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0篇“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相关文章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被引量:1
- 1995年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细胞融合肾综合征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宿主动物
- 一种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中包括用于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试剂,所述试剂盒包括crRNA1~crRNA8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且分别对应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
- 张旭芦盘金董露盖作启
- 用于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的试剂、检测方法及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的试剂、检测方法及应用。本申请试剂,包括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引物对上下游引物分别为SeqIDNo.1和2所示序列,探针为SeqIDNo.3所示序列;SEQIDNo.3所示序列中,第3...
- 林彦星花群俊黄超华史卫军曹琛福张彩虹杨俊兴花群义
- 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通用和血清型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芦盘金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快速检测测试卡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人抗体快速检测测试卡,其包括底板、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以及荧光微球垫,其中,荧光微球垫吸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标记的荧光微球和质控蛋白标记的荧光微球,硝酸纤维素膜上依次吸附抗人IgG抗...
- 李振勇 郜迎晨 牛莉娜 张文艳 张鑫
- 文献传递
-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核心样颗粒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
- 2021年
- 为制备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核心样颗粒(CLPs),本研究将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L3与S7基因片段插入至昆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vp3-vp7,并通过转座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vp3-vp7,随后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vp3-vp7。通过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共表达VP3和VP7蛋白,并利用蔗糖梯度离心进行纯化,两者组装形成CLPs。负染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纯化产物的形态,Western-blotting验证其反应原性,免疫小鼠检验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纯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与EHDV形态相似的直径为60~70 nm的中空颗粒;以绵羊EHDV阳性血清为一抗的Western-blotting可以检测到大小分别为100 ku和38 ku的2条蛋白条带,分别与EHDV VP3和VP7蛋白大小一致;间接ELISA结果显示,3次免疫后可刺激产生的EHDV特异性抗体效价可达1∶12 80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具有典型形态、良好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的EHDV核心样颗粒(CLPs)。
- 黄超华花群俊吴江曹琛福林彦星史卫军林永涛曾少灵杨俊兴花群义
- 关键词:VP3蛋白VP7蛋白
- 云南省2株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监测云南省反刍动物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在云南省师宗县设立了监控点,筛选出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羊作为哨兵动物,每年的5~10月份每周采血1次,11月到次年4月份每月采血1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其抗体转阳情况,用转阳牛的红细胞接种BHK以分离病毒,用病毒RT-PCR和中和试验鉴定病毒。结果显示,从2头转阳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2株EHDV,其TCID_(50)分别为10^(-2.5)/0.1 mL和10^(-3.44)/0.1 mL,血清型均为EHDV-5型。本试验在云南省分离到EHDV,明确了云南省反刍动物存在EHDV感染,为我国监控EHDV流行情况及疫病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 朱沛肖雷杨振兴牛保生姚萍芬赵天富朱建波李华春
- 用于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的试剂、检测方法及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的试剂、检测方法及应用。本申请试剂,包括特异性引物对和探针,引物对上下游引物分别为SeqIDNo.1和2所示序列,探针为SeqIDNo.3所示序列;SEQIDNo.3所示序列中,第3...
- 林彦星花群俊黄超华史卫军曹琛福张彩虹杨俊兴花群义
- 文献传递
- 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 2019年
-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EHDV保守的非结构蛋白NS1基因(segment 5)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敏感、快速的EHDV核酸实时荧光RT-RP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EHDV核酸,与蓝舌病病毒(B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本试验中最低可检测到8×10~1copies/μL;检测时间短,仅需15 min;重复性好。采用所建立方法对115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结果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RPA快速检测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基层实验室快速检测。
- 林彦星花群俊史卫军黄超华曹琛福张彩虹阮周曦曾少灵杨俊兴花群义
- 云南边境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血清学监测及血清型鉴定被引量:6
- 2019年
- 为了解近几年云南边境地区牛、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DV)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从2014年起连续3年在与老挝、越南接壤的江城县设置EHDV监测点,每年选择投放EHDV抗体阴性的10头牛和5只山羊作为哨兵动物进行跟踪监测。每年5~10月份对哨兵动物采血,每周1次,11、12月每月采集一次,进行EHDV抗体、抗原监测和病毒分离。针对致细胞病变的样品,采用EHDV群特异性S 7基因片段引物进行RT-PCR方法检测,同时利用EHDV-1、-5、-6、-7、-10标准阳性血清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中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2014-2016年江城县牛EH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9%、58.6%和75.4%;3年期间共监测到15头EHDV抗体阳性黄牛,并从中分离到20个可致细胞病变样品,经RT-PCR确认为EHDV,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有11个毒株与1997和2003年日本分离的EHD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9个毒株与1977和1981年澳大利亚分离的EHD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5个毒株与2015年广西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3年期间在山羊体内未检测出抗体,未发现抗原阳性动物;经中和试验血清型鉴定,确定20株毒株包括EHDV-5、-6、-7、-10型4种血清型,感染时间均在5~9月之间。本研究发现,江城县长期存在多种血清型EHDV同时流行,2014-2016年EHDV抗体阳性率逐年增加,亟需加强对EHDV感染情况及活动规律的持续研究,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效率。
- 寇美玲杨振兴李乐朱建波高林苗海生
- 关键词:感染率血清型
相关作者
- 张云

- 作品数:452被引量:1,2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
- 研究主题:斑马鱼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恙螨 汉坦病毒
- 杭长寿

- 作品数:100被引量:50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滩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 杨为松

- 作品数:158被引量:5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滩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 俞永新

- 作品数:292被引量:1,38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研究主题:狂犬病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病毒 减毒株 免疫原性
- 陶开华

- 作品数:132被引量:3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流行性出血热 基因芯片 病毒 流行病学 肾综合征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