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26篇“ 深圳文化“的相关文章
- 文化强国方向中的深圳先进文化建设——作为先行示范的深圳文化建设之意义
- 2024年
-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发展起来的经济特区,虽然只有短短40多年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历史,但已然发展成一个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归根到底,这种成绩与她重视文化发展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世纪初,深圳就实施了文化立市的战略,十年后,深圳又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深圳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稳稳地托住了高速运转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央赋予“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任的一座文化强市。在文化建设方面可谓有独到的眼光和坚强的决心,已然走在文化自信的前列。
- 高丽敏
- 关键词:先进文化文化自信
- 深圳文化馆新馆结构设计探讨
- 2024年
- 深圳文化馆新馆建筑造型复杂、内部空间变化较多,存在超过21 m的大悬挑空间。为确保整个结构具有合理的抗侧和抗扭刚度,在建筑楼梯、电梯间设置了8个钢筋混凝土筒体,这些筒体与周边框架柱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但由于建筑内外空间上的变化和功能上的特殊要求,该结构存在较多的不规则项和复杂子结构。如文化馆典型楼层开洞率达32%以上,馆内各区域功能差异较大,区域之间仅通过室内连廊连接在一起,实际楼板情况与刚性楼板假定不符,此时如何评判结构的变形指标以及楼板协调变形的能力成为设计的一个重、难点;将文化馆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左侧、右侧核心筒群区域以及东侧大跨度钢结构区域,选取三个区域中的典型观测点,考察地震作用下观测点的变形,进一步判断楼板是否具有协调三个区域变形差异的能力。对大悬挑区域进行了方案对比阐述,同时对与悬挑桁架上弦相连的楼盖构件进行受力分析,讨论其在结构遭受罕遇地震作用、薄弱连接位置的楼板出现损坏引起楼板刚度退化甚至是完全退出工作时,能否保证桁架与核心筒之间的传力。东侧区域建筑功能要求大柱跨及楼层通高,典型柱距8.4 m×16.8 m,且仅可在L4~L8层布置钢柱,B1~L4层之间则须要设置Y型斜柱承托上部钢柱;分析Y型斜柱传递重力时其独立承担倾覆荷载的能力,同时Y型斜柱为3~4层的跃层柱,其能否满足稳定承载力和抗连续倒塌要求均为讨论的重、难点。在考察结构刚度指标(如层间位移角)时,可根据结构受力情况采取分区统计方式,捕捉关键监测点的变形值,综合评判楼盖协调变形的能力。对于室内连桥以及楼板薄弱连接位置,通过建立分离体模型进行包络设计,同时加强楼板配筋。通过在支承大悬挑桁架的剪力墙内设置型钢梁柱和斜杆的方式形成立体筒体,并充分考虑楼板刚�
- 黎少峰刘维亚张佳琳张伟李明陈振宇
- 关键词:文化馆斜柱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两个结合”为线索的深圳文化发展之路被引量:1
- 2023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产生的理论创新,深圳文化建设则是这一思想的时代注脚,同时也是这一思想体系背后实践的支撑。过往40余年,深圳以自己的改革实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其意义不仅在制度,更在文化。正是遵循“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发展理念,深圳才得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并由此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新文化的路,回应了中华文化如何在现代新生的时代命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做出了宝贵的探索。
- 陈新华
- 关键词:深圳文化
- 深圳文化述论
- 黄震
- 深圳文化产业与城市文明典范建设
- 2023年
- 深圳文化产业体系是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梳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成效和问题,参鉴国际化一流大都市的发展经验,提出深圳发展国际性文化产业的具体路径。具体来说,要立足本土设计,以岭南文化支撑深圳国际性文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产教联合体;融合科技与文化,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打造设计高地,强化教育与科研支撑;培育宽容的文化环境,汇聚全球创意人才。
- 温婉华
-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自信创意人才
- 深圳蓝皮书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 2023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3)》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撰,回顾了一年以来深圳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以数字文化的产业化探索、文化精神的塑造与传播、文化机制与建设、公共文化与城市文化空间为线索,相对全...
- 杨建编
- 高质量发展中的深圳文化产业路径探究——以第十九届文博会为例
- 2023年
-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为粤地文化产业经济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聚焦文化产业交流互通、文化资源深入互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粤港澳数字化技术成果凸显为主,促进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文博会不仅是展现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更是带动城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博览会通过向商界推介“粤产”、让业界链接文化资源、让世界见证中国式数字化成果的途径,以“经济解圳、文化见圳”的突出特点,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产业。
- 高雪欣
- 关键词:文博会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 深圳文化发展报告 2023
- 本书回顾了一年以来深圳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以数字文化的产业化探索、文化精神的塑造与传播、文化机制与建设、公共文化与城市文化空间为线索,相对全面地反映深圳一年来的文化动态,也展望未来一年的计划和...
- 杨建
- 从“深圳速度”“深圳质量”到“深圳设计”——关于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 2022年
- “深圳设计”是新时代深圳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迸发的生动体现,也是深圳从快速发展、质量提升到迈入创新引领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以“深圳设计”为标识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如何持续领跑,在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本文结合深圳设计的发展历程,深度分析了“深圳设计”如何逐步成为继“深圳速度”“深圳质量”后又一新的城市品牌,如何成为推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对新时代“深圳设计”如何更上一层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打造设计人才荟萃“新高地”、打出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营造激发文化创意的“强磁场”、开拓品牌化发展“新路径”、形成设计产业集群“新势力”、缔造引领未来生活“新趋势”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与展望。重点对“深圳设计”如何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包括谋长远,探索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新路径;重品牌,完善国际知名设计“奖、展、节、周、月”全链条;广交流,着力推动“深圳设计走出去,世界设计走进来”;敢担当,推动“深圳设计”参与重大项目主动服务全国;打基石,培育国际视野的创意市民,为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活力,通过种种努力与探索,推动深圳设计在全球更具“能见度”和知名度。
- 李小甘
- 关键词:文化创意城市品牌
- 全球标杆城市比较视角下的深圳文化辐射力研究
- 2022年
- 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科技之城、创新之都,具有独特的多元文化发展优势。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方向,"全球标杆城市"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全球标杆城市的特征之一是作为具有文化辐射力、引领力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结合深圳发展历程和发展定位,深圳的城市文化辐射力可以拆解为五种内涵:锐意进取的创新文化,海纳百川的开放文化,以人为本的市民文化,丰富多元的现代文化,主动担当的文化外交。因此,建设文化先行示范区,深圳需要打造具有自身鲜明特质的文化精神,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传播辐射力,激发更活跃的文化流量为深圳赋能,让创新、科技、传统、国际等文化力量充分涌流,形成深圳文化漩涡。
- 徐晓迪
- 关键词:文化创新
相关作者
- 乌兰察夫

- 作品数:166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监管》编辑部
- 研究主题:食品安全 药品监督 药品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
- 关志钢

- 作品数:35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 孙中山 国民党 抗日战争
- 方映灵

-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传统文化 深圳文化 佛学 家文化 论道
- 曾贵

- 作品数:45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加工贸易 经济危机 文化产业 消费异化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 刘琨

- 作品数:16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视唱练耳 文化产业 复调 基本乐理 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