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篇“ 深层动力过程“的相关文章
深化认识青藏高原壳幔结构,驱动深层动力过程探索(代序)被引量:1
2020年
青藏高原是当今地球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时代最为年青的地域.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三大板块错综复杂的远程和近程俯冲、消减、碰撞、挤压与多元力系作用下,使青藏高原成为一盘破碎块体的镶嵌.两个大陆板块的陆陆碰撞,于55-50 Ma首先在西部弧顶强力碰撞和持续的挤压,东部弧顶相续相衔,最后两板块相连,导致了喜马拉雅弧形山系的形成与崛起.地壳以平均约50mm·a^-1的速率向北推进,使地壳缩短约2000~2500km,增厚达70±5km.
滕吉文
关键词:欧亚板块
青藏高原“亚东—东巧—葫芦湖”大陆裂谷带形成的深层动力过程被引量:6
2019年
正确理解亚东-东巧-葫芦湖构造带的形成与属性对深化认识青藏高原的地壳形变、物质运动的行为与轨迹和深层动力过程极为重要.通过较系统的多元要素分析和研究发现:(1)基于壳、幔结构的空间展布特征表明,这是一条在EW向拉张力系作用下的陆内裂谷带;(2)强烈地震的活动与发生、大地热流异常值展布和地幔对流应力场研究证明,它是一条现今活动的大陆裂谷带;(3)该裂谷带的形成与演化乃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强烈交换的产物.
滕吉文宋鹏汉刘有山张雪梅马学英闫雅芬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大陆裂谷深层动力过程
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层、块速度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
阴山造山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缘,这一地带不仅是构造活动强、弱的变异地域,且为盆、山的耦合地带,故在造山带与盆地地域具有各异的深层动力过程.本文基于高精度人工源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和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通过反演求得了满...
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张永谦张先康闫雅芬赵金仁李明杨辉张洪双阮小敏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动力过程
文献传递
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层、块速度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被引量:59
2010年
阴山造山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缘,这一地带不仅是构造活动强、弱的变异地域,且为盆、山的耦合地带,故在造山带与盆地地域具有各异的深层动力过程.本文基于高精度人工源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和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通过反演求得了满都拉—鄂尔多斯—榆林—延川长达650 km剖面辖区的岩石圈精细层、块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沿该剖面由南向北地壳厚度为40~45 km;在不同构造单元其介质、结构均不相同;速度分布、空间结构形态和界面起伏及属性亦存在着明显差异;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8.1 km/s;②沿剖面存在5条深、大断裂,且将该区切割成为壳、幔结构明显差异的4个构造单元,即鄂尔多斯盆地、盆山耦合地带、阴山造山带、内蒙构造带,它们各自具有固有的深层过程动力学响应.同时厘定了阴山造山带与内蒙构造带之间的白云鄂博深、大断裂带是古亚洲洋的南界.在这里不仅导致了阴山造山带的形成,而且聚集了诸多的金属矿产资源,地震亦频繁活动.基于上述研究表明,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耦合地带的壳、幔结构复杂、呈现出速度结构各异的层、块状展布.显然,在这一错综的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地带,有着特异的深层过程动力机制.
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张永谦张先康闫雅芬赵金仁李明杨辉张洪双阮小敏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动力过程
汶川-映秀8级大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与壳、幔特异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
地震,特别是强烈地震为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重大损失。为此,地震预测和抗震减灾已成为当今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与广大地球科学家,特别是地球物理学家们深切关注的科学问题。然而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地震预测...
滕吉文
关键词:构造环境龙门山断裂深层动力过程
金属矿产资源的深部找矿、勘探与成矿的深层动力过程被引量:98
2007年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无一例外的必须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金属矿产资源为后盾.当今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且紧缺,故对外的依存度日益增大.为此,在多元化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本土资源为本,并迅速建立起安全、可靠与稳定供给的重要金属矿产战略后备基地.本文基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和聚集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深层过程动力学响应的新认识,并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已发现的深部金属矿床实例.据此提出:必须迅速强化进行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深入研究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矿产资源形成的深层动力过程
滕吉文杨立强姚敬全刘宏臣刘财韩立国张雪梅
关键词:动力学响应勘探
中国地球深部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与主体发展方向被引量:22
2002年
地球深部结构、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球深部既是资源、能源形成和演化的场所,又是地震灾害的策源地。它涉及了当今众多相邻学科的发展与成就,故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地球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本文在阐述我国20世纪,主要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地球深部结构与构造研究主体成就的基础上,依据当今该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探讨了21世纪初、中叶的发展导向,并提出了某些战略重点。基于这样的前提,文中着重讨论了以下6个问题:①地球深部结构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意义、主题与目标;②地球物理深部地震探测揭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复杂性;③岩石圈内的大型滑脱构造和地震“孕育”的深部环境;④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分布与各向异性;⑤地球深部结构、构造与大陆动力学;⑥21世纪初、中叶地球深部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战略重点。
滕吉文
关键词:地球深部结构滑脱构造各向异性大陆动力学
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圈层耦合与深层动力过程
1.问题的提出地球内部的物质属性和构造格局不论在纵向上还是横向上都是不均匀的,非线性的和各向异性的。由了深部物质与能量不停的运移与交换,各圈层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锅台与深层动力过程,如沉积建造伏与结晶基底的继承性;地壳中...
滕吉文
关键词:深层动力过程地球内部
文献传递
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震各向异性“化石”被引量:2
2000年
地震各向异性是地球内部介质的一种重要属性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认识地球内部精细结构 ,还有助于研究地球内部活动过程 .本文从海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各向异性结构两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地震各向异性与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相互关系 ,论证了地震各向异性是指示地球深层动力过程的地球物理“化石”
王光杰陈云赵爱华陈东陈竟一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地震各向异性
大别造山带的深层动力过程与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机制被引量:6
2000年
本文综合分析了现有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 ,以认识山盆状态、深、浅构造格局 ,空间展布及其在四维空间的演化特征 ,并进行相应的地质解释。从沉积构造、地壳结构、地幔盖层和地幔低速层分布特征探讨造山带地域的深部结构和动力学模式。
滕吉文胡家富张中杰王光杰
关键词:碰撞大别造山带深层动力过程超高压变质带

相关作者

滕吉文
作品数:511被引量:3,672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地壳结构 深层动力过程 地壳 动力学响应
胡家富
作品数:93被引量:1,008H指数:2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研究主题:三维速度结构 地壳 面波 地震 地震波
张中杰
作品数:241被引量:1,685H指数:2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波 青藏高原 各向异性 地震勘探
闫雅芬
作品数:46被引量:65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动力学响应 青藏高原 磁异常 深层动力过程 大地构造意义
张永谦
作品数:69被引量:85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动力学响应 鄂尔多斯盆地 地壳结构 地壳 重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