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8篇“ 淡水湖“的相关文章
- 陆相断陷淡水湖盆页岩油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以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为例
- 2025年
-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核三段页岩油获得峰值日产5.21~19.17 t工业油流,研究页岩油富集对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测井、薄片、扫描电镜、生排烃模拟和激光共聚焦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南襄盆地淡水湖相页岩油的形成条件、赋存特征、富集条件和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主要发育在核三段晚期至核二段,最大累计厚度可达1400 m。页岩层有机质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18%~1.58%,平均值为0.84%,游离烃含量(S1)介于0.15~1.23 mg/g,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0.5%~1.0%,处于中等热演化程度。岩相主要为纹层状-层状混合质页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和纹层状云灰质页岩3种类型。以纹层混合质页岩为主,页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基质孔隙和裂缝。基质孔隙主要为黏土矿物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同时发育少量有机质孔隙。页岩基质孔隙度介于0.2%~5.4%,平均值为3.1%,具有储集性中等可动性、可压性好的特点。采用容积法计算总资源量达2.01×10^(8) t。确定有利区勘探面积72.1 km²。
- 王良军李连生朱颜李艳然
- 关键词:页岩油南阳凹陷南襄盆地
- 陆相淡水湖盆细粒沉积成因机制及页岩油储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 2025年
-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勘探实践进展,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地球化学等资料,以及水槽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古环境、岩相组合和分布、沉积成因及页岩油储集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长73亚段沉积期研究区古环境整体表现为温暖湿润、梅雨事件频发、水体深度较大的淡水湖盆特征,古地貌呈现西南陡、东北缓的不对称型,可进一步细分为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等微古地貌单元。②长73亚段发育一套极细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凝灰岩等细粒沉积,垂向多呈薄互层—纹层组合分布,砂岩粒径大多小于62.5μm,单层厚度为0.05~0.64 m,含完整植物碎片,发育波状层理、逆粒序-正粒序组合、爬升沙纹层理等沉积构造,揭示异重流沉积成因。③环形水槽模拟实验再现了异重流搬运过程及沉积特征,主要表现为初期的密度流速差造成头部较厚且粒径较大,上部较薄且粒径偏小的特征;中期滑水作用促使流体头部抬升并向前快速搬运,由此产生的多个“新前端”促使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细粒砂岩向湖盆中部长距离搬运。④明确了盆地西南部细粒砂质岩以异重流成因为主,指出频繁发育的洪水事件、西南部陡坡地形是异重流发育的主控因素。⑤长73亚段砂岩、泥页岩发育微纳米孔喉系统,不同岩性均含油,但可动油含量差异大,砂岩中可动油含量最大。⑥明确了长73亚段多期异重流砂岩与泥页岩形成的细粒沉积复合体具有“整体含油、差异储集”特征,低TOC泥岩与粉砂岩组合为目前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 刘显阳刘江艳王秀娟王秀娟吕奇奇杨智吕奇奇杨智张岩
- 关键词:异重流储集特征三叠系延长组页岩油
- 一种基于淡水湖的渔业资源监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淡水湖的渔业资源监测系统,包括安装环,安装环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侧顶部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内筒,螺纹内筒的内侧嵌入有水样管,连接端的外侧套接有倒锥底座,倒锥底座的内侧安装有进水管,进水软管的...
- 朱书礼李捷李跃飞武智陈蔚涛杨计平
- 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水质遥感反演及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湖泊作为干旱区重要的水源载体,旱区湖泊的水质变化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水分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以我国内陆淡水湖泊博斯腾湖为研究区,对2001—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辐射定标等预处理;利用改进的归一化指数法提取水体分析其面积变化趋势,并结合实测矿化度浓度及叶绿素a浓度数据,利用经验方法对比分析波段及波段组合反射率与矿化度浓度以及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并筛选出相关性最好的波段建立模型。以B5、B3/B4、B3+B4的波段组合构建矿化度浓度反演模型,以B2、B3、B2×B3的波段组合构建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最后利用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对遴选出的2个反演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湖区面积变化呈2001—2013年逐渐缩小、2013年后逐渐回升两阶段趋势。(2)博斯腾湖矿化度浓度空间分布具有湖中心浓度高,湖周边浓度低的特点;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与矿化度浓度分布相反。(3)长时间序列下的博斯腾湖区矿化度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在年尺度上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矿化度浓度最大值为2013年的1023.8 mg·L^(-1),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为2015的5.04μg·L^(-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博斯腾湖的水质监控及其治理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时空覆盖、指标列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合、反演精度和模型泛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 吕娜郭梦京赵馨刘可乐黄宇佳
- 关键词:叶绿素A矿化度遥感反演
-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淡水湖泊围网养殖区遥感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面向对象的淡水湖泊围网养殖区遥感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存在规模化围网养殖区湖泊的卫星遥感影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波段数据进行降维,然后进行图像分割和合并;根据湖泊范围的地物类型进行样本分类,分类后每个地...
- 詹雅婷 王鹏苏一鸣朱叶飞崔艳梅李胤 屈帅 戎欣
- 高海拔淡水湖泊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宁武天池高山湖泊群为例
- 2024年
-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天池高山湖泊群是我国北方罕见的高海拔湖泊群,具有独特的地质和自然资源特性。近年来,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扰动,宁武天池湖泊群水量减少,甚至有逐渐干涸趋于沼泽化的现象,使得其植物种群结构发生退化。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海拔湖泊群流域生态基底特征和资源环境条件,以生态保护和自然恢复为前提,针对宁武天池湖泊群提出综合性的修复技术措施,从保护湖区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为我国高山湖泊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 白钰程靓刘倩
- 关键词:汾河流域生态修复
- 一种基于淡水湖的渔业资源监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淡水湖的渔业资源监测系统,包括安装环,安装环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侧顶部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内筒,螺纹内筒的内侧嵌入有水样管,连接端的外侧套接有倒锥底座,倒锥底座的内侧安装有进水管,进水软管的...
- 朱书礼李捷李跃飞武智陈蔚涛杨计平
- 巴丹吉林沙漠淡水湖和盐湖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 沙漠湖泊是维持沙漠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环节,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湖泊沉积物既承载了水体中元素的沉降,又能为上层水体中的生命体提供营养物质。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解析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淡水湖和盐湖沉积...
- 徐林芳
-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淡水湖微生物群落
- 环洞庭湖四个淡水湖渔场底泥产几丁质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分布和产酶量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解淡水湖渔场底泥中产几丁质酶菌株的产酶量和分布情况,对环洞庭湖的4个淡水湖渔场的表层底泥样品进行了无菌采集。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点种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底泥样品中筛选分离到26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几丁质酶活在0.07~0.69 U/mL之间。对26株产几丁质酶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6株菌株都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且产几丁质酶细菌在4个淡水湖渔场表层底泥中的分布情况为安乐湖>东湖>北民湖>西湖。对产几丁质酶菌株的降解活力、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研究可为淡水湖渔场底泥中产几丁质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 唐白露刘佳王荣华夏虎旷琦颖姚思思李慧琳黄元浩陈中元
-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析
- 大型淡水湖泊(巢湖)初级生产力分布趋势分析
- 2023年
- 初级生产力是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环节,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对研究水生生态系统及其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环境特征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本文通过对巢湖湖区20个监测点位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研究,分析巢湖湖区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得出西半湖日产量、净生产量、呼吸作用量和P/R系数均高于东半湖,由此可知,西半湖的生物量高于东半湖。
- 张德浩
- 关键词:巢湖初级生产力
相关作者
- 吴丰昌

- 作品数:491被引量:3,409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质基准 腐殖酸 沉积物 富里酸 溶解有机质
- 李家乐

- 作品数:574被引量:2,778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三角帆蚌 草鱼 缢蛏 微卫星 生长性状
- 白志毅

- 作品数:163被引量:36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三角帆蚌 壳色 生长性状 外套膜 微卫星
- 林国芳

- 作品数:43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杀虫剂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态性研究
- 高光

- 作品数:182被引量:3,944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太湖 富营养化 磷 湖泊 浅水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