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3篇“ 油-源对比“的相关文章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油-源对比——以渤海湾盆地渤东凹陷为例被引量:3
- 2022年
- 多元统计分析可以综合考虑多个相关参数间的相互联系,在分类判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多套烃源岩发育的复杂背景下油气源对比的有效方法。然而不同的多元统计方法在同一案例中的对比应用以及各自的适用性尚没有学者进行专门的研究分析。渤海湾盆地渤东凹陷发育多套烃源岩,不同构造的油气来源异常复杂,是利用多元统计分析进行油-源对比的最佳案例。综合对比主成分分析、Fisher线性判别分析以及Bayes线性判别分析的应用情况,发现主成分分析不能区分不同层位的烃源岩,因而不能用于渤东凹陷的油源对比,而Fisher和Bayes线性判别分析建立的模型可以区分不同层位的烃源岩,但都不能准确识别混源油。在Bayes判别模型得到的分类概率的基础上,通过优化Bayes判别模型的判别准则,建立了适用于渤东凹陷的油源判别模型,并识别出渤东凹陷存在4类油族,其中油族A、油族B、油族C分别来源于东营组三段(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烃源岩,而油族D为来源于东三段和沙一段-沙二段烃源岩的混源油。
- 郭喜浩徐昉昊黄晓波江涛梁浩然李长志李智超
- 关键词:线性判别分析油-源对比渤海湾盆地
-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14
- 2021年
- 选取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谱图分析和参数对比,对芦草沟组上、下段原油进行精细刻画、类型划分和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一段原油来源于芦草沟组一段烃源岩,芦草沟组二段原油来源于芦草沟组二段烃源岩。芦草沟组一段和二段原油和烃源岩成熟度为低熟-成熟,烃源岩原始沉积环境为较还原的微咸水环境,母质来源为陆生高等植物兼具浮游植物和藻类。相比芦草沟组一段,芦草沟组二段原始沉积环境偏氧化。该结果为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 覃建华高儇博彭寿昌高阳董岩李映艳査小军姜峰谭先锋谭文豪杨天赐
- 关键词:页岩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芦草沟组吉木萨尔凹陷
-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以双河油田典型原油样品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通过多种生物标志物参数对比和色谱图特征分析,对核二段、核三段共计28个原油样品做详细的地球化学特征描述和精细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油田核三上亚段原油饱和烃色谱图为前峰型和双峰型,重排甾烷和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较低;而核三下亚段原油饱和烃色谱图主要为前峰型,重排甾烷和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较高;核三段原油C19、C20、C21三环萜烷呈上升型分布,伽马蜡烷含量较高,C27~C29规则甾烷以“V”字型分布为主。核二段和核三段原油,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均有贡献,且沉积环境较还原,核三下亚段原油成熟度明显高于核三上亚段原油,因此最终确定核三下亚段原油主要来源于核三下亚段烃源岩,而核三上亚段原油则为核三上亚段和核三下亚段烃源岩的混源油。
- 章新文高儇博杨云飞谢春安谭静娟
- 关键词:双河油田生物标志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油源对比
- 化学计量学在油—油和油—源对比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0
- 2018年
- 在综合考虑多参数的影响和划分样品或变量的种属类别等方面,化学计量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大量数据集的数据挖掘和区域性的油—油和油—源对比。详细地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2种化学计量学油—油和油—源对比方法——谱系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以及最新引入的研究方法——多维标度(MDS),并且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等做了详细的比对和讨论。在应用化学计量学开展研究区域的地球化学对比时,还需要谨慎对待样品的筛选、对比参数的选择、数据的预处理和高维空间样品间距离的度量等,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对比结果的可靠程度。
- 王遥平邹艳荣史健婷石军
-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
- 下扬子区黄桥、句容地区油—源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对下扬子区黄桥、句容地区烃源岩氯仿沥青"A"及原油族组成、全油及其族组分碳同位素、原油甾萜烷生标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原油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黄桥地区龙潭组致密砂岩中原油主要源自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中二叠统孤峰组有机质类型属混合型的泥质烃源岩;句容地区龙潭组、青龙组、葛村组产层中原油组成特征相似,除源自青龙组、龙潭组、孤峰组烃源岩外,大隆组、栖霞组烃源岩的贡献大于黄桥地区。龙潭组煤及有机质类型属腐殖型的泥质烃源岩对成藏基本没贡献。
- 刘光祥金之钧罗开平彭金宁
- 关键词:碳同位素下扬子区
- 塔东南坳陷阿尔金山前冲断带油-源对比及成藏模式分析
- 针对瓦石峡凹陷及阿尔金山前冲断带所分布的侏罗系烃源岩及油砂,作者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样品测试、分析。对烃源岩的生烃条件,油砂与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确定了油砂的母源,并...
- 黄玉平
- 关键词: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成藏模式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被引量:24
- 2011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三叠系延长组发育大型岩性油藏,油藏分布具有纵向上一区多层、平面上发育多个叠合含油富集区的特征。沉积演化及烃源岩评价表明,该区长7段为优质烃源岩、长6段为较好烃源岩、长4+5段及长8段次之,多层生烃为石油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油源对比显示,长4+5~长8段原油主要源自长7段生烃有机质,长6段烃源岩对长6、长4+5油层组亦有重要贡献。
- 梁晓伟王海红牛小兵王成玉冯胜斌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评价油-源对比
- 渤海盆地辽东湾坳陷油-源对比研究
- 本文结合地质资料,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辽东湾坳陷烃源岩进行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系统阐述辽东湾坳陷油气成因类型与分布,确定主要油气聚集带油气来源和生烃凹陷油气运移方向。
辽东湾坳陷沙三段、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有机...
- 石丛岩
- 关键词:渤海盆地油气成因烃源岩地球化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油-源对比及运移规律探讨被引量:23
- 2005年
- 通过对车西洼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特征、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油气运移规律的综合研究认为,现今埋深2 800~3 000 m以下的Es3 (下—中)烃源岩是车西洼陷主力烃源岩,埋深2 200 m以下的Es3(上)及Es1 烃源岩具有一定的低熟资源潜力;目前已发现的原油绝大多数源于Es3(下)优质烃源岩,而源于Es3(中),Es3(上)及Es1 烃源岩的原油仅有零星发现;Es3(下)烃源岩早期生成油气以顺油源断层垂向运移至Es2 储层成藏为主,后期由于垂向运移通道封闭,则以侧向进入Es4(上)储层或古潜山储层中成藏为主,Es3(下)烃源岩下伏Es4(上)储层或古潜山储层圈闭应该是今后勘探的重点。
- 孔祥星张林晔徐思煌
- 关键词:油源对比烃源岩下第三系车西洼陷
- 松南长岭坳陷腰英台油田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研究
- <正> 松南长岭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属晚侏罗纪-白垩纪长期发育的断陷-坳陷层系迭加的复合型盆地,由大情字井-腰英台低伏隆起带,将长岭坳陷进一步划分为乾安次凹、黑帝庙次凹,研究工区长岭腰英台地区位于两个次凹的隆起...
- 鲁东升赵晓华王小平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邱蕴玉

- 作品数:10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
- 研究主题:苏北盆地 追溯 气源 二次生烃 古生界
- 徐濂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
- 研究主题:分析方法 油-源对比 环烷烃 烷烃 地球化学特征
- 曾广东

- 作品数:4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
- 研究主题: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断层 东海西湖凹陷 油气聚集
- 柴平霞

- 作品数:14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正构烷烃 海相沉积
- 黄锦绣

- 作品数:27被引量:5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 上三叠统延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