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3篇“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相关文章
- S100蛋白和CD4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基底细胞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S100蛋白和簇分化抗原(CD)43免疫组化标记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和基底细胞腺瘤(B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21例ACC和8例BCA患者病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行S100蛋白和CD43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S100蛋白标记显示所有ACC病例均未见S100蛋白阳性的梭形细胞间质(0.0%),BCA可见S100蛋白强阳性的梭形细胞间质(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3标记显示ACC肿瘤细胞CD43阳性表达率为71.4%,而BCA肿瘤细胞CD43阳性表达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S100蛋白和CD43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涎腺ACC和BCA的鉴别诊断。
- 鲁华东姜秋利张福汉许建芳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涎腺肿瘤S100蛋白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CNP、TGF-β1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PC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58例SACC患者,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采集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送检,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两种组织内PCNP、TGF-β1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PCNP、TGF-β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神经侵犯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内PCNP、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P阳性、TGF-β1阳性患者肿瘤大小≥3 cm、神经侵犯占比高于PCNP阴性、TGF-β1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P阳性、TGF-β1阳性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情况与PCNP阴性、TGF-β1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P、TGF-β1在SACC组织内表达较高,与肿瘤大小、神经侵犯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黄菊芳张玉杰李蓓单林霞张璐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转化生长因子Β1病理特征
- 涎腺腺样囊性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涎腺腺样囊性癌(ACC)是好发生于头颈部及乳腺等部位的涎腺型恶性肿瘤, 易侵袭周围神经, 切除后容易局部复发和无痛性远处转移。ACC的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为主, 晚期患者通常无法治愈, 至今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对常规治疗不敏感或抵抗的涎腺ACC患者显示出较好疗效, 文章总结涎腺AC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为涎腺ACC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 黄凯泽任一雄陈文革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科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病例资料38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SACC好发生于腭部、口底等部位,平均年龄为56.7岁,易转移至肺部、骨组织及肝脏等部位,其中T_(3)和T_(4)分期的患者有17例(44.7%),22例(57.9%)有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17例(44.7%)侵犯淋巴结,术后复发13例(34.2%),PNI与术后复发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淋巴结侵犯与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手术切缘阳性和术后复发对预后生存率相关(P<0.05),5年生存率为73.7%。结论SACC是一种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SACC手术切缘阳性、术后复发与预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侵犯与预后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
- 田绣云周美云韩瑞李婕罗彬陈鑫如徐锦程
-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预后复发神经侵袭
-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7例SACC中PD-L2的表达,免疫组化双染法检测PD-L2和CD68/CD163共表达情况,并分析PD-L2、CD68、CD163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CC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TIIC)中PD-L2的阳性率分别为17.9%(12/67)、53.7%(36/67)。肿瘤细胞以及TIIC的PD-L2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两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D-L2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细胞以及TIIC中PD-L2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发病部位、主要结构、临床分期、神经侵犯以及脉管癌栓无关(P均>0.05)。免疫组化双染结果显示,部分TIIC PD-L2阳性细胞表达CD68和CD163;CD68在TIIC PD-L2阴性组与阳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8791);CD163在TIIC PD-L2阳性组中的表达高于TIIC PD-L2阴性组(P=0.005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细胞PD-L2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关(P=0.4918);TIIC PD-L2阳性患者的OS较阴性患者缩短(P=0.0101);CD68表达与患者OS无关(P=0.0579);而CD163强阳性患者的OS较弱阳性患者缩短(P=0.0291)。TIIC PD-L2阴性+CD68强阳性的SACC患者预后较好(P=0.0393);TIIC PD-L2阳性+CD163强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40)。结论SACC肿瘤细胞以及TIIC PD-L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IIC PD-L2阳性患者的OS较阴性患者缩短。TIIC PD-L2阴性+CD68强阳性的SACC患者预后较好;TIIC PD-L2阳性+CD163强阳性的患者预后最差;这些结果可为SACC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 张邢松沈蓉缪小兵
-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PD-L2
- 张爱琴论治涎腺腺样囊性癌经验及验案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病死率非常高的上皮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辅助术后放疗,其恶性生物学特点导致手术切除时难以获得明确的边界,术后常出现远处转移,放疗亦带来许多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预后较差。张爱琴基于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气机失调,病理因素是痰凝、血瘀、癌毒。其在该病的诊疗过程中,主张用药平和,善用气药,强调益气健脾、调气和胃、补气养阴,以达到“健脾固本,调和气机”之效,并针对其易复发转移的特点适时祛邪,同时重视身心同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 马冠君陈卓钱祥张爱琴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从气论治扶正祛邪
- Hsa_circ_0008621调控涎腺腺样囊性癌EMT的机制性研究
-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较为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以腮腺和硬腭部多见,由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神经侵袭,常伴有预后不良,SACC转移的机制尚不完...
- 张静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侵袭
- 肿瘤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目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是发生于唾液腺的恶性肿瘤,可致唾液产生明显减少,而唾液的分泌紊乱可能改变口腔黏膜微环境进而导致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肿瘤相关血管内皮细胞(Tumor-associated vascular endoth...
- 刘俊江吴芳龙高庆红周红梅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
- 西妥昔单抗在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机制研究
- 目的: SACC是一种发生于涎腺的恶性肿瘤,常发生PNI和远处转移。但PNI中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探索SACC患者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PNI相关分子的表达,且同正常涎腺组织相比其表达情况如何;SACC-83细胞...
- 黄凯泽
-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西妥昔单抗肿瘤组织
- 乙酰肝素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嗜神经侵袭和远处转移两大特殊生物学特征,导致其治疗难度大及预后不良。乙酰肝素酶(HPSE)与细胞外基质(ECM)及基底膜(BM)相互作用,并参与SACC细胞的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HPSE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因果关系可为SACC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龙琴(综述)吴发印夏鹏(审校)
-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涎腺腺样囊性癌
相关作者
- 孙长伏

- 作品数:295被引量:4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涎腺腺样囊性癌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游离皮瓣 头颈鳞癌 股前外侧皮瓣
- 俞光岩

- 作品数:585被引量:2,674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颌下腺 唾液腺 涎腺肿瘤 涎腺腺样囊性癌 腮腺
- 何荣根

- 作品数:126被引量:29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腺样囊性癌 涎腺腺样囊性癌 涎腺肿瘤 DNL 口腔鳞癌
- 孙沫逸

- 作品数:151被引量:519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侵袭 涎腺腺样囊性癌 平阳霉素 肌上皮细胞
- 周晓健

- 作品数:190被引量:4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口腔鳞癌 涎腺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TCA8113 舌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