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91篇“ 法律解释“的相关文章
法律解释方法的位序问题再思考
2025年
需排序的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和客观目的解释六种,比较解释和合宪性解释并非合适的排序对象。在法律论证的视角下,法律解释方法属于同位阶规则,这决定了解释方法的位序是“顺序”而非“位阶”。法律解释方法的论据属性要求一种运用顺序模式,而其理由属性要求一种优先顺序模式。在两种模式中,方法排序均可被确定为“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主观语义解释—主观目的解释—历史沿革解释—客观目的解释”。运用顺序适用于普遍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语义的确认与确证的区分,以及解释方法与法律文本的“距离”远近,它是固定的、不可逆的;优先顺序仅适用于冲突情形,其排序依据是诸解释方法背后的法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与实现程度,它是初步的、可逆的和推定的,只是对解释者的具体权衡过程施加了一种论证负担。解释方法的抽象位序虽无法代替个案中的论证说理,但同样有其实益。
雷磊
关键词:法律解释方法
宽容原则之上:法律解释与存疑有利于被告
2025年
传统刑法解释学预设唯一且正确的解释结论是可欲的,但该预设无论从逻辑抑或实践都站不住脚。如果真正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事前法裁判原则,就很可能出现“解释僵局”,即任一解释方案均欠缺合理性比较优势,进而产生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在法律解释领域的适用余地。于英美法,盖因宽容原则之存在,此点并无疑义。由严格解释原则发展出的宽容原则,要求法律解释的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不仅在方法论上革新传统刑法解释学,为解释僵局提供化解方法,还在价值论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推进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考虑到当前我国积极刑法观的立法实践,承认刑法解释亦可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对防止过度犯罪化不可或缺。
郭烁
关键词:存疑有利于被告宽容原则法律适用
2025法律法规全书系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书 含规章及法律解释
本书涵盖安全生产领域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相关示范文本,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全书法律文...
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2025法律法规全书系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全书 含相关政策及法律解释
本书涵盖应急管理领域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相关示范文本,书中收录文件均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部委经过清理修改后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文件。全书法律文...
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法律解释中的“法律被引量:2
2024年
法律解释作为法学中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通常被认为其争议性来自“解释”部分。如果忽视法律解释中的“法律”部分,就无法整体理解法律解释的争议性。由于法律解释通常是成文法解释的另一种称呼,因此法律解释的主要对象就是制定法,并且制定法的意义是由语言及其文义来决定的。通常认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来自语言上的问题,然而这会摧毁制定法的意义,因此必须重新思考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这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对官员和民众提供了不同的指引,另一个是法律的连续性和权威性之间如何保持一致。由于所有类型的法律都会面对这两个问题,因此法律解释同时也会涉及判例法和习惯法。
陈景辉
关键词:法律解释法律类型成文法立法意图
如何“综合运用”法律解释方法
2024年
《法治社会》2023年5期,15000字一些法律人希望在法律解释论辩中模拟霰弹枪的效果——他们并不奢望“听众”全盘接受其论证,但求所援用的多个解释方法中,哪怕其中之一能够“打动”“听众”,其结论就有较大概率获得后者支持。因此,采用弹枪模式的法律人对解释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偏好与规程,而是秉持相当实用的态度一凡是能证立结论的,无论是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抑或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皆可为我所用;反之,则弃之不提。
傅爱竹
关键词:文义解释法律解释方法法治社会霰弹枪
法律解释的修辞学基础
2024年
法律解释的论证属性植根于其修辞学渊源。古代修辞学的争点论在法律上的最大影响是语义与目的之区分。在修辞学的视野中,法律解释的发展即是由文义解释优先演变至目的解释主导的过程。法律解释中的修辞因素使整个解释过程更注重形成正确的论证,而非产生适当的理解。法律解释是一种论证理论,而非认识论。通过认识要素与决断要素的区分,司法判决的正义性便在于如何进行自圆其说且令人信服的论证。
韦达(译)
关键词:法律解释修辞学文义解释法律论证
论WTO争端解决中的法律解释
2024年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专家组及上诉机构如何解释WTO规则一直是被关注和没有解决的争议问题之一,正确解释WTO法律及相关协定才能产生相对正确、适当的报告及裁决。通过对WTO争端解决中法律解释的规则与实践进行分析,结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3条对条约解释的规制,从而总结出法律解释在WTO争端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上诉机构的权能,合理参考与借鉴专家组报告与上诉机构裁决,坚持“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相结合的完善之策。
汤莹
关键词:条约解释解释权争端解决机构
法律解释中的词典解释及其运用规则被引量:3
2024年
词典解释作为一种法律解释工具,不仅关联法律文本的通常含义、提供法律解释的权威结论,而且能够揭示法律文本的立法目的,是获取法律解释共识的“最佳来源”,具有司法运用的正当性。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在裁判理由中“显性”提及与展示词典解释的过程,不仅用来定义法律术语、澄清法律概念含义、解释法律文本的句法结构,而且经常为司法论证提供权威性论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然而,法院当下运用词典解释的客观标准与规则很不明确,导致了词典解释运用不当的问题。为规范词典解释的运用,法院应当秉持方法论自觉,构造体系化的运用规则,即基于解释对象的性质确定词典的选择标准,依据法律解释的要求采用语境解释方法,根据司法论证的目标选择论证方式。
于洋
关键词:法律解释法律论证法律方法论
论作为说理方式的法律解释被引量:1
2024年
法律解释是给予和索取理由的规范实践。法律话语的意义是由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推论角色决定的。因此,法律解释不应当仅仅被当作探求法律意义的启发式方法,更应当被看作为司法判决提供证成的说理方式。文义、历史、体系、客观目的、主观意图等要素,与其将它们看作解释方法,不如看作支持或反对解释决定之正确性的解释理由。法律条文往往有多个意义选项,解释者需要选出其中的正确选项,将其作为适用于当前案件的个案规范。法律解释实质上是围绕解释决定的正确性,而对不同解释理由进行衡量的理性论证过程。
宋旭光
关键词:法律解释说理方式释法说理

相关作者

陈金钊
作品数:340被引量:3,845H指数:38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治 法治思维 法律解释 法律思维
魏胜强
作品数:94被引量:501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解释权 法律解释 法官 生态文明 法律
孙光宁
作品数:119被引量:62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论 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 可接受性
王彬
作品数:199被引量:62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后果主义 民间法 本体论
焦宝乾
作品数:68被引量:562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论 法律推理 方法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