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0篇“ 温带地区“的相关文章
- 一种温带地区防治苜蓿病害的绿色种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带地区防治苜蓿病害的绿色种植方法,涉及牧草种植技术领域,包括(1)土地选择与整治;(2)种子处理:其中浸种用硫酸亚铁和钼酸铵;浸种浓度分别为0.50%~0.75%、0.20%~0.30%,且每亩地浸种用...
- 郭孝张莉王桂林牛晖陈娟陈富英宋彩丽武增新刘严严
- 一种保护温带地区本土特色植物的边坡修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温带地区本土特色植物的边坡修复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平整坡面;2)划分不同的植被种植区;3)筛选本土特色植物;4)按区域配置本土植物和模式植物;5)出苗养护。本发明根据坡面特征和...
- 张式雷李春林张良振王志康张凡刘会敏孙晓烨荣庆铉
- 热带和温带地区豹猫的活动规律差异性研究
- 2023年
- 2020年7月—2021年11月,分别在秦岭中段南坡和海南尖峰岭山区布设红外相机136台和122台,共捕获豹猫有效照片247张,用于研究其在温带和热带区域的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结果表明:秦岭中段南坡山区豹猫在冷季和暖季都呈夜间活动模式;尖峰岭山区豹猫在旱季和雨季也基本呈夜间活动模式,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白昼活动,特别是雨季的13:00还出现了一个白昼活动小高峰,旱季的07:00—09:00仍然存在较高的白昼活动。两个区域豹猫的活动强度指数均存在极显著月份差异。豹猫活动时间分配的区域差异可能是受到不同纬度的气候因素影响导致的。尖峰岭山区缺失其他大中型食肉动物和较重的旅游干扰,也可能是引起该区域豹猫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 欧阳艺宁陈曦王琦朱大鹏颜文博
- 关键词:豹猫红外相机纬度
- 滇中温带地区红火蚁防治方法及效果评价
- 2023年
- 为筛选滇中温带高海拔地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最佳防治方法,本研究选用不同剂型的3种药剂,分别使用“惊扰撒施”法、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进行比较,探索不同方法对红火蚁工蚁减退率的影响和对蚁巢的灭除效果。结果表明:饵剂、粉剂使用“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对工蚁减退率和蚁巢的灭除效果均高于普通撒施法和喷淋灌巢法;药后3 d、10 d,饵剂“惊扰撒施”法和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灭除效果最好,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均为100%;粉剂普通撒施法灭除效果最差,工蚁减退率和蚁巢防效分别为65.67%、59.62%和25.00%、25.00%。药液“辅助喷淋灌巢”法和饵剂“惊扰撒施”法对红火蚁的灭除效果较为彻底,值得推广应用,粉剂普通撒施法效果较差,不建议使用,其他方法可作备选方法轮换使用。
- 赵雪晴刘莹李向永陈福寿李燕尹艳琼张红梅王燕谌爱东
- 关键词:红火蚁施用方法
- 中国热带-温带地区森林群落种序多度的纬度梯度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纬度梯度上的分布特征,以位于21°~42°N纬度范围内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纯统计、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三类物种多度分布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合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纬度梯度上,各森林群落中α多样性均随纬度升高逐渐减小;在种多度模型拟合方面并未显示出纬度梯度上的差异,结果均为中性理论模型中的复合群落零和多项式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随纬度上升,群落中常见种和稀有种物种数均逐渐减少,稀有种种多度分布拟合结果与整体群落种多度分布最优模型一致,而常见种种多度分布拟合结果则显示出生态位理论模型中的断棍模型效果更优。热带雨林群落中的稀有种比例较高,当受到干扰时更容易造成物种的丧失,从而具有更高的保护价值。
- 刘玥杨欣贾珺婷杨欣林露湘张志明
- 关键词:纬度梯度群落多样性
- 中国北温带地区积雪对返青期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 季节性积雪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积雪影响返青期植被的生长能力仍然是评估气候变化对高纬度生态系统植被动态影响的一个未知因素。中国北温带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且生态系统丰富,其范围内天山、祁连山及长白山地区均是典型的...
- 马秦炜
- 关键词:积雪土壤湿度
- 寒温带地区典型森林类型中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3年
- 外生菌根(ECM)真菌可促进宿主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营养的吸收,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及对环境的适应,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明寒温带地区ECM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土壤理化因子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可能影响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兴安岭4种典型森林类型白桦、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偃松的根围土壤ECM真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典型森林类型根围土壤中共获得167个ECM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隶属于2个门、4个纲、10个目、24个科、36个属。在门水平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的相对丰度占96.4%,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占3.6%。在属水平上,红菇属(Russula,30.2%)、丝膜菌属(Cortinarius,17.1%)、Piloderma(9.6%)、棉革菌属(Tomentella,7.2%)、丝盖伞属(Inocybe,7.2%)和蜡壳耳属(Sebacina,6.2%)的相对丰度均>5.0%,是该地区的优势ECM真菌类群。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势ECM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理化因子共解释了不同森林类型ECM真菌群落变异的92.4%,其中硝态氮、土壤总氮和土壤pH值对ECM真菌群落组成均有显著影响,解释度分别为60.4%、10.6%和9.5%。研究结果为认识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ECM真菌的群落组成与功能提供了依据。
- 孟兆云李敏杨勋爵吕桂芬吕桂芬张亚萍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高通量测序
- 北暖温带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发育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群落动态
- 2023年
- 本研究旨在揭示人工林在天然发育的恢复过程中其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种间关系和稳定性的变化特征。这种人工林的恢复过程依靠其与天然树种的交互作用实现,而不依赖于人为管理措施。在本研究中,依据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群盖度占样方内乔木层盖度的比例,将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林天然发育序列划分为油松林、混交林和近自然3个典型阶段,并选择地域性天然次生林作为对照。以乔木层每木检尺数据为依据,重点关注群落的动态变化,包括群落结构、多样性、稳定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松人工林天然发育的恢复过程中:(i)从混交林阶段开始形成稳定的优势种群组成,α多样性提高。(ii)乔木层径级结构由钟型向倒‘J’型转变,表明种群更新、发育状态良好。(iii)优势种群中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及紫椴(Tilia amurensis)的生态位宽度增加,但槲树(Quercus dentata)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在其发挥了先锋树种的作用之后下降。(iv)负关联和高生态位重叠(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0.5)种群对比例下降。总之,保护区内的油松人工林在与天然树种交互作用的群落发育过程中促进了种群的更新和发育以及人工林群落的健康恢复,同时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也在积极调整。本研究结论可以为揭示人工林群落天然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Zhenlu QiuMei ZhangKefan WangFuchen Shi
- 关键词:人工林生态位重叠种间联结群落稳定性群落
- 中国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禾本科C_(3)与C_(4)草本植物花果期差异研究
- 2023年
- 为揭示不同地区禾本科C_(3)与C_(4)植物花果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以广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代表南亚热带和北温带地区,从植物志中分别获得两地395和265种禾本科草本植物的3个花果期特征(始花期、末花果期和生殖期长),比较开花物候的差异,并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探究其与气候因子(年均温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亚热带与北温带地区C_(3)植物的始花期均比C_(4)植物早。两地C_(4)共有种在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更早的始花期、更晚的末花果期和更长的生殖期,而C_(3)共有种的末花果期在两地无显著差异,但在南亚热带地区始花期更早,生殖期更长。随年均温升高,北温带地区禾本科植物的始花期提前,而南亚热带地区则延后;随年均降水量升高,两地禾本科植物始花期与末花果期均延迟;禾本科植物生殖期长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不存在相关性。跨地区分析表明,末花果期、生殖期长与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均正相关,而与始花期不相关。禾本科C_(3)植物比C_(4)植物对地区间气候差异响应更敏感是两地共有种始花期差异显著的原因,而共有种生殖期长的显著差异则是由C_(4)植物末花果期结束较晚驱动的,其末花果期对地区间气候差异更敏感。这阐明了禾本科植物生殖物候差异的原因,以及禾本科植物花果期对不同气候区温度、降水的适应策略。
- 张浩萍宋柱秋叶楠陈新兰叶楠陈新兰
- 关键词:禾本科气候因子
- 温带地区环境对混凝土梁桥的退化机理研究
- 本文针对北京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病害问题,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北京地区(温带地区)环境因素变化(温度、降雨(雪)、氯离子侵蚀)对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影响,模拟桥梁服役期内冻融循环、氯离子侵蚀和钢筋锈蚀、混凝土胀裂的退...
- 夏茁茁
- 关键词:耐久性损伤氯离子侵蚀
相关作者
- 郭孝

- 作品数:249被引量:1,00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苜蓿 硒 钴 牧草
- 尹悦佳

- 作品数:62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转基因玉米 基因 性状 核酸分子
- 管珍珍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香根草 百喜草 沼气池 池型 发芽率
- 柳青

- 作品数:45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转基因玉米 基因 核酸分子 分子序列
- 陈洪梅

- 作品数:92被引量:5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自交系 玉米自交系 杂种优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