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9 篇“ 流体不混溶 “的相关文章
俯冲带流体 不 混 溶 及其演化 被引量:1 2022年 流体 在俯冲加工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岩石学研究通常针对矿物中的“固定流体 ”,而对俯冲带内自由活动的流体 ,特别是自由流体 不 混 溶 分离演化过程及其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流体 的不 混 溶 及其演化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这一点在自然样品研究、高温压实验和流体 状态方程理论计算的结果中得到验证。俯冲带中实际的流体 体系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复杂的系统。随着流体 的运移和演化过程,流体 及流体 -岩石体系将更加多样化。因此流体 不 混 溶 及其演化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地球物理的证据表明俯冲带内的流体 集中在俯冲板片靠近海沟处、俯冲板片与上覆地幔楔界面附近和上覆地幔楔内部。这些单相或多相的流体 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机制和传输方式进行运移。在大范围尺度上,流体 可以沿着俯冲板片与上覆地幔楔之间的密封界面自下而上倾斜流动。在一些密封破裂的排泄口处(如岩体形变或断裂/断层处)流体 向上流入地幔楔。不 排除由岩石裹挟或在俯冲板片弯折处向下运移的流体 。在局部尺度上,流体 运移受到不 同岩性以及具有各向异性渗透率的构造界面的控制。通过结合俯冲带中流体 运移可能的路径、流体 高温压范围的P-T-X相图和俯冲带热结构模型,我们构建并探讨了简单二元体系流体 在俯冲带弧前运移过程中不 混 溶 演化的理想理论模型。一方面,不 同热结构俯冲带中的流体 具有不 同的循环和演化特征,冷俯冲带相比热俯冲带具有更深更广阔的流体 不 混 溶 空间。另一方面,在相同俯冲带中,不 同体系流体 具有不 同的可以发生不 混 溶 的空间范围(对于二元体系流体 表现为H_(2)O-CO_(2)流体在俯冲带中不 同的位置和不 同运移路径也控制着流体 的演化过程。此外,俯冲热结构随长期演化逐渐变冷,以及更长� 刘颖员 张立飞关键词:不混溶 流体运移 蛇绿岩铬铁矿成矿新模型:流体 不 混 溶 作用 被引量:10 2021年 尽管富水流体 参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形成过程已被广泛提及,但流体 的作用和机制仍缺乏天然样品的证据证实.文章对保存完好的土耳其Kızıldağ蛇绿岩和研究程度较高的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铬铁矿床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系统总结,展示了流体 活动的证据,探讨了铬铁矿结晶与岩浆演化过程中流体 不 混 溶 的关系,进而建立了铬铁矿成矿的新模型.在该模型中,侵入大洋岩石圈地幔的岩浆通过岩浆通道相连接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小岩浆房,铬铁矿微晶吸附岩浆中的流体 形成含铬铁矿的不 混 溶 液滴,这种不 混 溶 铬铁矿液滴由于密度较小在岩浆房中悬浮并随岩浆向上运移.在岩浆混 合、对流及运移过程中,分散的含铬铁矿的液滴不 断聚合形成更大的富铬铁矿不 混 溶 液滴.大的不 混 溶 液滴从边部向核部逐渐结晶铬铁矿,捕获或圈闭的熔/流体 发生结晶作用形成各种各样的矿物包裹体.不 混 溶 的含铬铁矿的液滴在岩浆房中大量聚集则形成“不 混 溶 液滴池”,此时大量铬铁矿原地结晶形成豆荚状铬铁矿,同时释放吸附的流体 导致岩浆房中流体 的富集.释放的流体 由内向外逐渐渗滤到围岩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造成矿体与围岩中矿物内部和矿物间的元素变化和同位素分馏.因此,玄武质岩浆上涌过程中流体 不 混 溶 作用对铬铁矿的成矿作用至关重要. 苏本勋 刘霞 陈晨 刘霞 陈晨 陈晨 白洋 Ibrahim UYSAL 张鹏飞关键词:铬铁矿 流体不混溶 矿物包裹体 蛇绿岩 胶东乳山金矿床成矿过程:周期性压力波动诱发的流体 不 混 溶 被引量:11 2020年 位于胶东东部苏鲁地体内的乳山金矿曾是我国单脉金储量最大的矿床,其主矿脉为一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富金石英脉,形成于包含周期性流体 活动的增量增长过程。该矿床成矿流体 演化、精细成矿过程和金沉淀机制仍缺乏有效制约。本研究在详细结构构造观察基础上,在代表单次成矿流体 活动的同一石英层内识别出分别代表三个连续成矿阶段的三类黄铁矿,开展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不 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基本一致,Co、Ni、As等元素因成矿流体 间歇性压力波动而周期性地以不 同含量进入黄铁矿,形成这些元素的韵律成分环带。Au等其他微量元素在不 同阶段黄铁矿内均匀分布,其分布行为受压力波动影响较小。间歇性压力波动和由此引发的周期性流体 不 混 溶 使乳白色粗粒石英和黄铁矿、烟灰色中细粒他形石英和黄铁矿依次大规模沉淀,金银碲化物、银金矿、自然金和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硫化物随后在愈加富Au、Ag、Te、Pb、Zn和Cu等的流体 中近于同时沉淀。在此过程中成矿流体 虽整体表现为还原性,但其还原性随着压力波动而不 断递减氧化性持续增加;流体 碲逸度早期保持稳定,后期则大幅上升。金以可见金形式充填先成黄铁矿裂隙或沿黄铁矿边缘分布,周期性流体 压力波动引发的间歇性流体 不 混 溶 导致H2S、CO2和CH4等气体大规模逸出,金硫络合物失稳分解,金被吸附至黄铁矿内水力致裂形成的裂隙面发生沉淀。排除了先成黄铁矿内不 可见金再活化为可见金的可能性,认为周期性流体 压力波动引起的流体 不 混 溶 是引发乳山金矿床可见金高效沉淀的关键机制。 赛盛勋 邱昆峰关键词:流体不混溶 四川耳泽金矿床成矿流体 不 混 溶 的流体 包裹体证据 2018年 木里耳泽金矿床矿体位于上二叠统岗达概组,矿体形态受断裂构造和层间破碎带控制,大多数呈透镜状或脉状。成矿阶段划分为菱铁矿阶段与石英—硫化物—金阶段。矿床中流体 包裹体类型分为H_2O包裹体、CO_2包裹体、H_2O-CO_2包裹体,主要分布于石英—硫化物—金阶段。本文主要运用包裹体均一测温法探讨了成矿流体 不 混 溶 的热力学条件。H_2O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4.6℃247.6℃,盐度为5.86%3.06%。H_2O-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为179.6℃296.6℃,部分均一温度为15.6℃30.6℃,水合物最后融化温度范围为7.5℃9.1℃,相应的盐度约为1.83%4.87%。计算的成矿压力为1 010 bar。测试过程中,富H_2O相的H_2O-CO_2包裹体和富CO_2相的H_2O-CO_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和压力非常接近,可以证明它们是同一时期捕获的CO_2与NaCl-H_2O不 混 溶 流体 包裹体组合。 陈晨 李葆华 许龙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成矿流体 不 混 溶 的流体 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12 2014年 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是产于泥盆系碳质板岩、千枚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形态呈脉状、似层状,明显受断裂构造和顺层韧性剪切带或层间破碎带控制。成矿过程可分为沉积期、热液期和表生期3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主要成矿期。该期石英脉中的流体 包裹体分为H2O包裹体、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3大类,并以富含CO2-H2O包裹体为显著特征。加热时富H2O相CO2-H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H2O相,富CO2相CO2-H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CO2相,而且二者的完全均一温度和压力一致,说明它们是同期捕获的CO2-低盐水不 混 溶 流体 包裹体组合。当含CO2流体 发生不 混 溶 时,CO2的溶 离使成矿流体 中pH值升高、f(O2)降低,从而导致Au溶 解度降低,这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原因。成矿温度为393℃,成矿压力为148.5~179.0MPa,矿床属于高温高压的变质热液金矿床。 李葆华 李雯霞 顾雪祥 肖渊甫 吴大伟 杜晓飞关键词:包裹体 成矿流体来源 贵州太平洞金矿床流体 包裹体特征及流体 不 混 溶 机制 被引量:17 2012年 太平洞金矿床是兴仁-安龙金矿带灰家堡金矿区的重要卡林型金矿之一。流体 包裹体研究证明,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Ⅱ)、石英-方解石-雄黄阶段(Ⅲ)的包裹体类型丰富,以气液水两相包裹体、CO2-H2O包裹体和纯液相水包裹体为主,CO2两相包裹体、纯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和有机质-H2O包裹体次之,偶见气液有机质包裹体。由Ⅰ→Ⅱ→Ⅲ阶段,气液水包裹体均一温度(200~260℃→180~240℃→100~160℃)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Ⅰ阶段的石英中,只在局部偶见到CO2-H2O包裹体和气液两相水包裹体共生;在Ⅱ阶段的石英中,纯液相水包裹体、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CO2-H2O包裹体、CO2包裹体及纯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共存,它们共生在同一平面中且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测温数据相差不 大,说明当时捕获的是不 均匀成矿流体 ,它是由含有机质的成矿流体 经历了CO2-低盐度水的不 混 溶 作用形成的。因而认为,太平洞金矿床中成矿早期流体 不 混 溶 作用不 明显,主成矿阶段流体 的不 混 溶 作用是导致金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 刘丽 顾雪祥 彭义伟 章永梅 吴成赟 程文斌关键词:流体不混溶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CO_2-H_2O流体 不 混 溶 对Au溶 解度的影响——以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8 2011年 运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CO2-H2O流体 不 混 溶 作用对Au的溶 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流体 是一种富含挥发分(fCO2=70.79MPa)、酸性(pH=3.71)、还原性(fO2=0.50×10-36MPa)、中温(267℃)、具有超压(180MPa)性质的含Au(a∑Au=3.744×10-8mol/L)流体 。当超压流体 的封闭层——炭质页岩因断裂作用而被破坏时,热液体系的压力发生骤降(28.50~35.30MPa),CO2-H2O流体 发生不 混 溶 作用,并有大量CO2溢出。CO2的流失可使成矿溶 液的CO2逸度和O2逸度降低(fCO2=0.80MPa、fO2=2.512×10-42MPa),酸碱度升高(pH=4.32),同时伴随温度的下降(224℃),成矿热液中Au溶 解度的降低(a∑Au=3.790×10-9mol/L),从而快速沉淀下来成矿。 李保华 顾雪祥 李黎 徐仕海 付绍洪 陈翠华 董树义关键词:水银洞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作用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流体 不 混 溶 的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31 2010年 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中流体 包裹体的观测和热力学参数计算,探讨了成矿流体 不 混 溶 的热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石英中的流体 包裹体分为H_2O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CO_2-H_2O包裹体三大类,并以富含CO_2-H_2O包裹体为特征,CO_2-H_2O包裹体可进一步划分为富H_2O相CO_2-H_2O包裹体和富CO_2相CO_2-H_2O包裹体。加热时富H_2O相CO_2-H_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H_2O相;而富CO_2相CO_2-H_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CO_2相,而且二者的完全均一温度和完全均一压力一致,说明它们是同时期捕获的CO_2-低盐水不 混 溶 流体 包裹体组合。它们形成时的热力学条件是:形成温度236℃,形成压力324 bar(1bar=10~5Pa);共存两相流体 密度:低盐水相0.900 g/cm^3,CO_2相0.314 g/cm^3;共存两相中CO_2的摩尔分数:低盐水相0.0376,CO_2相0.7337;水溶 液含盐度w(NaCl)约为1.3%。 李保华 顾雪祥 付绍洪 徐仕海 陈翠华 董树义关键词:水银洞金矿床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硅酸盐-盐(硫酸盐)流体 不 混 溶 :蒙古南部Mushugai-Khuduk含火成碳酸岩杂岩体矿物中的熔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Crystalline and melt inclusions were studied in garnet,diopside,potassium feldspar,and sphene from the garnet syenite porphyry of the carbonatite-bearing complex Mushugai-Khuduk,southern Mongolia.Phlogopite,clinopyroxene,albite,potassium feldspar,spheric,wollastonite,magnetite,Ca and Sr sulfates,fluorite,and apatite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crystalline inclusions. The melt inclusions were homogenized at 1010~1080℃and analyzed on an electron microprobe.Silicate,salt,and combined silicate- salt melt inclusions were found.Silicate melts show considerable variations in SiO_2 concentration(56 to 66wt% ),high Na_2O+K_2O (up to 17wt% ),and elevated Zr,F,and C1 contents.In terms of bulk rock chemistry,the silicate melts are alkali syenites.During thermometric experiments,salt melt inclusions quenched into homogeneous glasses of predominantly sulfat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o more than 1.3wt% SiO_2.These melts are enriched in alkalis,Ba,Sr,P,F,and C1.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ilicate and salt melt inclusions in minerals of the garnet syenite porphyries indicate that these rocks were formed under influence of the processes of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magma separation into immiscible silicate and salt(sulfate)liquids. Irina A. Andreeva Vyacheslav I. Kovalenko Vladimir B. Naumov关键词:流体不混溶 火成碳酸岩 杂岩体 矿物 熔体包裹体 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流体 不 混 溶 作用 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Fe矿床赋存在白云岩内,矿体由磁铁矿、稀土氟碳酸盐、萤石、霓石、角闪石、方解石和重晶石等矿物组成。在白云鄂博矿床矿石和脉石矿物中赋存有两/三相富CO2、三相高盐卤水和两相水溶 液包裹体3大类型。... 范宏瑞 胡芳芳 杨奎锋 刘爽 王凯怡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白云鄂博
相关作者
顾雪祥 作品数:315 被引量:2,383 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铅锌矿床 成矿流体 金 倪培 作品数:257 被引量:2,831 H指数:3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包裹体 成矿流体 显微测温 成矿作用 章永梅 作品数:117 被引量:785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流体 地质意义 刘丽 作品数:46 被引量:303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成矿流体 南金 剖面 李葆华 作品数:97 被引量:573 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包裹体 金矿床 古油藏 稀土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