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4篇“ 海岸线变迁“的相关文章
- 计算海岸线变迁速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海岸线变迁速率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海岸线的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的,采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数据;对采用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坐标数据进行坐标系旋转,得到采用第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坐标数...
- 王玉海盛玉明邓安军张国来赵振庆吉祖稳李玉泰代朝辉牛宽郭传胜王党伟罗明清李国锋赵慧明冯浩川
- 基于多源遥感的1987-2021年广西海岸线变迁分析
- 2024年
- 海岸线的变迁直接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广西海岸带为研究区,通过多景遥感卫星影像,在基于半自动化提取的基础上,利用MNDWI阈值分割技术和潮位校正原理,获取了近35年间广西海岸线的总长度变化。结果表明:广西海岸线的长度在近35年来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中人工岸线的比重不断增长,淤泥岸线比重不断减小,其他的生物岸线、砂质岸线和基岩岸线长度总体趋势呈减小状态。其中,淤泥沉积、海潮波浪侵蚀和气象灾害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力,围海造陆、破坏红树林、修建海堤等为主要的人为驱动力。
- 高二涛李淑娴李淑瑾马晓诗肖云志
-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水体指数
- 基于Landsat影像的2000-2021年罗源湾海岸线变迁时空分析
-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连续时间尺度的海岸线监测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海岸线变迁规律。海岸线变迁时空分析对海岸线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利用2000-2021年Landsat遥感影像,借助...
- 廖土茂
- 关键词:海岸线遥感影像
- 1973—2023年威海湾海岸线变迁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海岸线的时空演变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记录,研究区域海岸线时空演变,分析其演变驱动力对于区域海岸带发展及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73—2023年多期卫星影像对威海湾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73—2023年,威海湾海岸线总长度共增加14.4 km,其中人工海岸增加31.4 km,增量最多,增速在1990—2015年达到最大。未来威海湾近岸区域开发利用时,应严格保持目前岸线走向形态,保护海岸格局不受破坏,依托岸线形态规划陆上景观,强化海岸带分段指引,集约高效利用海岸线,使威海湾宝贵的岸线资源成为威海市“精致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 李浩钟振楠刘志宁王玉莲
- 关键词:岸线变迁驱动力
- 1973—2023年湛江湾海岸线变迁分析
- 2024年
- 作为南方典型热带海湾,湛江湾海岸线的变迁分析,可为其海岸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基于1973—2023年共42景光学卫星影像,利用随机森林提取岸线的方法,文章分析了湛江湾海岸线时空变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内湛江湾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了103.13 km,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湛江湾主航道和南三水道沿岸。其中东、西海岸向海扩张的岸段比例分别为51.4%和71.6%,而东海岛向陆侵蚀岸段比例为58.0%。岸线分形维数与其长度变化趋势一致,从20世纪70年代的1.086上升到21世纪20年代的1.124。1973—2023年间岸线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湛江湾西岸、东岸西南部和东海岛北部有大规模填海,填海总面积为82.82 km2。其中,2010年后的填海面积占比达到57.5%;沿海养殖场面积在1992—2023年间增加了26.98 km2;东海岛东侧及南侧岸线存在较大侵蚀。此外,湛江湾岸线分型维数、岸线长度与湛江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倒数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6和-0.99,意味着湛江市经济与其岸线变化息息相关。
- 关焯强李君益谢玲玲郑全安叶小敏
- 关键词:分形维数
- 珠江口西岸地区海岸线变迁与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珠江口西岸地区历史海岸线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结合RS、GIS方法提取近代海岸线数据,系统分析了从历史到近现代以来珠江口西岸地区海岸线变化特征,并对岸线变化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珠江口西岸地区海岸线变迁与环境地质的关系,着重研究了海岸线变迁问题对环境地质的影响,如海岸淤积、海岸侵蚀、海域水体污染等问题。研究表明:(1)填海造地是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2)填海造地导致河口径流场变化致使泥沙淤积加剧、海岸侵蚀加剧也对岸线变迁造成了影响。
- 邓成坚杨舒铎
-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环境地质
-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泥质海岸线变迁监测与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泥质海岸线变迁监测与分析方法,先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海岸区域的初始遥感影像;根据遥感影像构建水体指数,从而得到水体指数影像;接着确定目标分割阈值对水体指数影像进行划分后得到水体指数...
- 田壮才杨爽李东旭程杰单星星杨海燕张明伟
- 几内亚湾南部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与海岸线变迁的时空响应特征被引量:1
- 2023年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海岸带生态日趋恶化.以热带地区的赤道几内亚里奥坎波至加蓬洛佩斯角海岸带为研究区域,使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影像,对海岸线和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并对海岸线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海岸线在长度和空间上都有变化;2)在1 km×1 km尺度下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处于低值,中高值区域主要集中于赤道几内亚境内的巴塔地区、加蓬境内的利伯维尔及让蒂尔港地区的沿海地带;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后得知,加蓬境内至洛佩斯角的海岸带利用程度大于赤道几内亚部分,赤道几内亚部分处于海岸带开发初期.综上,研究区内人地矛盾并不突出,但城市发展区域过分局限于海岸地带,不利于未来可持续发展.
- 章晓炜吴涛解雪峰张建珍迟永刚查培培
- 关键词:海岸线变迁土地利用
- 1986年以来珠海市海岛海岸线变迁特征与驱动因素
- 2023年
- 选取珠海市1986-2021年7个年份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使用MNDWI结合人工目视解译提取其瞬时水边线,对珠海市海岛各时段的岸线长度变化以及海岛面积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综合LCI与ACI将海岛分为岸线变化轻微海岛和岸线变化显著海岛,借助DSAS和多源数据探讨影响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35年珠海市各海岛岸线长度变化分异明显,各海岛面积变化趋势不一。2)岸线变化显著海岛在近3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其各时段LCI在1.1~2.2区间,ACI在1.1~3.3区间;岸线变化轻微海岛由于海岛自然条件决定的开发劣势以及海岛保护政策,海岛开发程度较低,各时段LCI与ACI均在0.9~1.1区间。3)人类活动是影响海岛岸线变化直接驱动因素,具体表现形式为连岛工程、填海造陆、新建码头等。岸线变化的间接驱动因素宏观上为海岛开发是珠海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抓手,产业发展带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岸线变化,微观上则是相关海岛具备开发相关产业的潜力或含有亟需保护的珍稀生态种群,其带来的填海连岛等工程措施或城市规划政策影响了海岛岸线变化。
- 王江波吴宇凡苟爱萍
- 关键词:岸线变迁
- 1989-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海岸线变迁及土地利用变化被引量:4
- 2023年
- 利用1989-2021年7期Landsat TM/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使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Canny边缘检测算法、遥感解译分类方法等,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7期海岸线信息的提取,并从海岸线长度、变化强度、岸线多样性、海岸带陆域面积变化以及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1989-2021年大湾区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岸线变化强度具有阶段性,2004年以前岸线增长缓慢,之后岸线增长较快,2004-2009年为岸线增长高峰期;(2)研究时期内,大湾区各个区域内的岸线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珠海、香港地区、深圳、澳门地区岸线变化最强烈,其他地区相对稳定;(3)研究区内岸线类型变化明显,人工岸线逐渐取代自然岸线成为海岸线的主体,人工岸线增长达651.17 km,增幅较高,自然岸线减少407.89 km;(4)大湾区围海造地面积显著增加,增长速率较快,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由林地、草地、水域等大幅度转向为建设用地、养殖用地;(5)围海养殖、港口码头和填海造地等人为活动是大湾区海岸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条件、人为活动是岸线演变的重要驱动力。
- 尹楠楠汤军杨元维高贤军宋树华胡谦
- 关键词:水体指数岸线变迁遥感解译
相关作者
- 马毅

- 作品数:243被引量:1,19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遥感 海岸带 遥感监测 水深 海岸线
- 张杰

- 作品数:353被引量:1,71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遥感 SAR 海岸带 赤潮 遥感监测
- 徐时强

-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海岸线变迁 古环境演变 新石器遗址 新石器 古环境
- 李朦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海岸线变迁 海岸线 大断面隧道 冲淤 CD工法
- 李晓敏

- 作品数:38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遥感监测 遥感 海岸带 遥感技术 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