5’-orf216(T0代)和35S::orf216(T0代)花粉育性(结实率)分别为:50. 7%(46. 5%)、33%(42. 15%)、38. 7%(37. 9%)和60. 8%(50%)。[结论]结果表明orf290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且ORF290功能结构域位于C端,N端具有线粒体定位信号。
姜慧杨梦醒陈为刘学群王春台谭艳平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转基因亚细胞定位功能域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谷丰A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鉴定及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谷丰A是一个优良的抗稻瘟病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利用它已配制出多个优良杂交水稻品种,并且已成为选育抗稻瘟病不育的重要亲本之一。本研究利用Pigm、Pi9、Pi2、Piz-t、Pi-d2、Pi-d3、Pit、Pi5、Pii、Pib、Pi-ta等11个抗稻瘟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和分析了谷丰A的抗稻瘟病基因型。结果表明,该不育中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Pi-d3和Pigm。进一步分析确定了这3个基因都来源于其亲本之一地谷A。用8个稻瘟病菌田间接种鉴定表明,谷丰A比福伊B及单基因谷梅4号、IRBLKs-Ka (Pik)、IRBL9-W (Pi9)、IRBLta-K1 (Pi-ta)等广谱高抗的材料具有更好的抗性。
张柱坚林艳田大刚周元昌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
一种利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方法,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采用优光温敏核不育xS作母本,以抗病细胞质雄性不育yA/光温敏核不育zS之F1作父本杂交,经统选育新的优抗病光温敏核...
刘波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新方法。本发明将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具有恢复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杂交F1作父本与保持复交选育新的优抗病核互作保持,测交转育细胞...
刘波李晓元姚传根
文献传递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从而导致不能正常受精结实的自然现象。CMS的起因源于受植物细胞质基因的影响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特征,目前研究表明为线粒体的基因引起的雄性不育。相应地,细胞核中存在某类基因能够编码一种蛋白使其育性得以恢复,这一类基因称为育性恢复基因(Rf genes)。杂交水稻的生产依赖于CMS的发掘和利用,并且这也是农作物增产的一条有效途径。迄今为止,水稻中CMS和育性恢复的相关研究较多,机理阐述相对比较深入,本文主要介绍水稻CMS及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及CMS和育性恢复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揭示水稻CMS与育性恢复机制以及其他作物的CMS/Rf研究提供参考,为新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提供新思路。
刘石锋陈倩洪广成胡骏秦小健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核质互作分子机制
一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利用领域,尤其是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东乡野生水稻为母本,分别与第一水稻品种杂交,得到第一杂交子代;将第一杂交子代作为母本,并与第二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得到第二杂交子代;在第二杂交子代...
蔡耀辉谢红卫雷雪芳肖晓春颜龙安
文献传递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功能标记开发及微核心种中Rf6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
2017年
核恢复基因Rf6是红莲型杂交水稻特有的新恢复基因,为了寻找更多具有Rf6恢复基因的种,以扩展红莲型杂交水稻的恢复来源,组配更多优良杂交品,利用Rf6及其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开发Rf6基因的功能标记,并利用该标记对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进行PCR扩增,筛选具有Rf6恢复基因的种。结果表明,在324 bp插入片段(Rf6较其等位基因插入324 bp)两侧设计引物(正向引物:5'-ATGACAAGAGGACCAGCGATGCAATGG-3',反向引物:5'-ATTCTTGCAGAGATAGACCATGAGCGTG-3'),利用该引物可扩增出条带清晰且无杂带的差异片段,可用于Rf6基因的鉴定。利用该标记在197份中国水稻微核心种中筛选出22份具有Rf6恢复基因的种,可为拓宽红莲型杂交水稻的恢复来源提供材料。
徐雪王英邹礼平魏朗彭方黄文超段俊枝姚国新
关键词:微核心种质

相关作者

朱英国
作品数:302被引量:1,985H指数:2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红莲型 杂交水稻 线粒体
黄毓文
作品数:27被引量:55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细胞质雄性不育 水稻 保持系 杂交水稻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潘玉卿
作品数:34被引量:143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选育 杂交水稻 不育系 抗稻瘟病 水稻
刘鸿先
作品数:108被引量:3,22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幼苗 细胞质雄性不育 抗冷性 水稻幼苗
梁承邺
作品数:208被引量:1,99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主题:水稻 雄性不育 选育 细胞质雄性不育 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