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海阳秧歌“的相关文章
- 浅析海阳秧歌——以舞蹈作品《溯跃》为例
- 2025年
- 海阳秧歌是北方的四大派秧歌之一,其历史悠久、阵容庞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海阳秧歌在保留原始风格的同时融入了不同时代的中心思想,既保留了海阳秧歌表演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又体现了现代美感。文章首先论述了海阳秧歌的发展历程、艺术形式和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舞蹈作品《溯跃》呈现出的海阳秧歌特点,再次论述了从舞蹈作品《溯跃》看海阳秧歌的当代思考,最后探讨了舞蹈作品《溯跃》对海阳秧歌未来发展的启示,以期增强人们对海阳秧歌的认识,为海阳秧歌的文化研究及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栗天
- 关键词:海阳秧歌舞蹈作品艺术
- 山东海阳秧歌艺术特性探究
- 2024年
- 海阳秧歌因流传于山东海阳及周边地区而得名,是山东省如今最为出名的三大秧歌之一。海阳县邻近黄海,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表演风格可用豪放、古朴这两个词来形容,其中以海阳秧歌最具民众基础。海阳秧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仅有道具舞蹈,还有民间小戏,其中的角色大多为大夫、花鼓、货郎等,载歌载舞,表演形式非常灵活,常用的道具有伞、鼓等多种,但又不同于常规用法,以大夫的伞为例,需要与拂尘相配合,快节奏可给予观者以力量美,慢节奏可给予观者以造型美,或洒脱奔放,或气势恢宏,在节奏与气息方面别具一格。
- 杨起帆
- 关键词:艺术特性表演风格
- 海阳秧歌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研究
- 海阳秧歌主要流行于烟台市下辖的海阳市周边地区,距今约有600多年历史。海阳秧歌植根于民间土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间风俗交相呼应,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在当地又被称为“唱秧歌”“扭秧歌”“跑秧歌”...
- 王钰涵
- 关键词:海阳秧歌历史演变演出活动艺术特征
- “力”在构成海阳秧歌风格性中的价值研究
- 海阳秧歌从传统走到当今,经历了历史的更迭。伴随着时代发展,审美也在不断变化,海阳秧歌一路走来,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传统的审美视角等,这些是非常珍贵的。因而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这...
- 邹宇睿
- 关键词:海阳秧歌发力
- 海阳秧歌人物个性组合在课堂中的训练价值探析
- 海阳秧歌人物个性组合的训练,是属于汉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高级阶段,它用海阳秧歌独有的形象风格与表达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山东民间舞文化渊源的同时,逐渐学会如何塑造形象,并通过自己的肢体表达出来,为步入剧...
- 刘美均
- 关键词:海阳秧歌
- 山东海阳秧歌在民间舞课堂中的训练价值探析
- 2024年
- 海阳秧歌是流行于山东省海阳市周边的乳山、莱阳、栖霞一带的汉族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齐鲁文化气息,涵盖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也是北方四大秧歌之一。从艺术层面分析,海阳秧歌隶属汉族民间舞蹈艺术,因此可以将其应用到民间舞课堂教育之中,将海阳秧歌的艺术形态、表演风俗和文化特征呈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规范学生舞蹈动作,树立学生文化自信,通过教学应用的途径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将探析山东海阳秧歌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训练价值,以期能够通过本研究对山东海阳秧歌的浅显认知激发广大舞蹈教师对民间舞教学的创新意识,提高民间舞课堂教学效率,传承发展山东海阳秧歌,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山东海阳秧歌,走进山东海阳秧歌的民俗民风之中。
- 赵羽
- 关键词:民间舞课堂教学
- 美育视角下海阳秧歌融入中小学舞蹈课堂的价值研究
- 2024年
- 海阳秧歌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动作特征,是山东地区中小学美育课堂的优质教学资源。海阳秧歌具有多学科融合、多样化角色以及多功能复合的特点,在中小学范围内开展海阳秧歌学习活动与中小学美育中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等目标高度契合,能够迎合广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动校园文化风气建设。文章首先对海阳秧歌的文化背景、表演形式、动作特征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海阳秧歌与中小学美育目标的契合性,最后论述了海阳秧歌进入中小学舞蹈课堂的美育价值,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 曹晴
- 关键词:海阳秧歌中小学美育美育价值
- 以拉班动作分析理论探析海阳秧歌的动态特征与教学意义
- 2024年
- 拉班动作分析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动作分析理论,在中国舞蹈教育教学领域拥有30余年的研究历史,已具有成熟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国际上也有许多高校已经将其作为舞蹈训练的基础理论来指导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文章运用拉班动作分析理论,通过分析海阳秧歌的发力特征、重心移动、空间运用与运动规律等,深入挖掘海阳秧歌蕴含的身体训练价值和人文精神风貌,进而阐述其独特的动态特征以及教学意义。
- 袁铷
- 关键词:海阳秧歌教学意义
- 山东地方高校海阳秧歌传承基地建设构想研究--以泰山学院为例
- 2024年
- 海阳秧歌是广泛流传于海阳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来针对其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地方高校对海阳秧歌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因而,地方高校也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建设海阳秧歌传承基地,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尤其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海阳秧歌传承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以师为本、课程为基、学用结合、成果导向的原则,着力构建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体系。
- 张冉
- 关键词:教学改革文化传承
- 汉族民间舞表演中角色性格化的实践研究--以山东海阳秧歌为例
- 在舞蹈表演中,演员能够自如地通过身体去处理角色行为、动作、情感等因素来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舞台形象呈现的同时需要演员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和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角色,在突出角色性格的过程去强调性格化表演,从而引导演员在舞台环...
- 陈思燕
- 关键词:舞蹈表演
相关作者
- 邓杰

-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胶州秧歌 民间舞教学 海阳秧歌 舞蹈 舞蹈专业
- 孙晓林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海阳秧歌 鼓子秧歌 课堂
- 赵然

- 作品数:11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项目式学习 常态化实施 历史课程 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
- 张哲

- 作品数:42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舞蹈 舞蹈教学 舞蹈教育 舞蹈艺术 鼓子秧歌
- 王琳

- 作品数:22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健康体适能 静态平衡能力 身体活动 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