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92篇“ 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相关文章
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
2025年
由于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存在级配不合理、压碎指标高、颗粒组成差异大等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造成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性能差异较大。本文探究了再生骨料不同替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废弃混凝土在新材料应用领域中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抗压强度方面,再生骨料替代率越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当再生骨料替代率为25%~50%时,可考虑在非承重结构中应用,其抗压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在耐久性方面,再生骨料替代率越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逐渐下降,其28 d氯离子迁移系数为3.8×10^(-12)~4.7×10^(-12)m^(2)/s;当再生骨料替代率超过25%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急剧增加,抗碳化性能下降。
谢金龙冯建帅袁兴邸永刚白如冰郭士熊杨文强黄勇飞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颗粒级配耐久性能
高温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025年
通过高温后静、动态压缩和劈裂试验,研究了高温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高温后UHPC的微观结构,进一步揭示了高温后UHPC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共设定了5种目标温度,即25℃(室温)、200℃、400℃、600℃和800℃,测试了120个试件。结果表明:UHPC静、动态强度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冲击速度下,UHPC的压缩与劈裂冲击韧度也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但当冲击速度较小时,温度对冲击韧度影响不明显;拟合得到了UHPC应变率与动态增长系数(DIF)之间的变化范围;UHPC在不同目标温度(除800℃外)作用后拉伸动态增长系数(TDIF)随劈裂强度的升高而降低,UHPC受到的应变率增强效应随着UHPC劈裂强度的增加而减弱。
杨婷杨烨凯刘中宪徐慎春吴成清
关键词:劈裂
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结构演变
2025年
将废旧混凝土用作再生骨料既符合建筑材料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又能有效减缓天然石材资源逐渐枯竭的问题,但再生骨料的高吸水率及复杂的界面过渡区不可避免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对再生骨料进行预处理后,研究了再生骨料对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预浸泡处理保证了浆体中的有效水胶比,并通过内养护方式进一步促进浆体的水化进程,从而有效改善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抗压强度时变模型验证了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演变规律,有效促进了再生骨料在建筑材料方向的利用。
陈义国齐仕杰纪续岳红亚王磊徐润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孔结构
SiO_(2)-PVA纤维复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2025年
随着复合材料理念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究纳米SiO_(2)(Nano-SiO_(2),NS)改性再生粗骨料与聚乙烯醇纤维(polyvinyl alcohol,PVA)耦合作用下复合改性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开展了坍落度、立方体抗压、轴心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试验,研究了不同取代率下改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随聚PVA纤维掺量增加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体积掺量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增大;混凝土破坏呈脆性,掺纤维的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整体性更好;纤维体积掺量为0.05 vol%和0.10 vol%时,不同再生取代率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极限承载力、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静弹性模量都会有所减小,但在纤维体积掺量为0.15 vol%时,所有强度会反而超过且提高;PVA纤维会减小抗压极限承载力,对峰值应变出现不同正负效果,建议添加PVA纤维体积掺量为0.1vol%,如需添加PVA纤维,建议在再生取代率低于30 wt%使用。另外发现,改性再生粗骨料性能良好,可有效替代天然骨料或与天然骨料混合在实际工程中使用。
肖湘肖湘唐润东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PVA纤维复合改性
钢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与黏结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钢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与黏结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黏结抗拉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抗压强度先提升后降低,劈裂抗拉强度明显增长,在破坏-黏结界面可显著提升黏结抗拉性能,但钢纤维掺量过多可能削弱对黏结抗拉强度的增强效果;此外,钢纤维的掺入还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龙秋羽李朝忠
关键词:混凝土钢纤维力学性能黏结性能抗裂性能
一种基于砂率调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砂率调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基于不同时间下的砂率,生成砂率路径;构建混凝土均匀性指标模型,得到混凝土均匀性指标;构建基于砂率和均匀性指标的联合函数模型,得到抗...
孙明刚吴迪王普夷孙洪鹏王旭高彦宝杨宝权张广伟孙佳煜
一种基于砂率调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砂率调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基于不同时间下的砂率,生成砂率路径;构建混凝土均匀性指标模型,得到混凝土均匀性指标;构建基于砂率和均匀性指标的联合函数模型,得到抗...
孙明刚吴迪王普夷孙洪鹏王旭高彦宝杨宝权张广伟孙佳煜
考虑龄期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损伤机制研究
2025年
研究了不同养护龄期下含偏高岭土(MK)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单轴压缩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制备了MK含量分别为0%和15%的RAC试件,获取了不同龄期下RAC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利用核磁共振(NMR)分析RAC内部孔隙率以及孔径分布的变化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特征,探讨MK的掺入对孔结构改善的微观机理;通过声发射(AE)监测RAC微裂纹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试件内部水化反应进一步充分,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峰值应变呈减小趋势,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和下降段的连接部分由平缓变得陡峭;加入MK改善了试件的微观结构,提高了峰值应力、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结合统计损伤理论,考虑存在断裂和屈服两种细观损伤模式,通过对5个特征参数E_(0)、ε_(a)、ε_(h)、ε_(b)和H演化规律的分析,揭示龄期和MK对RAC细观损伤机制的影响规律;从有效应力的角度解释了AE峰值信号滞后于峰值应力的现象。提出“有效应力极值”理论,进一步讨论了复杂条件下混凝土细观损伤演化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白卫峰耿越管俊峰苑晨阳谢超鹏陆孝峰
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单轴压缩偏高岭土养护龄期
填料掺量对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2025年
为研究填料掺量对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分析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填料掺量的增加,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峰值强度下降,填料掺量为16%时相较于填料掺量5%时强度降低了39.4%;所提出的力学参数经验公式较好地反映了水工沥青混凝土在不同填料掺量下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与试验结果一致。
陈帅军董成鹏杨武
关键词:水工沥青混凝土土石坝
废弃砖含量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烧结砖骨料含量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再生砖粗骨料(recycled brick coarse aggregate,RBCA)替换再生混凝土粗骨料(recycled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RCCA)制备混合再生粗骨料混凝土(mix recye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MRCAC),通过调整材料制备参数,系统分析了RBCA替换率、水灰比和龄期等因素对MRCAC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揭示MRCAC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RBCA替换率在50%左右时,MRCAC的各项力学性能最优;随着水灰比的降低,MRCA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显著提升,尤其在RBCA替换率为30%~50%时效果最为明显。此外,MRCAC的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微观分析结果显示:RBCA因其粗糙表面和多孔结构,与砂浆形成了紧密的粘结,显著增强了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的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杨子建黄榜彪黄秉章张宇杨小勇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骨料立方体抗压强度

相关作者

郑山锁
作品数:498被引量:1,654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混凝土 抗震性能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混凝土组合结构 稻壳灰
曾磊
作品数:118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型钢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混凝土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粘结滑移
张亮
作品数:27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力学性能 粘结性能
邓国专
作品数:45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型钢混凝土结构 粘结滑移 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车顺利
作品数:119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粘结滑移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檐口 钢结构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