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篇“ 汾河下游“的相关文章
- 明清时期汾河下游人地关系研究
-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晋文化的核心区域,汾河下游地区孕育了悠久而深厚的农耕文化,是研究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一个典型区域。明清时期是汾河下游人地关系演进的关键时期,随着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升,人类活动与...
- 杨子江
- 关键词:明清人地关系社会应对环境响应
- 基于高分三号数据的汾河下游洪涝监测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以国产高分三号双极化影像为数据源,对2021年国庆期间强降雨过程造成的汾河下游洪涝灾害开展了水体遥感识别及灾情评估。在分析典型水体与洪涝期不同下垫面水体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交叉极化数据,基于动态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洪涝淹没区(水体),并对研究区洪涝灾害范围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显示:(1)应用动态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进行水体信息的提取时,交叉极化数据能识别出包括洪涝淹没区的不同深度水体,而同极化数据只能识别较深水体。(2)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水体识别的精度非洪涝期高于洪涝期,且水体识别时,需要分区动态调整阈值提取来提高识别精度。(3)本研究洪涝淹没区提取的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农田、城市及其他。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三号数据提取洪涝灾害淹没区域,可以为应急救灾提供及时有效的灾情分布数据,为SAR影像洪涝灾害监测提供科学参考。
- 田国珍郭天俊王红霞米晓楠栾青
- 汾河下游地表水环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被引量:5
- 2022年
- 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地表水作为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其整体环境变化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汾河下游15个水质监测断面2013—2017年的16项水质指标,采用水污染指数法(WPI)和多元统计方法,以水质定量评价为基础,评估了汾河下游地表水水环境特征及其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汾河下游水质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劣Ⅴ类水为主,WPI值的多年平均值为74.1—636.2;(2)水质的年际变化上,2015年Ⅴ类和劣Ⅴ类水的占比最高,水质状况最差;(3)在空间上,位于汾河干流尧都区段及涝洰河的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区域;(4)研究区营养盐(TP、NH_(3)-N)和耗氧有机污染物(COD_(Mn)、COD_(Cr))等典型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农业废水,霍州市和洪洞县的水质恶化受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最大。污染程度具有从北向南、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弱的特征。研究显示:汾河下游水环境污染严重,汾河干流道美桥—尧都段和涝洰河应当作为区域水环境治理的重点。
- 李皎孙从建陈伟张齐飞刘显周思捷林若静
-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源汾河下游
- 汾河下游河岸带土壤微生物及反硝化速率研究
- 汾河下游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强烈,面临农业面源污染、局部水域水质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水质常年为劣V类,具有典型的区域特性。河岸带是阻挡氮素进入水体的重要屏障,土壤反硝化作用是河岸带去除氮的主要途径,土壤条件、植被和反硝化...
- 赵梦凡
- 关键词:汾河下游河岸带反硝化细菌环境因子
- 汾河下游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无机氮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研究汾河下游沿岸近域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影响,基于2018年7月、12月汾河下游9个断面无机氮指标数据和2018年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类型与无机氮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汾河下游无机氮污染严重,NH_(4)^(+)-N浓度高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丰水期近岸土地利用类型对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影响比枯水期的大;在300、500、1000、1500 m缓冲带下,不同水期,NO_(3)^(-)-N和NH_(4)^(+)-N浓度与耕地、城乡建设用地、林地、草地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体现了耕地对NO_(3)^(-)-N起“源”的作用,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对NH_(4)^(+)-N起“源”的作用,林地和草地对NO_(3)^(-)-N和NH_(4)^(+)-N起“汇”的作用。
- 董锐汪银龙
- 关键词:土地利用无机氮汾河下游
- 汾河下游地下水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 近年来,不合理利用以及过渡开发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选取汾河下游临汾盆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多年地下水埋深监测数据,对该地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规律及其...
- 林若静
-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法
- 汾河下游古交段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被引量:2
- 2022年
- 河道治理工程在扩大行洪能力、提高区域防洪标准的同时,改善河道沿线的生态环境.但其施工过程会涉及土方的开挖、回填,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本文以汾河下游古交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分析该工程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项目区土壤流失量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和监测方案,并进行其效益分析,可供相似工程建设参考.
- 孙震
- 关键词:河道整治土壤流失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 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
- 流域内的径流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对促进科学合理规划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基于SWAT模型的汾河下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为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收集处理汾河下游流域的基础资料,...
- 赵雪倩
- 关键词:SWAT模型土地利用径流模拟
- 汾河下游新绛断面洪水预报系统研究
- 2021年
- 收集汾河下游柴庄水文站与新绛水文站之间的实测洪水资料与区间降雨资料,采用一维非恒定流Saint-Venant方程组,建立汾河柴庄—新绛段洪水演进模型。编制新绛断面的洪水预报方案,开发汾河下游新绛断面洪水预报系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管理水平,增长有效洪水预见期,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科学性,为运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防汛调度决策保障。
- 杜亚平
- 关键词:洪水预报非恒定流
- 汾河下游河谷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地下水作为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合理利用与过渡开发使得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中选用汾河下游河谷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其北部及南部小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浅,东部及西部地下水埋深较深。2)研究区地下水属于弱碱性水,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金属元素总体含量较少且变化幅度小。3)该区地下水总硬度、溶解性固体和硫酸盐超标,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镉、铬(六价)、铅、砷、氰化物。4)整体上,该区地下水水质良好,普遍在Ⅰ-Ⅱ等级之中,无Ⅳ、Ⅴ类水;Ⅱ类水分布范围最广;Ⅰ类水分布于霍州西南部;研究区Ⅲ类水主要分布在翼城东部地区。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地下水资源管理方案制定、水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林若静孙从建陈伟乔鹏王永鑫
-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关作者
- 冯民权

- 作品数:182被引量:913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水质 污泥 漳泽水库 水环境容量
- 马志正

- 作品数:63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古土壤 黄土 生态环境 第四纪 气候变化
- 韩军青

- 作品数:83被引量:3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 末次间冰期 可持续发展 全新世
- 辛冲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汾河下游 数值模拟 流速 水深 水流模拟
- 俎晓东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汾市水利局
- 研究主题:汾河下游 河道治理 防洪工程 洪涝灾害 河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