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2篇“ 法治政治“的相关文章
法治政治
苏俊雄著
关键词:政治法制
从课标到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
2025年
政治认同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不仅对其他核心素养具有引领作用,还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素质发展、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社会的和谐稳定。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教学为例,在实践中总结出“课程标准生本化,实现标准转化;任务框架学程化,实现标准落地;学业评价动态化,实现标准创生”等一系列策略,以期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谢旭霞
关键词:政治认同生活化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被引量:3
2023年
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核心素养导向成为本次修订的亮点。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首要任务。为使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更加清晰,首先要明确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内容和培育特性,其次分析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最后从主体、客体、介体三个角度提出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张春玲张创
法治政治”及其实现的方法论被引量:5
2017年
"法治政治"或政治法治化是法治中国战略的重要理念。对该命题人们从"规则之治"、民主政治政治法治化等角度进行了探索。在全面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法治政治需要根据法治的战略目标重新定位,以便使"法治政治"对法治建设发挥更积极的意义。"法治政治"需要我们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目标、价值以及法律方法重新确定法治政治的关系,找到实现法治的路径。"法治政治"的实现,不是单纯地依法办事的过程,我们需要在"结合论"中找到法治实现的方法论;认真研究"法治政治"在中国的特殊性;积极探寻实现把权力圈在制度的笼子里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法治建设等的方法。
陈金钊
关键词:法治法治政治法治中国法律方法
法治政治文化构建路径
2017年
法治建设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互相推进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依托,而政治文化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手和建设基础。当前我国的法治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些许问题。为此,在法治政治文化建设中,我国还需要强化其基础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培育公民的法治主体意识,形成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政治文明。
徐家琦
关键词:法治政治文化依法治国
西北民族法治政治发展分析
2012年
法治政治是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演进过程中,法治政治已成为主导型政治形态,作为国家政治发展组成部分的西北民族政治发展,法治政治自然成为主要的政治形态。法治政治是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秩序保障,有利于西北民族契约社会的建构,有利于西北民族公民权利的保障,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的法治水平,保障民主政治发展。西北民族法治政治发展也面临多重制约,因此要提高西北民族法治政治发展水平。
姚万禄
关键词:民族法治政治
从“运动政治”到“法治政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体制转型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从"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路径。深入理解"运动政治""、法治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源,准确把握由"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必然性,对于当前形成改革共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丹
关键词:法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
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法治政治发展中的法制建设——以《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建设为视角
2009年
我国足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处理好民族关系决定着多民族国家的兴衰安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也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建立起以法律调节为核心的民族关系调节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为促进新时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武晓红姚万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法治政治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与目标,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发展宪政,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宪政,宪政所提供的制度,不断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内蕴与宪政建设的旨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宪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笔谈,从宪政的内容、法治政治、宪政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宪政如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怎样结合我国国情推进宪政发展等问题,期望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定位,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马兆明刘建成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宪政建设法治政治政治思考社会视角
法治政治与执政党的政治权威被引量:2
2008年
中国如何转向以法治为保障,以自由、公平、有序、非对抗性竞争为内涵的现代民主国家,既是对执政党的考验,也是对全体中国人的考验。而这一转型的成败,关键在于执政党能否忠诚并服从宪法,自觉推进法治政治,通过限制自己的权力来重铸执政的合法性基础,重建自己的政治权威。法治政治,归根到底是要求权力服从法律,共产党依法执政。
宋玉波刘永恒
关键词:法治政治法律至上

相关作者

徐本林
作品数:20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船艇学院
研究主题:市场经济 情境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 法治化 大学精神
张靖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半导体激光器 法治政治 POLO样激酶1 膀胱肿瘤 选择性阻断
宋玉波
作品数:55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党内法规 国际人权法 听证制度 《燕行录》 民主化
章秀英
作品数:28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公民意识 政府绩效管理 中介效应 绩效管理 社会转型
邓继好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研究主题:后发性 既判力 后遗症 重复起诉 程序正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