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篇“ 洞室墓“的相关文章
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研究
2024年
文章通过对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洞室的类型学划分,综合考虑葬形制、随葬品、人骨葬式和头向等特征,梳理出这一地区东周时期洞室的发展进程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变迁。
韩虎强
关键词:东周时期洞室墓
安徽淮北邓山地汉代三座砖(石)结构洞室发掘简报
2023年
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为配合项目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淮北市文物部门对邓山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古葬102座,其中汉101座,形制有竖穴土坑洞室、砖(石)室,出土各类器物860余件(套)。以29座洞室较为重要,数量、规模较大,这在该区以往较为罕见,其中三座砖(石)结构洞室形制独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此三座葬形制及随葬品进行分析,发现该区汉代洞室无论形制还是随葬品均有南北方丧葬文化因素,反映了该区作为南北文化传播的通道与媒介,对南北方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辉任一龙刘松林
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汉代洞室初探
2022年
洞室即地下横穴室,是先由地面向下挖出一条道,在道底端一侧再掏挖一窑洞式的横穴来放置棺椁等葬具的葬形制。它是我国古代葬中的重要类型,最初盛行于西北地区,战国时期传播至秦,随着秦国势力的扩张传播到中原等地,两汉时期,成为中原地区最主要的葬类型。就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P而言,目前已公布材料的汉代洞室有100余座,为探究该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丰富的考古学材料。本文以洞室为切入点,在全面搜集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其分类、特征、年代、文化性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李鹏珍齐溶青
关键词:古代墓葬墓葬形制两汉时期洞室墓墓葬类型考古材料
苏贝希文化洞室研究
2021年
洞室葬结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根据道形制的不同,可分为竖穴洞室和斜坡洞室两大类。本文所指为前者,一般由竖穴道和洞形室构成,室开于竖穴道的一端或侧壁,双室一般开于"对称"的两侧。由于洞室的位置与进深不一,学术界亦有称之为"土洞""偏室""侧室""偏洞室"等,其实是同一类葬的不同亚型罢了。根据室所在的位置,其平面形状可分为"凸"字形、"曰"字形和"日"字形三大类[1],双室或可称为"目"字形。早期铁器时代,苏贝希文化中洞室的来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是与甘青地区沙井文化和伊犁河流域索墩布拉克文化之间洞室关系的争论,至今仍莫衷一是。
孙少轻
关键词:洞室墓沙井文化伊犁河流域土洞墓
谈空心砖洞室及秦中的二层台现象
2021年
尽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却始终是决定文化遗存特征的重要因素。战国秦汉时期,从带生土二层台的竖穴葬的出现,到洞室和空心砖的普及,以至后来的小砖的盛行,都是人类因地制宜,应对林木资源减少的现实而被动适应的结果。
冯锴
关键词:秦汉时期洞室墓空心砖墓
中原地区战国时期洞室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对中原地区战国时期洞室的类型学划分,并结合随葬品、人骨葬式和头向等的特征,梳理出这一地区战国时期洞室的发展进程。中原地区洞室有中原式和秦式两大系统,前者出现时间较早。但随着秦文化的东进,后者更为流行,尤其是头部朝向道的正洞室被纳入中原文化体系并被后来的汉文化所继承。
张亮
关键词:洞室墓战国时期秦文化
沙井文化偏洞室研究
沙井文化是河西走廊东部地区青铜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偏洞室是其主要葬形制。自沙井文化发现以来,学术界对其来源和去处一直无法明晰,至今仍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本文以沙井文化的偏洞室葬为研究对象,并尝试对以上问题讨论...
田汉
关键词:沙井文化社会结构
文献传递
关中地区商周时期偏洞室初探
2020年
关中地区商周时期偏洞室与竖穴土坑穴结构及丧葬习俗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观察关中地区商周时期偏洞室穴结构、丧葬习俗、葬等级与空间分布等特征,发现关中地区偏洞室自晚商至西周时期逐渐趋于规范化。该类偏洞室的来源应与甘青地区辛店文化葬葬俗有密切关系,其在文化分布与人群迁徙方面具有一定的指示特征。
李鑫叶豆海锋
关键词:商周时期文化来源
中国北方东周西汉时期偏洞室遗存及相关问题
2020年
东周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逐渐形成[1],西汉时期,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两件划时代的大事为中国北方考古学文化的相互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同时也激发了一系列学术问题。偏洞室是指竖穴道与洞状室并列配置的一种特殊的葬形制,在学术界又被称为竖穴侧室[2]、土坑半洞室[3]、竖穴侧龛[4]、曰字形[5]。
曹建恩孙金松王燕(绘图)曹狄(绘图)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西汉时期竖穴墓洞室墓东周时期
小河沿文化时期偏洞室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小河沿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小河沿文化时期发掘的葬多为偏洞室仰身屈肢葬,偏洞室是小河沿文化时期特有的葬形制。参考小河沿文化偏洞室葬资料,以哈啦海沟、大南沟地为研究对象,对小河沿文化时期的葬形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
白佳依

相关作者

杨锋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墓地 考古 洞室墓 边疆考古 中国边疆
杨锋
作品数:57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共聚甲醛 聚丙烯 等规聚丙烯 SSA 共聚
霍东峰
作品数:42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遗址 遗存 积石墓 大汶口文化 墓葬
陈全家
作品数:458被引量:1,472H指数:1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海岛棉 陆地棉 旧石器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赵建龙
作品数:15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遗址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大地湾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