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7篇“ 法理分析“的相关文章
施工方知假用假行为司法认定的法理分析
2025年
在建设工程领域,有的工程承包人为追求自身高收益,购买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用于工程建设之中。由于该类行为不同于传统理解中的“销售”,工程施工方购买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用于所承揽的工程,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不构成犯罪的争论。对此,本文围绕施工方知假用假行为的司法定性展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沈平
关键词:施工方司法认定高收益建设工程法理分析
积极主义刑法观下刑法谦抑原则的法理分析
2025年
积极主义刑法理论常以违背谦抑性为由遭受批判和指责,但实际上,谦抑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如果以其作为判断刑法理论科学与否的标准,其合理性是存在疑问的。本文以谦抑性理论的批判和反思为线索,试图从价值理论的角度否定“唯谦抑论”,并证明积极主义刑法及其两个主张——严密法网和去重刑化之正当性。但即使谦抑主义并非无所不能,它仍然是值得刑法学者和立法者认真对待和尊重的理论,在积极主义刑法的语境下,谦抑主义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双重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通过梳理谦抑主义的渊源,对其合理定位予以反思,试图化解积极主义和谦抑主义表面上存在的冲突,并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肯定谦抑主义的积极意义,提出积极主义视角下的谦抑性主张。Positivist criminal law theory is often criticized and accused of violating modesty, but in fact, modesty, as a value judgment, is subjective. If it is used as a standard to judge whether criminal law theory is scientific or not, its rationality is questionable. Based on the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f modesty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ny the “only modesty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theory and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positivist criminal law and its two propositions—strict legal net and de severe punishment. However, even though modesty is not omnipotent, it is still a theory worthy of serious treatment and respect by criminal law scholars and legislators. In the context of positivist criminal law, the dual significance of modesty in theory and reality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will comb the origin of modesty, reflect on its reasonable positioning, try to resolve the apparent conflict between activism and modesty, affirm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mode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and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mode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ism.
金晟
关键词:谦抑性刑事立法
“两面扩张,三层转介”:数字法律行为的法理分析
2025年
法学研究具有回应法现象并适时提炼法概念的积极功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一部分有价值的数据集进入数据市场交易,通过算法算力改变着数据交易行为的内容和本质。数字法律行为是数据交易产权化行使过程中的个人信息行为法益保护,是对传统法律行为的“两面扩张”:一是由行为规范扩张至裁判规范,二是从利益衡量扩张到行为法益衡量。数字法律行为通过产权化行使的“三层转介”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目标:一是保护转介,即从自由选择转介为获得保护;二是内容转介,即从商品交换转介为产权转移;三是属性转介,即私法转介为公法行为保护。
许娟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个人数据产权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分析
2024年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维护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境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设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过程中,其目的、审判对象以及司法适用体现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维。同时,新时代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还体现了人民主权、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以及依靠法治保障生态文明的法理基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
易佳佳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法理基础
家庭教育的权责分析法理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逻辑
2024年
长久以来,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存在权利与义务、私权与社会权的争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适时地回答这两种争论。作为一种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充分尊重并保障家庭教育的天然性。同时,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属性的家庭教育,国家的指导、统筹和补充又极有必要。厘清家庭教育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作为私权与社会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价值和促进个人自我实现的内在价值。
年梦芹
关键词:法理分析私权社会权
“私生饭”行为的现象透视与法理分析
2024年
“私生饭”对明星追逐的疯狂程度远远超越了正常粉丝的行为边界,他们的行为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扰乱公共秩序,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上的违法性。我国对“私生饭”行为的法律规制不足,包括缺乏法定“私生饭”行为的认定,相关案件取证难、审理时间长,互联网监管存在缺陷,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缺失等。我国需约束规制“私生饭”行为,即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以及诉讼程序,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在道德层面强化未成年人家庭与学校教育。
刘永红魏欣
关键词:法理分析
精神控制行为的法理分析与法律规制研究
在当今社会中,精神控制行为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精神控制行为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个体和群体心智和思想的现象,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然而,在法律领域中,精神控制行为的研究尚不明朗,缺乏明确和完善的法律...
王书瑞
关键词:法理分析法律规制
我国校园体育活动中人身伤害案件法律条款运用的法理分析
2024年
目前我国教育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校园体育人身伤害及侵权问题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校园体育伤害事故在司法实践领域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研究从民事侵权的法律、法理层面深入分析我国校园学生体育人身伤害事故适用的法律条款依据、归责原则适用、体侵权责任认定以及“甘冒风险”原则的运用等重要问题。在法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我国校园体育人身伤害事故诉讼审判过程中法院引用法律条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妥善解决校园体育人身伤害事故提供法理依据和实践思路。
王武年
关键词:校园体育法律条款法理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的法理分析
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并承担了各种社会角色,在医疗、教育、咨询、交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都表现出非凡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现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标...
杨菊焕
关键词:法律主体资格
民生权内含权能的法理分析被引量:5
2024年
民生权是人们在保全自我、经营生计基础上实现幸福生活的权利。民生权可以分解为四项基本权能:自我保全、正当生存的权利,涵括生命权、生存权、人格尊严权等权利类型;经营生活、规划生计的权利,劳动及择业权、缔结婚姻与组建家庭权、私有财产权以及个人在生计上的自我决定权属于此一权能涵摄的范围;源于国家供给和支持的受益权利,国家和社会必须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资源提供以及发展机会供给等让人们从中得益;为弱者提供法律支持的社会权利,主要有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险权、社会救助权等类型。民生权利既是不受外部干涉的消极权利,又是需要国家和社会予以帮助的积极权利;既有自然权利的底色,又有社会权利的特质;既强调国家和社会作为义务主体的应尽职责,也明确了个人在民生权实现上的自我责任。
胡玉鸿
关键词:生存权受益权社会权

相关作者

陈兴良
作品数:466被引量:12,379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王潜
作品数:25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法理分析 刑事 滥用 银行卡
李敏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研究主题:法理分析 军人 军事权 军事法规 违宪审查
荣成
作品数:41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电力望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供用电合同 纠纷案 电费回收 电费 法理评析
涂少彬
作品数:28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人权 法理分析 发展权 主权 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