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8篇“ 沼泽湿地“的相关文章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泥炭藓植株及生境地泥炭土,移至温室内培养,扩增泥炭藓植株数量;清除入侵植物植株及繁殖体;切除入侵植物根区及其上下方土壤,构建出修复槽;保持修...
杨乐施晓灯李贺鹏徐俊锋朱弘房瑶瑶岳春雷王珺
中国沼泽湿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研究
2025年
针对目前中国沼泽湿地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估算研究相对薄弱以及植被指数饱和导致NPP估算精度偏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MODIS遥感数据产品(MOD13Q1和MCD12Q1),利用核函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构建的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NDVI)与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了近20年中国沼泽湿地NPP,并定量分析并探讨了2001年—2020年中国沼泽湿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kNDVI估算得到的NPP_Kndvi(以C计)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54)和较低的均方根误差(14.46 g/m^(2)·month),与NPP_NDVI相比更接近真实值;相比于NDVI等传统植被指数,kNDVI缓解了植被指数自身的饱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近20年中国沼泽NPP年均值变化幅度162.73—189.34 g(/m^(2)·a),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1.215 g(/m^(2)·a)(R^(2)=0.82)。此外,在空间上,中国沼泽湿地NPP增加和减少的区域比例分别为72.96%和26.27%,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青海省东北部和西南部以及四川北部。相比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是影响中国沼泽湿地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两者影响区域占比分别为66.23%和33.76%。本研究可为中国沼泽湿地NPP估算及时空演变研究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张猛钟安豪齐帅洋刘洋张怀清
关键词:沼泽湿地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变化
一种泥碳沼泽湿地土壤专用取样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碳沼泽湿地土壤专用取样设备,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对称设置有滑板,底板底部后侧通过支架设置有弧形压板,底板顶部前侧设置有推动把手,固定板和底板中心设置有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内设置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内设置有清洁...
曹光兰朱卫红李颖徐万玲刘昱琦
区域沼泽湿地植被碳利用率的计算及预测方法
区域沼泽湿地植被碳利用率的计算及预测方法,涉及一种沼泽湿地植被碳利用率的计算及预测方法。属于遥感及地理信息、生态学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沼泽湿地植被无法计算和预测不同时空尺度的碳利用率的问题,步骤:获取及预处理遥感影像数据...
王延吉神祥金佟守正
青海湖沼泽湿地cbbL固碳微生物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2025年
高寒湿地碳循环过程受温度升高的深刻影响,然而高寒沼泽湿地固碳微生物群落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的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通过开顶箱进行增温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青海湖沼泽湿地cbbL固碳微生物群落特征对温度升高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变形菌门是青海湖沼泽湿地cbbL固碳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温响应明显。LEfSe分析显示,纲水平到属水平的酸硫杆菌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而科水平和属水平的硫盐嗜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可作为增温处理下的重要指示性菌群。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H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此外,固碳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与全碳含量呈现了高度相关性,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湿度及碳氮含量。本研究为未来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高寒沼泽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阐明碳循环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章妮陈克龙陈克龙杨艳丽李莹王明宇
关键词:模拟增温碳固定高寒湿地
不同退化程度苔草草丘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
2025年
为了探究退化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东北地区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区,划分自然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和重度退化(HD)这3种退化程度,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PICRUSt细菌功能预测等工具,对退化湿地土壤环境特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退化湿地微生物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退化湿地土壤pH值总体上呈中性偏碱,随退化程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碳和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2)退化湿地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3)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随着湿地退化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退化湿地与未退化湿地在细菌群落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4)从细菌群落功能来看,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和环境信息处理等主要一级代谢功能显著减弱(P<0.05);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外源性物质的生物降解与代谢等主要二级功能显著减弱(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退化湿地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变化与土壤全氮、全碳、有机碳含量和草丘物理特征(直径、高度和数量)呈显著相关(P<0.05),RDA结果表明pH值为影响退化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P<0.05),细菌群落功能差异主要受到土壤全铁和锌含量的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苔草草丘沼泽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和细菌群落功能随退化程度的加深均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且土壤pH值、全氮、全碳、有机碳含量以及草丘物理特征是影响退化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因素.研究可为认识苔草沼泽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张苗苗张曼胤李晶崔丽娟崔丽娟郭子良王贺年王大安
关键词:湿地退化土壤细菌
水位和放牧对若尔盖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025年
若尔盖沼泽湿地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占有重要地位,但水位变化和放牧严重影响着若尔盖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通过野外采样分析对若尔盖地区3种不同水淹和放牧情况的样地进行分析,评估了不同退化情况下沼泽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无放牧活动影响且长期淹水的自然沼泽湿地相比,长期禁牧且处于季节性淹水湿草甸的土壤(0~10cm层)有机碳含量由168.9±13.1g/kg增加到了226.8±6.0g/kg;土壤(0~50cm层)有机碳密度由31.3±2.4kg/m^(2)增加到了37.9±1.5kg/m^(2)。长期处于淹水状态的沼泽湿地,水位轻度下降,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是,随着水位的进一步下降,土壤有机碳含量会大幅降低:在长期禁牧的条件下,干草甸的土壤(0~10cm层)有机碳含量比禁牧湿草甸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了64%;土壤(0~50cm层)有机碳密度下降了32%。放牧会进一步加剧土壤有机碳的流失。
马婵华徐争强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水位变化放牧土壤有机碳密度
沼泽湿地植物叶片取样装置
沼泽湿地植物叶片取样装置,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植物取样装置需要双手操作,不利于操作,无法沥水,裁剪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沼泽湿地植物叶片取样装置,包括:控制区包括活动连接...
相恒星毛德华王宗明于福东
云南省沼泽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2024年
以云南省湿地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模型,系统地对2001—2021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较2001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迅速增加,增量为2.83万hm^(2);2012—2021年间云南省沼泽湿地面积呈波动型增加趋势,增量为8366.84万hm^(2),但各沼泽湿地型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草本沼泽面积增加4309.58 hm^(2),灌丛沼泽增加1099.80 hm^(2),森林沼泽增加4179.52 hm^(2),淡水泉增加1.83 hm^(2),沼泽化草甸减少1223.89 hm^(2);空间分布方面,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高原湿地区、滇中和滇东高原湖盆湿地区、滇南中山山原河流湖泊湿地区在此时期沼泽湿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滇东北中山深切割河流高原沼泽草甸湿地区、滇东南岩溶山原湖泊河流湿地区以及滇西南中低山宽谷河流湖泊湿地区在此时期沼泽湿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各湿地区变化趋势具有差异性。沼泽湿地资源变化原因主要与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有关。
刘茜李玲芬吴富勤廖聪宇董磊秦燕
关键词:沼泽湿地空间分布特征动态度
一种沼泽湿地关键生境功能区识别方法
本发明属于评估与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泽湿地关键生境功能区识别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识别湿地分布图层数据,对所述待识别湿地分布图层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收集用于表征影响沼泽湿地关键生境功能区识别的代...
相恒星毛德华王宗明于福东

相关作者

吕宪国
作品数:473被引量:6,024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江平原 湿地 沼泽湿地 沼泽 湿地生态系统
姜明
作品数:293被引量:1,50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湿地 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 沼泽 湿地土壤
王毅勇
作品数:99被引量:1,23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江平原 沼泽湿地 CH 沼泽 湿地
武海涛
作品数:184被引量:1,23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湿地 沼泽湿地 三江平原 土壤动物 水生无脊椎动物
刘景双
作品数:287被引量:4,273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江平原 小叶章 小叶章湿地 黑土 沼泽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