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6 篇“ 沙溪庙组 “的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西南部东瓜场地区侏罗系沙溪 庙 组 沉积特征及有利储层预测 2025年 针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东瓜场地区侏罗系沙溪 庙 组 河道砂体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结合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通过地震岩性分析、地层切片、RGB属性融合等技术,对四川盆地侏罗系沙溪 庙 组 沉积体系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东瓜场地区侏罗系沙溪 庙 组 主要发育2个三级层序(SQ1,SQ2)、5个四级层序(ssq1—ssq5),其中SQ1属于湖退体系域,SQ2属于湖侵体系域。②研究区沙溪 庙 组 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三角洲平原发育于ssq2和ssq3,三角洲前缘发育于ssq1,ssq4和ssq5。③研究区沙溪 庙 组 河道砂体受基准面旋回和物源供给影响,ssq1—ssq3可容纳空间较小,物源供给充足,河道规模较大,以叠置型河道和侧切型河道为主;ssq4—ssq5可容纳空间较大,物源供给较弱,河道相对独立发育,规模较小。③研究区大规模连通河道砂体主要发育于ssq1—ssq3的河道中,储层物性好,为勘探有利区。 吴冠桦 刘宏 宋林珂 曾琪 杨涛关键词:地震沉积学 浅水三角洲 基准面旋回 沙溪庙组 侏罗系 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 庙 组 二段富钙地层水成因及其对天然气运聚的指示意义 2025年 基于34口井的地层水地球化学数据、含气饱和度数据和岩矿资料,分析了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 庙 组 二段(沙二段)富钙地层水成因,探讨了地层水对源-储分离型致密砂岩气运聚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沙二段地层水较中国其他致密砂岩气藏具有明显的“钙富集和钠亏损”的特征。地层水矿化度为3.3~45.6 g/L,为CaCl_(2)型,Ca^(2+)当量比[γ(Ca^(2+))]为24.7%~69.5%。根据γ(Ca^(2+))将研究区沙二段地层水划分为高钙地层水[γ(Ca^(2+))≥60%]、中钙地层水[40%≤γ(Ca^(2+))<60%]和低钙地层水[γ(Ca^(2+))<40%]3种类型。3类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高钙地层水主要分布在距角①断裂相对较近且与角①断裂连通的河道砂组 ,矿化度平均值为34.1 g/L,相对较高,阳离子以Ca^(2+)为主,钠氯系数、脱硫酸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最小;低钙地层水主要分布在距角①断裂较远或不与角①断裂直接连通的河道砂组 ,矿化度平均值为3.9 g/L,阳离子以Na^(+)为主,钠氯系数、脱硫酸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最大;中钙地层水矿化度平均值为17.7 g/L,Na^(+)与Ca^(2+)含量相差不大,钠氯系数、脱硫酸系数和碳酸盐平衡系数介于前两者之间。Ca^(2+)含量较高的须家河组 地层水的混入是沙二段地层水富钙的主要原因,后续的水-岩相互作用,尤其是斜长石的钠长石化导致钙进一步富集,而钠减少。川中地区沙二段地层水碳酸盐平衡系数、矿化度以及γ(Ca^(2+))沿着天然气侧向运移路径逐渐减少,表明富钙地层水化学指标对源-储分离型致密砂岩气藏具有较好的示踪能力。沙二段地层水中的钙越富集,储层的含气性越好,说明富钙地层水对天然气的富集具有指示意义。 杨跃明 王茂云 吴长江 曾溅辉 潘珂 张欢乐 王小娟 陈冬霞 崔虎旺关键词:水-岩相互作用 天然气运聚 沙溪庙组 中江气田沙溪 庙 组 气藏老井挖潜标准研究 2024年 中江气田沙溪 组 气藏老井挖潜已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但挖潜选井评层尚未形成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井挖潜工作的开展。通过分析前期沙溪 庙 气藏挖潜井特征,初步形成了老井挖潜基本方法、选井标准与评层地质标准,就目前阶段,沙溪 庙 气藏老井挖潜选井主要考虑单井生产经济极限、气井井况、开发地质潜力、气井工程与地面条件等四方面,挖潜评层以录井参数指标、测井电性指标、测井曲线形态为主要依据,结合地震响应特征,定量评价挖潜潜力层,保障挖潜成功率,为气田降本增产、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覃善团 薛洪刚关键词:测井参数 老井挖潜 沙溪庙组 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概率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沙溪 庙 组 气藏为例 被引量:2 2024年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 庙 组 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 庙 组 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在综合考虑控制致密砂岩气成藏差异性的各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溪 庙 组 天然气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沙溪 庙 组 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均源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煤系烃源岩,不同含气构造在天然气组 分、储层特征、输导保存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烃源岩排烃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断—盖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富集层系,断—储耦合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效率,储层品质决定了天然气富集规模;(3)烃源岩排烃能力指数、源—储距离指数、储层物性指数、储层厚度指数、断—盖耦合类型指数及断—储配置类型指数可作为评价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标,提出的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数(HAI)可用于该地区远源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预测。结论认为,HAI与储量丰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HAI值为0.53,沙溪 庙 组 气藏的储量丰度为1.32×10^(8)m^(3)/km^(2),提出的天然气成藏定量评价方法准确度较高,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 庙 组 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吕雪莹 李小刚 王小娟 杨田 杨田 陈双玲 潘珂 朱德宇 杜璐露关键词:成藏主控因素 中侏罗统 沙溪庙组 有利勘探区 川中地区沙溪 庙 组 河道砂岩储层参数预测 川中地区沙溪 庙 组 纵向发育多期河道砂体,平面分布广泛,具有非常大的勘探潜力。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单层厚度薄、地震响应特征复杂,导致地震预测难度大,提高储层预测准确度是实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保障。地震岩石物理反演是通过地震... 肖柏夷 曹脊翔 王锦西 曾琪 李唐律关键词:沙溪庙组 岩石物理 储层参数 沙溪 庙 组 致密砂岩开发效果主控因素数值模拟研究2024年 四川盆地沙溪 庙 组 致密砂岩的发育为多期砂体,砂体储层厚度大、烃类品质极佳、含气性好。由于开发工艺的不同,各个沙溪 庙 组 气藏的开发效果差异巨大。因此,为了对该现象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根据GYS区块实际储层参数,建立了沙溪 庙 组 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模型,并对储层、岩石力学及工艺水平影响压裂水平井的裂缝参数和EU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对同类致密气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鉴文 严黎 朱佳婕 杨蕊瑗 徐慧兰 杨成关键词: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 数值模拟 川中地区中侏罗统沙溪 庙 组 断层输导有效性定量评价 2024年 断层输导有效性是中浅层油气成藏和富集的关键因素。开展断层输导有效性评价对四川盆地中部(川中)中浅层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以川中地区中侏罗统沙溪 庙 组 为例,在断层分布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活动速率、挤压应力方向和断面正压力等方法,评价了气源断层输导性,研究了断-砂配置及其演化,揭示了断-砂配置对天然气运移及富集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川中地区分别切割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和下侏罗统烃源岩的逆断层和正断层,为沙溪 庙 组 的气源断层,其中逆断层受控于不同构造运动期的构造挤压,正断层成因是沙溪 庙 组 沉积早-中期“弱伸展背景下的隆-坳差异沉降”;川中地区龙泉山、角①和简阳①逆断层及正断层在晚燕山期和晚喜马拉雅期具有较好的输导性,受断层规模和下伏气源供给等因素影响,龙泉山断层和角①断层为最重要的输导断层;川中地区气源断层多数表现为早-晚继承型,有利于天然气在不同充注期向有利砂体持续充注,而角①断层为早-晚反转型,早期和晚期的天然气充注方向不同,在断层两侧均可发生天然气充注;气源断层规模、断-砂配置关系及烃源岩生烃强度是天然气富集差异的主控因素。 刘景东 任成刚 王小娟 潘珂 王少华 庞小婷 关旭关键词:天然气运移 沙溪庙组 中侏罗统 中浅层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中沙溪 庙 组 正断层活动时期分析 2024年 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研究区域内选取了7条剖面对侏罗系沙溪 庙 组 正断层进行了精细解释与构造分析,结合了断层生长指数与断层落差两种方法对正断层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并讨论了沙溪 庙 组 正断层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沙溪 庙 组 正断层发育程度与下部三叠系盐构造活动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沙溪 庙 组 正断层在沙溪 庙 组 二段沉积时期活动,遂宁组 、白垩系沉积时期持续活动,对应此时的主要构造运动为早燕山期;三叠系盐层聚集上涌导致沙溪 庙 组 地层形成局部应力差,尚未固结成岩的沙溪 庙 组 地层形成正断层。 廖梓翔 陈伟 余养里关键词:川中 沙溪庙组 正断层 川东北五宝场外围沙溪 庙 组 二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2024年 川东北五宝场外围沙二段具备较好的勘探潜力,但该区沙二段沉积储层研究不足制约了该区油气高效开发。为了深化对该区沙溪 庙 二段沉积储层特征的认识,指导下一步勘探部署,综合利用野外调研、测录井数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沙二段沉积相及储层发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 五宝场外围地区沙二段第一亚段主要发育曲流河及三角洲前缘亚相,沙二段第二亚段、三亚段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总体呈现水体较浅、古地形相对比较平缓的沉积特征;2) 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特点;3) 沙二段储层受到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相控因素和构造因素影响最大。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区沙二段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The second member of Sha-2 Formation outside Wubaochang in northeast Sichuan has good exploration potential, but the lack of sedimentary reservoir research in this area restricts the efficient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dimentary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ximiao in this area and guide the next exploration and deployment, comprehensive use of field investigation, well logging data,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and laboratory data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reservoir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ximiao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Meandering river and delta front subfacie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first submember of Sha-2 Member in the periphery of Wubaochang, while meandering river-delta plain subfacie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econd submember of Sha-2 Member and Sanya Member. 2) The reservoir rock types are mainly feldspar lithi 任铌 杜秋定 李阳 代宗仰 郭子家 王露露 高洋关键词:沙溪庙组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 庙 组 二段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2024年 针对川东北五宝场地区沙溪 庙 组 二段沉积相特征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厘定了五宝场地区沙溪 庙 组 主力储层沙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分布,明确了亚相之间的沉积界限,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五宝场地区沙二段主体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沙二1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黄龙场井区可见前三角洲沉积;沙二2亚段沉积时期,北部出现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黄龙场井区局部可见前三角洲沉积;沙二3亚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南部黄龙场井区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其中,古气候、构造运动和古地貌等共同控制了川东北五宝场地区中侏罗统沙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和沉积演化,古地形起主导作用,进而影响砂体分布。 王佳楠 林可光 王海霞 徐艳霞 孙海涛关键词:沙溪庙组 沉积相
相关作者
吕正祥 作品数:76 被引量:774 H指数:19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研究主题:川西坳陷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 储层 天然气 杨映涛 作品数:38 被引量:204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 研究主题:川西坳陷 须家河组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 致密砂岩 王小娟 作品数:47 被引量:332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沙溪庙组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蒋裕强 作品数:185 被引量:1,912 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页岩 储层 页岩气 龙马溪组 邓虎成 作品数:280 被引量:1,014 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研究主题: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