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篇“ 深部回采巷道“的相关文章
- 深部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赵庄煤矿深部回采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对13113巷道的变形特征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其变形破坏原因具体包括工作面地应力增大、多重强动压影响、锚杆(索)支护整体性较差等。现场采用了“深浅孔注浆+锚索补强耦合”的支护技术,矿压监测数据表明,补强加固后的13113巷两帮最大移近量为65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38 mm,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8 mm,巷道围岩变形量与加固之前相比大幅减小,充分表明该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
- 刘桥
- 关键词:深部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技术
- 巨厚推覆体对深部回采巷道矿压分布规律研究
- 2024年
- 在巨厚推覆体下进行采掘活动,矿压分布规律复杂,围岩变形破坏控制难度大。为了获得巨厚推覆体下回采巷道矿压分布规律,以新集一矿3608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推覆体厚度、岩性以及推覆体位置对回采巷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推覆体存在时的巷道变形量和集中应力均大于无推覆体的情况,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与推覆体厚度呈负相关,推覆体岩性和推覆体位置的改变对回采巷道的影响较小。
- 郭林王伟
- 关键词:深部回采巷道影响因素矿压分布数值模拟
- 深部回采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 2023年
- 针对赵庄煤业深部回采巷道片帮和底鼓严重的特点,以13111巷为试验巷道进行支护技术研究。通过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得到巷道围岩力学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支护方案下的支护效果,得到了深部回采条件下的最优巷道支护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断面变形量在预期范围之内,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支护参数设计合理可靠。
- 张云
- 关键词:深部煤巷支护
- 姚家山矿深部回采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 随着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转移,煤矿当中始终存在“三高一扰动”的现象,具体是指地应力、地温以及渗透压太大,同时挖掘作业造成的扰动越来越严重,作业区域巷道围岩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巷道底板受到严重破坏,这些都对煤矿的安全作业构...
- 王琦
- 关键词:深部回采巷道底鼓机理巷道支护
- 深部回采巷道围岩黏塑性大变形机理研究
- 深部回采巷道处高地应力环境且多布置于煤层中,围岩软弱,采动影响强烈,围岩大范围发生与时间有关的黏性流动和与应力调整有关的塑性流动,严重制约深部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为揭示深部回采巷道围岩黏塑性大变形机理,依托“十三五”国家重...
- 伊康
- 关键词: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本构模型
- 深部回采巷道锚固失效分析及支护对策被引量:12
- 2021年
- 针对深部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导致锚杆支护失效的问题,提出通过改善锚杆受力状态、改变锚杆锚固方式、优化杆体形状,减少锚杆破断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种新外形结构的螺纹钢锚杆。进行了实验室拉拔试验,结果表明:矿用右旋锚杆、左旋锚杆和大肋间距高强锚杆的平均拉拔力为136.9、106.1、147.6 kN,且大肋间距高强锚杆吸能效果更好。在现场试验前,先对回风巷的围岩结构进行探测,包括顶板钻孔窥视和松动圈测试,依据围岩结构探测结果,确定最终的巷道支护方案。回风巷采用原支护方案和大肋间距高强锚杆全锚支护2种方案支护,并对顶板离层和锚杆受力进行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大肋间距高强锚杆支护的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较原支护方案减小36.4%,顶板离层量较原支护方案降低24.1%;顶板和两帮锚杆受力的结果显示大肋间距高强锚杆支护较原支护方案锚杆受力更小,两种支护方案顶板锚杆受力最大值分别为442.9 MPa和78.1 MPa,改进方案较原支护方案降低了82.4%;其回采期间,全锚大肋间距高强锚杆支护方案与原支护方案相比,支护失效锚杆数量明显减少,这都表明全长锚固的大肋间距高强锚杆更有利于维护巷道的稳定。
- 宁义国马双文CAO Chen
- 关键词:锚杆支护锚固方式巷道变形
- 深部回采巷道超前压力区锚索梁协同锚固试验研究被引量:25
- 2021年
- 针对深部回采巷道采用液压支架进行超前支护所产生的生产工序多、人员多、作业空间小且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基于协同锚固机理及技术,提出以锚索梁锚固来取代液压支架支护方式。在分析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点的基础上,用自然平衡拱理论计算锚索长度和布置密度,并对锚索锚固力、布置方式、钻装角度等主要变量及参数进行协同设计,然后进行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深部回采巷道或其它巷道采用锚索梁锚固取代棚式超前支护方式,不但满足了巷道作业环境改善和安全使用的相关要求,而且更好地实现减员增效的生产目标。
- 龙景奎杨风才何敏马文超李爱军郭厚亮肖国强冯会杰
- 关键词:回采巷道
- 深部回采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及返修支护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将新三矿3201工作面运输顺槽出现的变形破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认为导致运输顺槽出现较大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巷道所处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原支护设计不合理、围岩自承能力未充分发挥等。结合运输顺槽所处实际地质条件,设计“锚网索+U钢+柔性层”复合支护方案,对运输顺槽进行返修。结果表明,该方案取得了较好的返修支护效果。
- 闫玉峰
- 关键词:深部回采巷道
- 深部回采巷道锚注切顶主控留巷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部回采巷道锚注切顶主控留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定深部回采巷道实现切顶留巷所需技术参数;步骤二、深部回采巷道掘进期间注浆锚索支护施工;步骤三、工作面回采期间巷旁超前切顶钻孔施工;步骤四、工作面回采...
- 刘学生范德源谭云亮颜磊宁建国蒋邦友张广超江宁
- 文献传递
- 深部回采巷道锚杆(索)防冲吸能机理与实践被引量:22
- 2020年
- 为解决深部冲击地压巷道大变形、支护体失效破断难题,以义马常村煤矿21220下巷典型冲击地压巷道为试验现场,采用井下调查、室内试验及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冲击载荷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高冲击韧性锚杆(索)防冲吸能机理及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深部回采巷道易冲击大变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叠加集中应力,使厚层坚硬岩层释放高积聚弹性能,而现有支护结构强度低、吸能特性差及无法协同防冲,导致支护结构各个被击破而失效;与传统支护材料相比,高冲击韧性锚杆(索)强度高、吸能能力强,合理布置锚杆(索)支护参数可提高其协同防冲的工作区间,通过支护系统吸收冲击地压释放的能量,降低剩余能量对巷道围岩的破坏效应。研究成果在井下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开发的高冲击韧性锚杆破断载荷342 kN,冲击吸收功166 J,高强锚索破断强度1770 MPa,伸长率8%,高强金属网静载荷承载能力15.7 kN,单位面积吸收能量达到2.2 kJ/m2。冲击载荷作用下,锚杆和锚索分别在各自安全可靠工作区间内承载,锚杆和锚索轴力呈锯齿状波动,但高冲击韧性支护材料均未出现脆性断裂失效。巷道两帮移近量500 mm,顶板下沉量100 mm,底臌量500 mm,高冲击韧性支护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冲击地压巷道围岩变形量,提高了围岩抗冲击能力,支护结构对冲击能量缓冲效果好,有效控制了冲击地压巷道的失稳破坏。
- 付玉凯鞠文君吴拥政陈建强焦建康刘昆轮
- 关键词:冲击地压深部开采巷道支护
相关作者
- 陈登红

- 作品数:142被引量:339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回采巷道 深部回采巷道 数值模拟 深部 煤基
- 华心祝

- 作品数:259被引量:2,371H指数:24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沿空留巷 数值模拟 工作面 采矿工程 回采巷道
- 孙晓明

- 作品数:163被引量:2,12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软岩巷道 耦合支护 深部 大变形 切顶
- 王树仁

- 作品数:109被引量:1,314H指数:22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采空区 爆破 岩石爆破 边坡工程
- 杨军

- 作品数:33被引量:7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深部 耦合支护 切顶 数值模拟 软岩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