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篇“ 泛突厥主义“的相关文章
- 泛突厥主义在土耳其的由来与发展被引量:8
- 2019年
- 20世纪初期,随着俄国突厥语穆斯林精英移居奥斯曼帝国,泛突厥主义开始在土耳其兴起和发展。此后,它在土耳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传入初期的政治化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被工具化和武力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全面泛滥阶段,以及苏联解体后向文化领域回归的阶段。当前,泛突厥主义在土耳其仍有其存在的政治和学术土壤,在土耳其对外经济和文化活动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并成为土耳其加强与某些突厥语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基础。在其他主要突厥语国家和地区中,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也重视泛突厥主义的文化功能,而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则对泛突厥主义持强烈的戒备态度。
- 张玉艳
- 关键词:世界政治泛突厥主义工具化
- 近代土耳其“泛突厥主义”的兴盛及其对新疆地区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Turkey),位于亚欧两洲相接处,面积779450平方公里,人口七千多万,系西亚地区重要国家之一。历史上土耳其同我国新疆地区经贸联系极为密切,1971年,土耳其共和国与我国建交。自后中土关系取得很大发展。
- 田卫疆
- 关键词:泛突厥主义兴盛中土关系共和国
- 从泛突厥主义到新奥斯曼主义--论冷战后土耳其外交政策调整被引量:2
- 2018年
- 冷战后,土耳其改变了冷战期间对美一边倒外交政策,走泛突厥主义路线的外交政策。"9·11"事件后,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调整了外交政策,推行被称之为新奥斯曼主义的外交政策。"阿拉伯之春"以后,土耳其推行更加自主和强硬的外交政策,实现了对零问题外交的升级。土耳其外交政策调整是在自身实力提升的前提下,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泛突厥主义和新奥斯曼主义服务于土耳其国家利益,同时也体现了土耳其追求大国地位和谋求地区霸权的实质。
- 宋斌
- 关键词:泛突厥主义外交政策调整
- 用历史事实驳斥泛突厥主义——维吾尔族与突厥及土耳其的关系被引量:1
- 2017年
- 受泛突厥主义的影响,导致我国新疆一些民族的少数知识精英认为维吾尔族与土耳其都是古代突厥人的后裔,甚至同属于一个民族——突厥族。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回顾历史,从维吾尔族的形成过程、人口与种族特征以及语言文字特征,古代突厥与当代突厥语族语言各民族的关系,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所谓维吾尔族与土耳其是一家完全是扭曲历史事实的谬说。
- 杨圣敏
- 关键词:泛突厥主义维吾尔族民族关系
- 国内泛突厥主义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6年
- 泛突厥主义是一种跨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它主张将亚洲中、西部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联合起来,建立"大突厥斯坦"帝国。泛突厥主义思潮的产生对中亚和世界的政治局势、对中国和新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泛突厥主义的行动、运动以及对策,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仍然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 段会平魏国红
- 关键词:泛突厥主义
- 中亚泛伊斯兰主义与泛突厥主义:实质与危害被引量:6
- 2016年
- 中亚泛伊斯兰主义与泛突厥主义是中亚极端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是中亚极端势力的理论工具之一。中亚泛伊斯兰主义是结合了古典泛伊斯兰主义和新泛伊斯兰主义的、具有中亚地区历史与政治特征的思潮,是在外部伊斯兰政治势力推动的背景下,中亚国家独立初期对发展道路迂回考虑形成的社会政治思潮。文本把中亚的"泛伊斯兰主义"与"新泛伊斯兰主义"统称为"中亚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是中亚各国"去俄化"的重要思想基础,彰显外部某些政治势力借其推动在中亚影响力的企图。中亚泛伊斯兰主义与泛突厥主义在中亚国家独立初期,被活跃在本地区的各种势力利用,推动民间伊斯兰激进思潮高涨、政治伊斯兰势力崛起、丰富中亚极端主义的内涵,继而促进中亚伊斯兰激进势力和政治伊斯兰势力向极端势力蜕变。近年中亚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又有抬头之势,对地区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 苏畅张文伟
- 关键词: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极端主义
- “新泛突厥主义”运动及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应对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在中亚、高加索、俄罗斯伊斯兰地区(如鞑靼斯坦、伏尔加河地区),泛突厥主义作为主导性意识形态之一,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相对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迅速高涨、其后一度沉寂的泛突厥主义来说,新一轮现象或可称为“新泛突厥主义”。
- 侯艾君
- 关键词:泛突厥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苏联解体后伊斯兰
- “新泛突厥主义”运动及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应对被引量:8
- 2016年
- 大致从2007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再度执政并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以来,泛突厥主义获得新动力,相对于之前的泛突厥主义进程(1991年至2005年间),类似现象或可称为"新泛突厥主义"。2009年,土耳其明确以"新奥斯曼主义"作为治国和外交方略,其实是对之前政策的确认,而泛突厥主义正是"新奥斯曼主义"意识形态兼容的部分。与此前相比,土耳其与中亚、高加索相关各国互动更加频繁,中亚、高加索各国积极配合,各方合作水平提升;初步具备了机制化的合作平台,进行突厥语国家的多边合作。土耳其政治家不仅用"新奥斯曼主义"凝聚国民,也在争夺中亚、高加索的"大牌局"中,获得地缘文明、地缘政治优势,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现在,俄罗斯、西方国家和土耳其在东欧和中东的激烈争夺必将影响中亚形势,而中亚地区与中国国家安全紧密相关。泛突厥主义也会给中国带来意识形态一文化的挑战、甚至安全威胁。因此,必须深入观察其动态和趋势并积极应对。
- 侯艾君
-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 “新泛突厥主义”运动及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应对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在中亚、高加索、俄罗斯的某些地区,泛突厥主义作为主导性意识形态之一,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相对于1991年后迅速高涨、其后一度沉寂的泛突厥主义来说,新一轮现象或可称为"新泛突厥主义"。"新泛突厥主义"进程大致从2007年土耳其"正义发展党"再度执政并推行所谓"新奥斯曼主义"政策开始,而泛突厥主义正是"新奥斯曼主义"意识形态兼容的部分,获得新动力。土耳其政治家用"新奥斯曼主义"
- 侯艾君
- 关键词:突厥人意识形态安全突厥语族土耳其人国家认同
- 论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对“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潮的防范被引量:2
- 2013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中东、中亚地区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潮通过多种渠道开始渗透到中国新疆地区,对当地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民国前期,主政新疆的杨增新以预防为主,怀柔和务实并举,内外兼施,通过严防"双泛主义"分子入境,尊信阿訇,严查学校教育和查禁私设的道堂等措施,来防范"双泛主义"思想的传播,收效明显,对维护边疆的安全和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 闫忠林郝建英
- 关键词: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
相关作者
- 侯艾君

- 作品数:41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苏联解体 意识形态安全 泛突厥主义 车臣危机 恐怖主义
- 张来仪

- 作品数:48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伊斯兰教 穆斯林 普林斯 伊斯兰 泛突厥主义
- 潘志平

- 作品数:75被引量:4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 研究主题:地缘政治 喀什噶尔 民族 经济带 丝绸之路
- 许建英

- 作品数:68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 研究主题:述论 边疆 次区域 经济走廊 经济圈建设
- 苏畅

- 作品数:35被引量:13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 研究主题:恐怖主义 极端势力 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势力 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