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66篇“ 流动人口“的相关文章
一种出入境流动人口登记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通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出入境流动人口登记设备,包括固定组件和检测组件一,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上端的前端开设有通槽一,所述检测组件一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所述检测组件一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壳...
陈然邵炜杰沈嘉棋
外来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合中的收入效应研究
2025年
利用半参数法研究外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的收入效应,结果显示:外来流动人口的绝对收入水平越高,社会融合程度越高;收入—社会融合曲线没有明显的拐点,相反,由于“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外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收入弹性都比较稳定;教育差异会对收入—社会融合曲线产生重要的影响,低教育群体的社会融合对收入水平的上升反应更加灵敏,这与“相对剥夺感”参照系选择不同有关。提升外来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尤其是低教育程度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改革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社会制度等是促进外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手段。
包轶珩胡凤霞
关键词:流动人口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选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样本1306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比例分别为81.1%、29.2%、12.2%。大专及以上,工作单位性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婚,流动时长≥5年,流动地区中、西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利用率不高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充分考虑其民族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健康意识。
顾洪涛刘璐韩静怡闫晓张朝正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流动人口少数民族
老乡管老乡、老乡帮老乡——以深圳城中村流动党支部为例的城市流动人口治理研究
2025年
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好农民工(乡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既能通过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促进高质量发展,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内生动力。选取深圳市城中村流动党支部的典型实践案例,探索“熟人管理熟人”治理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可持续性问题。分析表明:该模式在“一核多元”协同治理架构中,在党建引领下,通过“组织动员-组织嵌入”机制吸纳整合同乡流动人口党员资源,组织能人带动组建流动党支部,实现了“老乡管老乡”;基于流动党支部,以组织嵌入与服务嵌入形式实现了“老乡帮老乡”。这为转型期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实现大规模农民工(乡城流动人口)精细化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践路径。针对城中村流动党支部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可持续性治理的对策建议。
章平郭禹茹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中村
在城市流动人口中做人类学调查——兼论入户访谈案例的启示及田野资料真实性问题
2025年
传统上,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是相对孤立的异族村落或社群,人类学研究要求研究者自然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参与当地人的日常活动与社会生活,从而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体悟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但是,随着人类学研究对象的转换,如何以传统的人类学方法研究都市居民的社会与生活,便成为当代人类学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入户访谈个案为例,探讨在坚持传统人类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效进行城市流动人口人类学调查的经验反思,包括以坦诚谦逊的态度“进入”田野,运用“个人生活史”的田野技术开展研究。此外,提出提升田野资料真实性的诸种途径,包括与被调查对象长期共处、保持与调查对象的良好关系、观察调查对象的行为及所处的对话情境,以及向调查对象核实田野材料的准确性等,就田野资料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尝试性讨论。
袁同凯徐嘉弈
关键词:人类学田野调查城市流动人口
数字经济对流动人口影响研究综述
2025年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对流动人口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检索知网相关文献,梳理数字经济对流动人口的多维度影响,研究发现:关于数字经济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初期研究较为笼统,未进行分类讨论。近年来,研究逐步细化,将数字经济分为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探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影响。但是,现有研究仍存在领域覆盖不全、群体分类细化不足等局限。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关注流动人口的多元化和异质性特征。
赵涛伟
关键词:数字经济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专家共识
2025年
麻风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流动人口中造成了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然而目前我省尚未有统一的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流程方案。我们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本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专家共识,主要对流动人口麻风病例发现、病例管理、机构职责、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根据病例发现时的医疗机构性质的不同:属地麻防机构/麻风病定点诊疗机构、属地其他医疗机构、非属地医疗机构,按相应职责进行病例信息收集、报病、转诊(按需)、录入专病系统、治疗、随访、康复服务等,以及必要时进行病例的迁入和迁出。本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规范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降低麻风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为其他省份或地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磊王晓华
关键词:麻风病流动人口病例管理
河南省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2025年
目的调查河南省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为开展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4年1月至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南省流动人口600人,采用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平均得分(13.14±5.20)分,流动人口传染病知识与行为两个维度得分在0.01水平(单侧)上呈强相关(r=0.981,P<0.00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可支配收入为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流动人口接受过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人数较多(91.81%),但接受的传染病健康教育种类较少(<5种的占66.89%),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途径排在首位的是通过手机微信、短信等(65.56%)。结论河南省流动人口传染病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不够全面,传染病知识水平影响其行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
余小柱郭艳芳张祎王晓伟明虎斌
关键词:传染病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健康教育
新就业形态下农村流动人口的婚恋观
2025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形成了庞大的新就业形态群体。通过深入访谈,研究这一群体在婚恋观念、生育决策等方面的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发现:高强度工作压缩了流动人口的社交空间,网络社交在扩展交友圈的同时也存在疑虑,过往情感经历对婚恋观有显著影响,且经济条件成为影响生育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优化工作环境与制度、加强网络监管与引导、开展婚恋教育与心理咨询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为新就业形态下流动人口的婚恋与生育问题提供参考。
赵涛伟
关键词:生育问题生育决策农村流动人口情感经历婚恋观深入访谈
“过滤”和“过渡”:租住分层与流动人口定居意愿
2025年
流动人口是我国住房租赁的主要需求群体,住房租赁特征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租住分层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住房租赁市场对流动人口有“过滤”或“过渡”作用,即租住公租房的流动人口更倾向在流入地租房过渡,其定居意愿更强,居住在居委会辖区次之,流动人口居住在村委会辖区对其定居意愿有负向影响。(2)社会融入在租住分层对定居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租住公租房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更高,定居意愿也更强。(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租住公租房对流动人口的“过渡”作用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更为显著,即在大城市提供公租房可以让流动人口融得进、留得住,而租住在村委会辖区对不同规模城市的流动人口均具有“过滤”作用。
刘梦欣郝龙华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有所居定居意愿

相关作者

朱宇
作品数:136被引量:1,98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 人口 定居意愿
武俊青
作品数:352被引量:1,66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性与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
林李月
作品数:95被引量:1,195H指数:2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中国流动人口 人口迁移 性别差异
段成荣
作品数:236被引量:5,884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人口
李玉艳
作品数:158被引量:730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性与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 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