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篇“ 淮北煤田“的相关文章
- 槽波探测技术在淮北煤田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通过回顾近几年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在淮北煤田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从不同矿区、不同煤层总结淮北煤田槽波发育特征,详细分析淮北煤田发育的断层、冲刷带等其他地质异常体的槽波探测效果,并对各区域矿井槽波特征进行了总结,针对槽波探测应用效果,提出了提升槽波探测精度的方式。结果表明,淮北煤田5个矿区16个矿井56个工作面的槽波探测主要集中在3、8、10煤层中开展,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是断层、冲刷带等地质异常体,探测结果总体准确率可达78.2%;淮北煤田槽波发育特征从单炮记录来看,槽波发育最好的是闸河矿区矿井,涡阳矿区矿井次之,其他依次是临涣矿区和濉萧矿区矿井;槽波煤层越厚,Airy频率越小,淮北煤田槽波Airy频率集中在100~350 Hz;Airy速度在800~1050 m/s;开采的煤层与槽波单炮品质也存在一定关系,3、8煤层槽波发育最好,10煤层次之,6煤层槽波发育最差;淮北煤田各煤层顶底板大部分为泥岩或者砂质泥岩,与煤层速度、密度差异较大,有利于槽波的形成,但是复杂的地质构造对槽波的形成和传播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根据回采验证情况,槽波总体验证率较高,需从测量、采集、处理与综合解释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把控,进一步提升槽波探测精度,为矿井安全生产及透明化工作面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
- 吴国庆马彦龙
- 关键词:淮北煤田断层
- 淮北煤田稀缺炼焦用煤资源赋存特征与开发利用潜力
- 2025年
- 稀缺炼焦用煤是钢铁与化工行业基础保障能源,因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被认为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徽省淮北煤田作为国家首批设立的稀缺炼焦煤重点矿区之一,资源量丰富且煤质优良,是华东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炼焦煤资源产地。为系统认识研究区稀缺炼焦用煤赋存特征与开发利用潜力,利用以往钻孔资料与井下补充采样测试,通过煤岩分析、工业煤质指标测试、综合制图、资源评价等方法,揭示了本区稀缺炼焦煤赋存的时空差异特征、形成控制因素与资源潜力。结果表明:淮北煤田稀缺炼焦煤煤类发育齐全,洗选后的浮煤总体表现为特低-低水、特低-低灰、特低-低硫、特低-低固定碳、中高挥发分的煤质特点,并具有中-强黏结性和结焦性、低钾钠含量与较好机械强度和热强度的工艺性质。本区稀缺炼焦用煤受区域构造与煤层沉积展布控制,下石盒子组7、8煤层最为发育,煤田北部稀缺炼焦煤多呈零星状分布,煤田南部成连续带状分布,由西南向北东方向煤变质程度呈变高趋势。成煤期后燕山期不同方位断裂活动与岩浆耦合作用联合控制了稀缺炼焦煤的形成与时空展布。从清洁绿色开发角度将稀缺炼焦用煤划分为为低灰-特低硫煤、特低灰-低硫煤、低灰-低硫煤3个等级,空间上分别呈现集中式、广泛式、零星式分布特点。分类、分级、分区估算了-1 500 m以浅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量约有101.65亿t,占煤田总保有资源量的78.13%,资源潜力巨大。通过建立稀缺炼焦用煤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模糊评价法+“一票否决”因素,将各矿井、勘查区划分为有利、较有利、一般、不利4类开发区,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区提出了保护限制性开发、总量控制性开发、禁止性开发建议。
- 詹润张文永韩锋随峰堂顾佳一刘桂建刘桂建
- 关键词:淮北煤田赋存特征
- 淮北煤田中高阶煤储层物性表征及深部有利区预测研究
- 2025年
- 为定量表征淮北煤田中高阶煤储层物性特征,采用工业分析、显微煤岩组分定量、低温氮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对淮北煤田7个煤样的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淮北煤田煤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最大镜质体反射率变化较大,为0.59%~2.12%,可能受燕山期郯庐和太行山岩浆活动的共同影响。煤质具有中-高灰分、低-极低硫含量、低磷和中高热值的特点。从低阶煤到中阶煤,由于脱水作用较强,煤基质收缩,吸附孔隙和渗流孔隙体积减小,裂隙体积增大;从中阶煤到高阶煤,吸附孔具有明显的优势,表明其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强。预测淮北煤田宿县矿区的南坪深部和桃园祁南深部、彭桥深部、朱仙庄北部,临涣矿区的任楼赵集深部和许疃深部,濉萧矿区的萧西深部为该区煤层气勘探的较有利区。
- 侯海海Elizabeth Cruz Pérez陈泓圳胡博何倩黄乡琴
- 关键词:淮北煤田煤储层物性煤层气
- 淮北煤田临涣矿区煤的孔隙结构分析
- 2024年
- 为分析淮北煤田临涣矿区煤样的孔隙结构,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煤为研究对象,结合低温N2吸附实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煤的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讨论了孔隙结构参数与分形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的低温N2等温曲线与IUPAC分类的Ⅳ型接近,回滞环近似H3和H4型,主要为平板状和狭缝型孔隙。煤的孔容介于0.06~0.45 cm3/100g (平均值:0.15 cm3/100 g),比表面积介于0.19~2.25 m2/g (平均值:0.68 m2/g)。分形维数D1介于2.328~2.7122 (平均值:2.534),分形维数D2介于2.432~2.5933 (平均值:2.531),反映了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程度较高。由分形维数和孔容和比表面积的关系知:煤样分形维数D1与孔容与比表面积之间没有关系;分形维数D2与孔容和比表面积均存在弱正相关关系。
- 未子林魏强柳振宇赵孔雨夏胡斌
- 关键词:孔隙结构孔容比表面积分形维数淮北煤田
- 淮北煤田邹庄煤矿太灰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2024年
- 随着煤炭浅部资源逐渐枯竭,淮北煤田邹庄煤矿的煤炭开采正逐步向深部发展,导致深部地下水系统原有平衡被破坏。为保证安全开采,同时确保矿井涌突水发生后能快速识别突水水源,需对太灰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采用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邹庄煤矿深部太灰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太灰水呈弱碱性,TDS变化范围为1520 mg/L~1674 mg/L,属微咸水,水化学类型为Na-HCO 3-Cl型;Gibbs图分析显示太灰水形成主要受岩石风化的影响;离子比例系数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离子来源受控于溶滤溶解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以方解石溶解为主,还包括少量的岩盐溶解、石膏溶解及硫化物氧化溶解。在地下水径流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其类型为地下水中Ca 2+交换围岩中Na+。
- 闵宁冯松宝林曼利
- 关键词:淮北煤田太灰水
- 淮北煤田钱营孜矿井控煤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
- 2024年
- 钱营孜矿井位于淮北煤田宿县矿区的西部,毗邻徐宿弧形推覆构造南段的外缘带。为认识该矿井构造变形与演化规律、动力学机制以及指导未来资源探采方向提供重要地质依据。利用最新的矿井地质勘探与生产资料,对钱营孜矿井开展构造格架和控煤构造样式分析,划分矿井构造期次,讨论构造发育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结果表明,矿井内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总体呈一轴向NNE、向SSW仰起的宽缓向斜;矿井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逆断层数量大于正断层,2类断层的走向均以NE至NNE向为主,其次为NS向;矿井构造格架显著受控于数条NS向至NE向的大型断层,自西向东受南坪断层、F_(22)、F_(17)、DF_(200)及双堆断层等主干断层的分割,呈现东、西分带特征;矿井控煤构造样式可以划分为挤压、伸展和走滑3个类型,以及逆冲牵引褶皱、对冲式构造、冲起构造、叠瓦状构造、地堑、地垒、阶梯状断层、正花状构造、羽状雁列式构造9个亚类型;构造组合分析表明,F_(17)断层除逆冲活动之外,还存在显著的平移活动。矿井构造可划分为5期,从早到晚分别为:轴向NNE的冯家向斜、近NS向逆断层、NNE向逆-左行平移断层及NE向逆断层、近NS向正断层、NE向正断层。矿井内第1,2期缩短构造分别是印支期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汇聚过程中的前陆变形及随后陆-陆碰撞造山变形的影响结果;第3期压扭性构造与西太平洋区伊泽奈崎板块早白垩世初向东亚大陆边缘快速斜向俯冲有关;第4,5期伸展构造则是早白垩世以来中国东部强烈伸展背景下发育而成。
- 汪伟民顾承串程龙艺吴基文翟晓荣
- 关键词:控煤构造样式大地构造背景淮北煤田
- 淮北煤田太灰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氟的富集机制研究
- 太灰水是淮北矿区供水水源之一,也是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其水环境质量备受关注。尤其是下组煤(6煤/10煤)的开采,对于煤层底板石炭系太原组灰岩水(简称“太灰水”)水环境的影响严重。区域调查发现,淮北煤田太灰水氟含量较高,局...
- 许继影
- 关键词:淮北煤田水文地球化学水岩作用
- 废弃矿井剩余资源特征及其利用研究——以淮北煤田卧龙湖煤矿为例
- 2024年
- 因国家政策、资源枯竭等原因,我省关闭了大量煤炭矿井,矿井废弃后仍赋存有大量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等可利用资源,造成巨大能源、资源浪费,目前部分废弃煤炭矿井已开展了煤层气、矿井水、地下空间、共伴生矿产等资源综合利用的探索性工作。以淮北煤田废弃煤炭矿井卧龙湖煤矿为研究对象,估算了矿井剩余的煤炭、煤层气资源量,提出矿井剩余资源利用建议。
- 随峰堂尚建华朱建刚丁海
- 关键词:废弃矿井卧龙湖煤矿煤层气
- 淮北煤田稀缺炼焦用煤资源赋存规律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 顾佳一
- 淮北煤田祁东煤矿煤层气含量与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地质因素对煤层气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以淮北煤田祁东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解吸法和色谱–质谱法分别对研究区3-2、8-2和9号煤储层含气量和煤层气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2煤层含气量为2.41~9.42 m3/t,CH4含量为72.07%~94.69%,CO2为1.93%~6.42%,N2为0.4%~21.73%;8-2煤层含气量为1.39~12.19 m3/t,CH4含量为74.19%~96.67%,CO2为2.6%~8.16%,N2为0.15%~ 30.48%;9煤层含气量为6.56~13.84 m3/t,CH4含量为75.88%~96.42%,CO2为0.6%~7.2%,N2为0.46%~17.41%。9煤层含气量与水分和灰分呈弱相关关系,但CH4浓度几乎不受煤质特征影响。另外,8-2煤层含气量和CH4含量与埋深呈正相关关系,N2和CO2含量与埋深呈负相关关系。
- 侯岩波
- 关键词:祁东煤矿含气量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刘桂建

- 作品数:227被引量:1,872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煤 微量元素 重金属 赋存状态 土壤
- 桂和荣

- 作品数:279被引量:1,50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
- 研究主题:塌陷塘 地下水 含水层 矿井水 深层地下水
- 郑刘根

- 作品数:195被引量:1,05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煤 采煤沉陷区 重金属 赋存状态 汞
- 连昌宝

- 作品数:22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北矿业集团
- 研究主题:煤与瓦斯突出 淮北煤田 地质因素分析 地质因素 工程实践
- 冯松宝

- 作品数:90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
- 研究主题:煤 大气田 流体包裹体 资源勘查工程 克拉苏构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