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1篇“ 淋巴瘤组织“的相关文章
一种无需获取淋巴瘤组织样本检测ctDNA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获取淋巴瘤组织样本检测ctDNA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一、收集血液样本;二、构建杂交文库;三、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述血液样本来源于外周血。本发明基于二代测序技术,无需获取肿...
柯中和赵维莅王黎王晨阳俞浩施晴王鹏张晓萌顾林昊辛贝贝熊慧
乳腺癌和淋巴瘤组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中理想酶消化时间
2025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淋巴瘤组织同厚度切片中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的理想酶消化时间,进而缩短每次实验中酶消化的整体时间,提高FISH检测的工作效率。方法采用梯度酶消化的方法,寻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淋巴瘤组织FISH检测的理想酶消化时间,总结理想酶消化结果的判读方法,并通过大样本量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本实验室3μm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3μm厚淋巴瘤石蜡包埋切片的理想酶消化时间分别为6~12 min和9~17 min,以中位理想酶消化时间为基线,会有2~5 min上下浮动。结论理想酶消化时间的探索,为实验室同一类组织同种切片厚度的人工FISH检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FISH的自动化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洪兰杨聪颖张春芳刘华陈昊刘毅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包埋切片荧光原位杂交淋巴瘤自动化检测乳腺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Caspase-3、c-Myc表达的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骨髓细胞病毒癌基因(c-Myc)的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DLBCL患者作为DLBCL组,另选取同期96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HL)患者作为RHL组。比较两组术前组织中Caspase-3、c-Myc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组织中Caspase-3和c-Myc表达的相关性;根据1年后随访结果,比较生存患者与病死患者组织中Caspase-3和C-Myc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LBCL组组织中Caspase-3、c-Myc阳性表达率低于RHL组(P<0.05)。不同病理参数患者的Caspase-3比较:Ann Arbor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non-GCB型低于GCB型,IPI评分0~2分患者高于3~4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阳性表达率比较:IPI评分0~2分患者高于3~4分患者,结内低于结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织中Caspase-3表达与病理分类呈正相关(P<0.05),与Ann Arbor分期、IPI分数呈负相关(P<0.05);c-Myc表达与IPI评分、原发部位呈负相关(P<0.05)。生存患者组织中Caspase-3和c-Myc阳性表达率低于病死患者(P<0.05)。联合检测Caspase-3和c-Myc的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DLBCL组织中Caspase-3、c-Myc的表达与DLBCL的疾病进程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杨帅陈芙蓉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预后
锌指蛋白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382(ZNF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7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活检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另取洛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n vision二步法检测DLB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ZNF382表达,比较DLB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ZNF382表达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ZNF382表达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肿原发部位、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Hans分型、B症状、骨髓浸润、巨大包块、美国东部肿协作组(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乳酸脱氢酶(LDH)、Ki67、化学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DLBCL组织中ZNF38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Z=-5.056,P<0.01)。ZNF38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IPI评分、Ann Arbor分期、Hans分型、B症状、骨髓浸润、巨大包块相关(P<0.05);ZNF38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ECOG评分、β2-MG、血清LDH、Ki67、化学治疗方案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无关(P>0.05)。57例DLBCL患者中治疗有效者36例(63.20%),无效者21例(36.80%);治疗有效患者肿组织中ZNF3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无效患者(Z=-2.895,P<0.05)。ZNF382高表达组DLBCL患者2 a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ZNF382低表达组(χ^(2)=17.955,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淋巴结内原发、有B症状、有骨髓浸润、有巨大包块、IPI评分≥3分、β2-MG升高、Ki67>70%、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淋巴癌、Ann Arbor分期Ⅲ~Ⅳ期、ZNF382低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内原发、A
刘思哲安万花郭淑利王慧睿肖蓬莉王万里王双琳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
一种淋巴瘤组织学分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属于病理学分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巴瘤组织学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淋巴瘤病理切片图像中筛选富含诊断信息的多个感兴趣区域;将感兴趣区域输入至训练合格的Hover‑NET核分割模型中,输出细胞分隔图像;细胞分隔...
李文生 李辰 常晨 王翔宇 陈卓 马钰
基于淋巴瘤组织检测用试管震荡结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淋巴瘤组织检测用试管震荡结构,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震荡机构,所述震荡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L型块,所述L型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转环的内部粘接连接有防滑套,所述安装槽的内...
吴涛
重复利用淋巴瘤组织切片行荧光原位杂交的可行性分析
2024年
淋巴瘤的分类非常复杂,形态多样,鉴别诊断有时非常困难,需借助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来进行分析。FISH检测在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广泛使用^([1-3])。目前淋巴瘤石蜡组织较多来源于门诊小手术样本、B超引导下的粗针穿刺组织样本、胸腔镜和腹腔镜样本等,共同的缺点是组织较小,标本量少,且病变细胞不明确,组织易受挤压,形态欠佳,前期形态学检测项目多,所剩样本有时不足以进行相关FISH检测。
吕丽霞陈敏罗添友刘晓羽杜天海杨洁亮彭恒
关键词:淋巴瘤荧光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
滤泡淋巴瘤组织学转化的病理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2024年
滤泡淋巴瘤(FL)是一种来源于B细胞的惰性淋巴瘤,大多数FL患者预后较好,缓解率高,总生存期长。然而每年约2%~3%的FL患者在治疗或等待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组织学转化,转变为侵袭性淋巴瘤。转化后的FL异质性大,预后差,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bcl-2突变、myc突变、组蛋白修饰基因突变、CDKN2A/B缺失等基因突变及肿微环境失衡等因素,目前尚无标准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其转化及预后。文章对FL组织学转化的病理特点、基因突变、肿微环境进行综述。
卓俊宏卢文艺朱尊民
关键词:遗传学生物标志物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位置、肿直径和血脂水平。分别选取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和正常腮腺的组织标本各5例,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GAT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3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1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62.08±10.61)岁;男性92例(82.9%);有吸烟史者79例(71.2%),吸烟时间8~50年;单侧发病者103例(92.8%);肿位于腮腺尾部者62例(55.9%);肿直径为0.5~6.2 cm,平均直径为(2.998±1.083) cm,肿直径为2.0~4.0 cm者76例(68.5%)。RT-qPCR、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表达显著高于多形性腺和正常腮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病变位于腮腺后下极居多,肿直径多为2.0~4.0 cm。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腺体组织,提示DGAT1高表达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乔雪白杨张美丽闫茹茜窦林波张彦聪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血脂异常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探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LBCL患者76例(纳入DLBCL组)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L)患者70例(纳入RHL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所有患者淋巴组织中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的表达水平与DLBCL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iR-193a-3p及miR-146b-5p在DLBCL组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RHL组(P<0.05),二者的表达水平与Ann-Arbo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有关。miR-193a-3p、miR-146b-5p的表达水平与DLBCL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随着miR-193a-3p、miR-146b-5p表达水平的降低,DLBCL临床分期越高(P<0.05)。淋巴组织中miR-193a-3p、miR-146b-5p表达下调是DLBCL临床高分期的危险因子(OR>1,P<0.05)。结论:DLBCL组织中miR-193a-3p、miR-146b-5p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参与了DLBCL的发生、发展,二者的表达水平与DLBCL的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DLBCL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依据。
贾光明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抑癌基因

相关作者

刘文励
作品数:543被引量:1,853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川芎嗪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小鼠骨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夏瑞祥
作品数:209被引量:780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杨磊
作品数:111被引量:38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烧伤 大肠癌 创面愈合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烧伤后
魏永强
作品数:111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白血病
李红玲
作品数:101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表达及临床意义 胃癌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