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篇“ 渔塘坝“的相关文章
- 恩施高富硒区渔塘坝土壤节肢动物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渔塘坝是全世界惟一的独立硒矿床所在地,是人们公认的典型的高富硒区域之一。近年来,涉及到渔塘坝高富硒区与硒相关的研究范围很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高富硒区渔塘坝土壤动物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
- 方响亮
- 关键词:土壤节肢动物土壤理化因子
- 恩施渔塘坝硒矿床中硒的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查明恩施渔塘坝硒矿床矿石特征及硒的赋存状态,主要查明硒的两种赋存状态:一种为硒的独立矿物,即自然硒、方硒铜矿;另一种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即含硒黄铁矿、含硒铜蓝和含硒黄铜矿。
- 王芳鲁力康健魏均启朱丹周亮亮
- 关键词:电子探针赋存状态
- 恩施州渔塘坝硒矿区天然高富硒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富集培养及平板划线法分离恩施州渔塘坝硒矿区中天然高富硒微生物。通过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筛选出一株高富硒微生物XS-1,该菌株培养物最高硒含量可达34 782.52×10-6。通过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对硒具有极高的耐受及富集能力。
- 帅超群向极钎谈弋杨永康殷红清覃大吉陈菲菲
- 湖北渔塘坝硒矿床硒的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研究
- 湖北渔塘坝硒矿床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的独立硒矿床。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的北东段。硒矿体赋存于二叠系茅口组的炭质硅质岩段中,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少数呈扁豆状产出,产状基本与围岩一致。渔塘坝硒矿床中主要矿物有石英、...
- 李静贤
- 关键词:赋存状态矿床成因
- 文献传递
- 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初探被引量:5
- 2011年
- 本文以湖北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方法首次对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细菌主要特征群落为变形菌(Proteobacteria)34%、酸杆菌(Acidobacteria)43.6%、放线菌(Ac-tinobacteria)12.9%和未分类细菌9.5%。古菌主要优势菌群为泉古菌(Crenarchaeota)66.67%,未分类古菌32%。表明高硒样品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高硒环境下硒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中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并为硒中毒地区的生物修复和恩施硒资源的安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雷磊朱建明王风平肖湘秦海波冯新斌
- 关键词:硒微生物多样性
- 渔塘坝富硒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硅、氧、碳和硫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1
- 2009年
- 鄂西渔塘坝含碳硅质岩段(P_1~3m)为硒矿床的主要赋硒层位,其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变化范围为0.5‰~1.8‰(平均1.25‰);δ^(18)O为22.7‰~27.1‰(平均25.3‰);硅质岩中黄铁矿δ^(34)S的值变化范围为-27.7‰~5.65‰,幅度大于20‰;硅质岩层位中方解石样品的δ^(13)C值范围为4.19‰~0.52‰。综合研究表明,渔塘坝硅质岩在成因上主要表现为热水沉积特征,成岩温度为45℃,形成于半封闭的浅海至滨浅海(滞留的盆地)缺氧沉积环境。
-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胡瑞忠池国祥
- 关键词:硅质岩沉积环境
- 渔塘坝硒矿床多元素富集与沉积环境被引量:10
- 2008年
- 对采自湖北西部渔塘坝二叠系独立硒矿区的硅质岩和页岩样品进行了元素测试(微量元素、总铁、总有机碳、总硫),分析了该区域的多元素富集及沉积环境。该区域V、Cu、As、Cd、Tl、Se、Mo、V、Sb、U、Ag、Cr、Ni相对富集,Ba、Hf、Ta、W、Pb、Th相对贫化或亏损。全硫—全铁(TS—TFe)的关系表明页岩及部分硅质岩的S/Fe比值均大于1.15,说明有过量的硫存在,可能为有机硫或为其他亲硫元素沉淀提供条件。TOC—TS—TFe三角图及V/(V+Ni)表明该区域的岩石形成于缺氧或静海相环境。U/Th、Zr—Cr、P—Y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表明该区域有热水沉积的存在。通过对微量元素可能的来源研究分析,该区域的微量元素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热水来源、海水沉积、峨眉山玄武岩。
- 樊海峰温汉捷胡瑞忠
- 关键词:渔塘坝硒矿床
- 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被引量:31
- 2008年
-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典型病区.使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渔塘坝土壤硒进行了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的提取,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土壤总硒和各结合态硒.结果表明,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结合态分布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或以有机结合态硒为主,或以元素态硒为主,或是有机结合态和元素态硒为主,亦或是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硒为主,可交换态和元素态硒次之.上述硒的结合态分布特征说明,渔塘坝土壤硒来源或以人为引入硒为主,或以富硒碳质岩石的风化来源为主.渔塘坝旱地土壤中元素态硒(多以自然硒晶体形式出现)的普遍分布,揭示了人为来源硒的引入是导致田地土壤高硒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地村民耕种田地的施肥方式是引入硒的主要途径.
- 朱建明秦海波李璐冯志刚苏宏灿
- 关键词:渔塘坝
- 渔塘坝微景观中硒的高硒成因探讨被引量:16
- 2007年
- 渔塘坝北部山区地势较高的富硒碳质岩层,相对封闭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以及二者之间的两条山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高硒微域地球化学景观。其北部茅口组富硒碳质岩石的平均硒含量为1251.1±1218.8μg.g-1,是渔塘坝出露地层中最为富硒的。这些富硒岩石为渔塘坝中的土壤和植物提供了硒的间接来源,而导致渔塘坝高硒景观的形成,除了地形、气候因素之外,主要是当地居民活动直接干预的结果,特别是田地以火土(石煤熏土)施肥改良土壤。因此,如果说渔塘坝北部富硒碳质岩层的存在是高硒区形成的必然条件,那么人为的开挖"石煤"和不当的耕种方式则为硒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充分条件。无论是自然或后生形成的高硒区,当硒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并突然释放时,硒中毒仍然可以发生。所以,恩施的高硒地区依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
- 朱建明尹祚莹凌宏文李社红苏宏灿
- 关键词:硒中毒
-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石中硒的形态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恩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其北部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通常认为是渔塘坝硒的主要来源。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富硒碳质岩石中硒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使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硒形态。结果表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硒主要以有机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可交换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硒以有机态、元素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的水溶态硒显著低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的水溶态硒,但元素态硒的比例显著高于后两者,说明碳质泥岩是富硒碳质岩层中硒易于富集的场所。富硒碳质岩中的可利用态硒主要以Se4+为主,而非是Se6+和有机硒。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硒中Se4+与岩石总硒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e4+离子的分布影响着岩石总硒,有机质与粘土在硒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作用。
- 韩文亮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雷磊苏宏灿
- 关键词:渔塘坝
相关作者
- 朱建明

- 作品数:115被引量:77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硒 中硒 渔塘坝 稀释剂 硒同位素
- 郑宝山

- 作品数:169被引量:1,299H指数:22
- 供职机构: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 研究主题:煤 砷 硒 氟 赋存状态
- 李社红

- 作品数:52被引量:4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氰化物 渔塘坝 砷 自然硒 中硒
- 姚林波

- 作品数:33被引量:34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硒矿床 渔塘坝 高岭石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 冯彩霞

- 作品数:84被引量:743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基性岩墙 地球化学特征 渔塘坝 岩石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