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551篇“ 流行病学统计“的相关文章
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统计研究
2023年
对西安市2015-2020年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规律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西安市2015年-2020年间报告的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西安市6年间累计报告毒性肝炎12815例,最高年发率为81/10万,最低年发率为71.25/10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乙型毒性肝炎发率最高,累计报告乙肝10935例,占比85.33%,其次为丙型毒性肝炎745例(5.81%),戊型毒性肝炎410例(3.20%),甲型毒性肝炎325例(2.54%),另有400例未分型肝炎(3.12%)。患者中男性7710例,占比60.16%,女性5105例,占比39.84%,男性平均发率为76.54/10万,高于女性平均发率51.45/10万(P<0.05);发年龄段集中在20-59岁,共计10005例,占比78.07%;患者职业以农民工为主,共计7890例,占比61.57%,全年各月中均有例报告,各月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近年来,西安市毒性肝炎的发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在传染疫情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毒性肝炎的防控中,应将乙肝作为重点,做好重点人群的宣教工作,尤其是在农村推进毒性肝炎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宋瑞鑫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及预防策略研究
2021年
分析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防疫办收治的455例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流行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预防策略。结果:通过对455例毒性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单一感染的患者占比82.42%;重叠感染的患者占比10.77%;未知类型感染的患者占比6.81%;在所有毒性肝炎患者中,男性群体的发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率,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青壮年群体的发率最高、中老年群体发率次之,各个年龄段毒性肝炎的发率差异较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毒性肝炎在我国的发率较高,这对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我国相关部门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提高人们对毒性肝炎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王晔昀尹天宇刘豹秦笑笑赵晓辉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流行病学统计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近年来多指发生的类型、部位及男女比例。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就诊治疗的拇指多指畸形(共2463例,2796指)的例资料,针对患儿的性别、发生部位、家族史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男女比例为1.5∶1,左右手比约为1∶1.5,双手发生率为13.5%,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差异,且多拇畸形中有283指(占11%)特殊例,无法按通用分型方法分型。结论本研究在多拇畸形性别比、左右手比例方面的结果与国内外报道存在较大差异,且发现男性患儿单手发率低于女性患儿,现有Wassel分型法不够全面,需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提出翔实且实用性更强的分型。
李伟东南国新
关键词:多指畸形流行病学研究
营口市2012-2017年艾滋患者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营口市艾滋(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加强AIDS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1例人类免疫缺陷毒(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历资料,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2012-2017年营口市登记在册的781例HIV/艾滋患者中,以鲅鱼圈区及大石桥市总人数最多,且感染率/患率逐年最高,至2017年登记人数有所减少。(2)6年内死亡人数共84例,总死亡率10.76%;死亡率从2014年开始明显上升,至2017年有所下降,其中大石桥市的死亡率最高。(3)男495例,女286例,男女之比为1.73:1,患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40.97%)。(4)患者职业主要有商业服务230例(29.45%)、交通运输189例(24.20%)及待业人员119例(15.24%)。(5)患者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患率与文化程度成正比。(6)传染途径主要包括同性传播359例(45.97%)、异性传播192例(24.58%)、注射毒品132例(16.90%)。结论:针对本市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有效掌握有多次输血史者、性生活混乱者、静脉药瘾史者及男同性恋者等艾滋高危人群信息,并给予定期检查、重点防控,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有效宣传,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艾滋的防治工作。
王存江刘丽丽高虹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我院2011—2016年急诊中毒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我院近6年245例急性中毒的疾谱的分布及特点,为我院急诊中毒的救治及急诊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245例急诊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系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中毒患者以男性为主(69.98%),集中年龄30~49岁(46.94%),多为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和无职业人员(82.86%),中毒类型以酒精为主(60.41%),经消化道吸收(86.53%)。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职业、酗酒、是急诊中毒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我院急性中毒谱的不完全统计的构成及特点分析,有利于急诊科建设及抢救工作的日常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安排,以提高我院急诊科内涵。
叶家茂
关键词:急诊中毒流行病
流行病学 统计检验方法
1.概述抽样所得结果是实际值的估算,如果能调查整个群体则可得到真实值。我们在比较来自两组人群的两个样本的结果时,实际上是在比较估计值,无法确定二者是相同还是不同。统计检验方法可以用来计算误差风险。这些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
皮埃尔·佩兰
关键词:流行病
文献传递
大连市1995—2013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掌握大连市19年来食物中毒的特点及规律,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防范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本市11个区市县19年来食物中毒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市食物中毒以第2.3季度为全年多发季节,以动物食品为主要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死率最高,以公共饮食单位为主要中毒场所,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首位。结论依据分析结果,对本市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对于防范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吴雪雁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手部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统计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解手部皮肤损伤受伤因素以及影响因素,2008年5月1日-2009年1月31日我们对就诊的5233例手外伤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主要统计其中的一些相对特殊的皮肤损伤,包括皮肤撕脱伤和套脱伤,以及以皮肤缺损为主的复合型损伤-指端缺损,现报道如下。
徐军田易传军赵海涛王涛邱继宇付大宇
关键词:流行病学皮肤缺损
1235例梅毒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梅毒是常见的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近年来报告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析其流行状况将有助于了解涪城区梅毒流行的状况和发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遏制其流行提供参考依据。
王成科杨晓玲王晓丽
关键词: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梅毒病例发病特征性传播疾病
万州区2009-2010年颅内损伤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重庆市万州区(三峡移民库区)外部原因所致颅内损伤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人们防范、减少颅内损伤的发生,促使建立公众安全教育宣传体系,提高颅内损伤患者救治水平,降低颅内损伤患者死率.方法 根据万州区2009-2010年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出院人调查表,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出院第一诊断为颅内损伤的例3 109例出院人首页信息,根据ICD-10疾分类和损伤中毒外部原因编码情况,按卫生部卫生统计报表年龄分组情况进行分组,对各年龄段人群颅内损伤致伤原因、入院情况、性别比率、发季节、种分布、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颅内损伤住院患者男女之比为2.15:1;急危重例占88.23%;以脑挫裂伤最多,占47.67%;死率6.27%,高于2009年全国医院4.05%的平均水平;外部原因以意外跌伤、交通运输事故为主,累计占77.71%;发时间以1月份最多,占9.91%.结论 颅内损伤一般情急,死率高,花费费用大;以男性居多,寒暑假、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是颅内损伤的高发时间段,交通事故、意外跌伤是颅内损伤的主要原因;青壮年和老年人是交通运输事故预防的重点人群,老年与小孩要特别注意防范意外跌伤.防止脑血肿,降低颅内压,严格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颅内损伤的关键.
吴吉林
关键词:颅内损伤流行病学发病季节

相关作者

丁新生
作品数:408被引量:2,366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帕金森病 依达拉奉 细胞凋亡 凋亡
王蔚
作品数:69被引量:28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依达拉奉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META分析 有氧运动
夏绍源
作品数:7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轮状病毒 儿童 A组轮状病毒 VP7 RT-PCR
白日星
作品数:76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代谢 腹腔镜 手术 肥胖 2型糖尿病
王玉
作品数:166被引量:63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外基质 周围神经损伤 高血压 半月板 脱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