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篇“ 混倍体“的相关文章
- 沃柑混倍体新种质的鉴定及评价
- 2024年
- 【目的】鉴定和评价沃柑变异材料,为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方法进行倍性和叶片显微结构鉴定,比较形态特征和果实品质。【结果】变异材料为二、四混倍体(2x+4x),倍性细胞比例为2x∶4x=39.1∶60.9;混倍体的叶片长、宽、周长和面积比二倍体显著增加14.75%、31.01%、19.38%和46.09%,叶形指数显著减小12.61%;两者均为两性花,花瓣数、花瓣颜色、花丝离合状态和花柱状态相同,花瓣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大于二倍体;种子均为单胚类型,单粒质量、横径和纵径较二倍体分别显著增加30.77%、8.12%和26.64%;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果实硬度比二倍体分别显著增加29.67%、13.38%、8.57%、3.85%、38.31%和16.37%,单果种子数显著减少61.68%;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食率显著降低,出汁率高,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39.70%;叶片、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较二倍体分别显著增加19.75%、10.10%、9.38%和43.92%,气孔长度和密度分别显著减小7.36%和15.76%,气孔宽度显著增加5.09%。【结论】鉴定获得了沃柑二、四混倍体新种质,与二倍体在形态特征、果实品质及叶片显微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 赵洪涛陆珍李果果解凯东郑吉祥梁增刘要鑫欧智涛梁春王举兵周双云陈东奎陈香玲
- 关键词:二倍体混倍体果实品质显微结构
- 混倍体参薯再生植株的倍性与性状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组织培养,使四倍体和六倍体的混倍体参薯再生植株倍性和性状产生分离,以期获得倍性和性状均稳定的株系。[方法]采用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染色体制片方法鉴定其倍性;再通过田间繁殖,鉴定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和性状的稳定性。[结果](1)2,4-D是诱导参薯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因子,愈伤组织诱导率达51.67%;椰子汁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分化率达46.67%。(2)混倍体参薯经组织培养后,再生植株出现了性状和倍性的分离。再生植株四倍体、六倍体和混倍体的获得率分别为28.33%、20.00%和56.67%。(3)单一倍性的再生植株经繁殖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和染色体数目稳定一致。不同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和生物学性状有所差异。[结论]利用组织培养分离纯化混倍体,是创建稳定植株和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通过组织培养,从混倍体参薯中分离出多组生物学性状稳定的四倍体或六倍体株系,为参薯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种质。
- 周建金叶炜邓才生施小梅黄伟群华树妹
- 关键词:倍性鉴定生物学性状
- 一种从混倍体参薯分离纯化出倍性稳定再生植株的方法
- 一种从混倍体参薯分离纯化出倍性稳定再生植株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茎段消毒、2)愈伤组织诱导、3)分化培养、4)生根培养、5)根尖染色体数鉴定、6)生物学性状与染色体倍性稳定性复鉴。本方法设计理想,通过对混倍体(...
- 周建金华树妹叶炜李丽红陈芝华邓才生
- 文献传递
- ‘冬枣’天然二、四混倍体的发现与评价被引量:14
- 2016年
- 以山东省沾化县栽培的普通‘冬枣’及其3个大果型变异类型‘沾冬2号’、变异1号、变异2号为试材,对其染色体倍性、DNA指纹、果实和叶片形态及果实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经流式细胞仪测定,3个大果型变异类型均为二、四混倍体(2x+4x),其对照(母株)均为纯二倍体。经74对SSR引物检测,未发现3个大果型混倍体变异与其二倍体对照的DNA指纹存在差异,表明三者均确系来源于普通的二倍体‘冬枣’,其四倍体部分均属于同源加倍。与普通‘冬枣’相比,3个变异类型均表现出叶片变宽,叶形指数变小,果实变大,果形指数变小,果实维生素C含量增加,但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无规律。与已通过良种审定的‘沾冬2号’相比,新发现的变异1号和变异2号的单果质量更大,分别增大22.95%和15.90%,分别达到27.05 g和25.50 g。
- 刘颖冯春芳于洪长王玖瑞刘孟军
- 关键词:四倍体混倍体
- 枸杞混倍体中草药饲草型新品种天精1号选育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为获得枸杞混倍体中草药饲草型新品种,用秋水仙素(C22H25O6N)和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水溶液处理枸杞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时间与不同培养温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15~16℃时,用0.05%秋水仙素和2%DMSO混合水溶液间歇处理昌选1号枸杞种子48 h,植株成活率和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54.0%和8.5%。对处理后代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比较,发现突变体根尖中具有48条染色体的细胞占53.3%,具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占35.1%,还有少量细胞具有22,19,12等染色体数,为混倍体。选育出的混倍体新品种天精1号染色体倍性优势强大,表现为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嫩茎梢延长,叶面积增大,结实率低,营养生长旺盛,比对照品种宁杞菜1号增产102.8%;粗蛋白质、总氨基酸、枸杞多糖、黄酮等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因此,该品种具有重要的中草药饲草开发价值。
- 王凤宝董立峰付金锋王仲勇王伟伟
- 关键词:枸杞混倍体中草药饲草
- 桑树人工诱导混倍体品种‘鲁诱1号’选育
- 桑树4x叶质优、叶片大、叶肉厚。选育和推广4x桑树品种,是提高桑树叶质的有效途径。但是一般4x产量低、长势弱。4x与2x的混倍体可有效改善纯4x产量低的弱点。本研究应用可产生混倍体的成龄桑诱导技术,通过将‘选792’染色...
- 梁明芝
- 关键词:诱变育种桑树混倍体鲁诱1号染色体品种选育
- 文献传递
- 桑属植物混倍体产生的途径及分类被引量:6
- 2000年
- 苏超苏利红朱光义韩明斋
- 关键词:桑属植物混倍体
- 油菜品种奥罗与诸葛菜杂交后代形成混倍体研究初报
- 1999年
- 对油菜品种奥罗 (Oro)与诸葛菜 (Orychophragmusviolaceus)杂种F3代种子 ,作根尖染色体观察发现 :在共计 1 89粒种子中 ,全部细胞具有 3 8条染色体的种子数是 1 62粒。根尖细胞染色体为混倍体的种子数是 2 7粒。在混倍体根尖中 ,具有 3 8条染色体的细胞占 64 .3 % ,具有 3 1条染色体的细胞占 2 2 .1 % ,还有少量细胞具有 2 4、1 9、1
- 陈祥荣寇丹
- 关键词:染色体混倍体诸葛菜油菜品种
- ■柑混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陈立松万蜀渊
- 关键词:PENG柑混倍体形态学细胞学
-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异源混倍体的融合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杂种是异源混倍体.通过秋水仙碱处理,从杂种试管苗可分化出融合的杂种.融合杂种的染色体数为2n=31.大多数细胞的中期Ⅰ的构型为8Ⅰ+10Ⅱ+1Ⅲ.本文还讨论了细胞融合与染色体组分割机制消失的关系.
- 吴沿友蒋九余帅世文罗鹏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诸葛菜
相关作者
- 苏超

- 作品数:162被引量:3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桑树 桑叶 桑椹 选育 桑椹菌核病
- 郭立华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混倍体 蒙古冰草 秋水仙素 多倍体诱导 多倍体
- 苏利红

- 作品数:15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
- 研究主题:桑树 选育 陕桑305 无性系 四倍体
- 朱光义

- 作品数:20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桑树 四倍体 选育 无性系 陕桑305
- 段娟

- 作品数:8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树莓 悬钩子属植物 核型 混倍体 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