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5篇“ 海洛因滥用者“的相关文章
- 超声在海洛因滥用者下肢静脉和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 第一部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静脉注射海洛因人员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诊断价值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静脉注射海洛因人员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在安徽省宣城市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具有2年或以上...
- 徐菁菁
- 关键词:静脉注射海洛因下肢静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心肌收缩功能
- 文献传递
- 广西、福建、海南三省海洛因滥用者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了解广西、福建、海南三省海洛因滥用者人口学资料和毒品滥用情况.
方法:在广西、福建、海南三省六市(南宁,桂林,福州,厦门,海口,三亚)选取693名海洛因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药物滥用情况等信...
- 顾悦张锐敏
- 关键词:海洛因滥用者流行病学
- 海洛因滥用者的社会认知损伤——基于对共情、心理理论和社会知觉的测量
- 药物滥用危害滥用者的身体、精神健康,导致严重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常见滥用药物中尤以海洛因的危害性最高,表现为用药人数最多,戒除最困难,且身体伤害最大,与犯罪行为高度相关。社会适应不良是长期滥用海洛因的主要症状...
- 王烜
- 关键词:海洛因药物滥用心理理论社会知觉
- 文献传递
- 新型毒品与海洛因滥用者MMPI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型毒品滥用者和海洛因滥用者人格特点。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对183例海洛因滥用者和149例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测试,将结果分别与中国常模进行对照,以及两组间进行对照。结果:在男性组中,与中国常模比较,新型毒品滥用者和海洛因滥用者临床量表分别在Hs、D、Hy、Pd、Pa、Sc、Ma和Hs、D、Hy、Pd、Mf、Pa、Ma、Si有明显差异。新型毒品与海洛因滥用者比较,在Hs、D、Pa、Sc、Ma、Si有明显差异。在女性组中,与中国常模比较,新型毒品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临床量表分别在Mf、Pa、Sc、Hy、Pd、Ma、Si和Hs、D、Hy、Pd、Mf、Pa、Ma、Si有明显差异。新型毒品与海洛因滥用者比较在D、Hy、Sc、Ma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存在着严重的人格问题,新型毒品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心理问题有所不同,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心理干预与指导。
- 张宇朋李洁璇吴波孙吉玉
- 关键词:海洛因滥用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女性海洛因滥用者行为认知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女性海洛因滥用者的行为控制内隐认知特性,为其物质滥用行为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对研究组的277名女性海洛因滥用者和对照组的117名正常女性,使用成人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ANSIE)、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内隐联系测验(SC-IAT)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主观规范中知觉到吸毒行为的社会压力水平不同(P<0.05);研究组心理内-外控制源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吸毒行为的认知内隐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女性海洛因滥用者行为控制认知具有外控型特性,其潜意识中对吸毒行为持中性偏肯定态度,而与正常女性相比多处于对吸毒行为较为宽容的人际环境中。
- 朱麒臻杜莹映郭丽
- 关键词:心理控制源内隐态度女性海洛因滥用计划行为理论
- 萃取方式对海洛因滥用者毛发中代谢物分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液相萃取和固相萃取对毛发中海洛因毒品代谢物分析的影响。方法对海洛因吸食者毛发和空白添加标准品毛发经甲醇超声后的提取液分别进行液相萃取、固相萃取,然后进行衍生化和GC/MS-SIM检测。结果利用固相萃取法对添加6-单乙酰吗啡的毛发进行萃取和测试,6-单乙酰吗啡的回收率为3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而液相萃取回收率为5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结论固相萃取较之液液萃取,有更好的重复性,更少的杂质干扰和有机溶剂消耗等优势,但甲醇超声液需要挥干后才能进行固相萃取,而且6-单乙酰吗啡的水解率高。
- 孟品佳国菲王燕燕
-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毛发分析固相萃取
- 尿液LC-MS/MS药物杂质分析甄别海洛因滥用者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杂质成分建立甄别海洛因滥用者的LC-MS/MS定性方法。方法:健康志愿者24人,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服用复方甘草片组、服用可愈糖浆组和服用添加罂粟壳作料火锅食物组,服用后分别于0.5h,1.0h,1.5h,2.0h,2.5h,3.0h,3.5h,4.0h,6….0h46.0h,48.0h留取尿液,进行LC-MS/MS分析。结果:愈创木酚甘油醚是否可以作为甄别海洛因滥用者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服用复方甘草片组尿液中可检出甘草次酸,其余未检出。结论:通过尿液中甘草次酸的检测,获得了甄别海洛因滥用者与服用药物者的较为可靠的方法。
- 闫志伟丁新生
-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尿液海洛因LC-MS/MS
- 尿液LC-MS/MS检测方法快速甄别海洛因滥用者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獉獉:建立快速甄别海洛因滥用者的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法(LC-MS/MS)定性方法。方法獉獉:采用LC-MS/MS检测两个试验组即服用复方甘草片组和服用可愈糖浆后于不同时间点留取的尿样及162例海洛因滥用者的尿样,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獉獉:两个试验组尿液中均检测出吗啡、可待因、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M3G)和6-葡萄糖醛酸可待因(C6G)等吗啡类药物成分,且约在0.5-3 h浓度达到高峰,但是尿液中总吗啡和总可待因比值(Mor/Cod)是不同的。服用复方甘草片组尿液总吗啡/总可待因峰面积比值(Mor/Cod):1.61±s 0.67≤Mor/Cod<3.07±s 1.85;服用可愈糖浆组0.09±s 0.07≤Mor/Cod<0.24±s 0.12;海洛因滥用者尿液中有的可测出6-MAM,有的还可检测出海洛因或乙酰可待因原形物质,162例尿样中9例尿样Mor/Cod比值小于1且9例均检测出6-MAM外,其余均大于1。结论獉獉:本方法用于快速甄别海洛因滥用与阿片类药物使用,是相对可行的。
- 闫志伟王刚冯珣张大明
- 关键词:法医毒物分析尿液海洛因LC-MS
- 深圳市海洛因滥用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海洛因滥用者的人口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深圳市收集到的3561例海洛因滥用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洛因滥用者以男性、中青年、低文化水平、无业和未婚者居多,初始吸毒年龄为26.8 a±s 6.9 a;滥用的方式主要为烫吸(66.1%),其次为静脉注射(35.2%);海洛因滥用者曾经合并滥用的精神活性药物主要为甲基苯丙胺(3.7%);药物滥用原因中满足好奇感所占比例为49.9%,滥用场所中以无固定地点占较大比例(54.6%),药物获得途径中娱乐场所提供所占比例最大(42.5%)。结论:针对海洛因滥用者的人口及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
- 刘小瑜王倩
- 关键词:海洛因药物滥用流行病学特征
- 海洛因滥用者复吸情况的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从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滥用行为特征、特别是复吸原因等多方面分析我国海洛因滥用者的复吸情况,以提高戒毒的成功率。方法:检索1995年~2008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海洛因滥用者复吸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洛因复吸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人口学特征和药物滥用行为特征,复吸者中男性占74.43%,年龄分布在21~40岁的占74.28%,初中以下占76.24%,未婚则有53.85%,无业和个体经营者占73.89%。海洛因依赖者完全脱毒十分艰难,复吸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结论:必须充分了解我国海洛因依赖者复吸情况,加强对毒品流行的预防和控制。坚持多元视角对戒毒问题进行研究,寻求有效的预防复吸的方案,并且重视戒毒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提高戒毒率。
- 陆叶高菁菁倪敏
- 关键词:海洛因复吸心理依赖
相关作者
- 王艳芬

- 作品数:14被引量:9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公安局
- 研究主题:海洛因滥用者 海洛因滥用 静脉注射 冰毒 摇头丸
- 蔡志基

- 作品数:158被引量:1,0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药物滥用 药物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镇痛效果 盐酸丁丙诺啡
- 王燕燕

- 作品数:45被引量:1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公安局
- 研究主题:毒品 唾液 毛发分析 苯丙胺类毒品 毛发
- 孟品佳

- 作品数:119被引量:4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研究主题:苯丙胺类毒品 毒品 毛发 唾液 毛细管电泳
- 李密

- 作品数:49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 海洛因成瘾者 药物滥用者 滥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