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4篇“ 湿阻中焦证“的相关文章
- 湿阻中焦证药膳食疗的组方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基于SAS EnterpriseMiner(EM)模块,分析并总结湿阻中焦证药膳方的组方规律,为相关食疗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将统计学与中医文献学相结合,建立改善湿阻中焦证的药膳方基础数据库,利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对药膳方的组方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录入药膳方144首,共涉及原料162种,中药53种。居前3的中药为薏苡仁、生姜和赤小豆,食材为粳米、鲫鱼和鲤鱼。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二阶关联规则23条,基于层次聚类分析挖掘出新组方6个。结论 湿阻中焦证药膳方原料多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挖掘出的新组方原料以温脾燥湿,行气利水为主。该研究对食疗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药食两用的食疗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 李倩余俊英郑其祥张高传严小军刘丽丽刘红宁
- 关键词:数据挖掘湿阻中焦证药膳
- 运和饮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再发性腹痛湿阻中焦证的随机对照试验
- 2024年
- 目的:观察运和饮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再发性腹痛(RAP)湿阻中焦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4月—2021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65例Hp相关RAP湿阻中焦证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用运和饮口服;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疗程均为2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腹痛频率积分、腹痛持续时间积分、腹痛影响学习生活程度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试验组治疗1、2周后腹痛频率积分、腹痛持续时间积分、腹痛影响学习生活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Hp转阴率47.5%(19/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0%(18/25)(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显效率82.5%(33/40)、痊愈率52.5%(2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36.0%(9/25)、痊愈率16.0%(4/25)(P<0.01)。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和饮治疗儿童Hp相关RAP湿阻中焦证安全有效。
- 袁雪晶许慧洁
- 关键词:再发性腹痛幽门螺杆菌儿童湿阻中焦证
- 黄芩、苍术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燥湿作用的性效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观察黄芩和苍术对湿阻中焦证证候模型燥湿功效的差异,阐明黄芩和苍术燥湿作用与药性组合的关联性,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高剂量组、黄芩中剂量组、黄芩低剂量组、苍术高剂量组、苍术中剂量组和苍术低剂量组。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通过饱时内服油脂、饥时灌胃冰水和外部寒湿环境作用20 d复制湿阻中焦证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胃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胃液游离酸度测定方法检测胃液酸度,采用胃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测定胃蛋白酶活力,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宏观表征显示具有湿阻中焦证的表现,胃、结肠组织有炎症反应,胃液游离酸度降低(P<0.05),胃蛋白酶活力减弱(P<0.05);结肠组织中AQP3蛋白表达量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宏观表征得到改善,黄芩和苍术对模型大鼠胃和结肠组织炎症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苍术各剂量组均可升高模型大鼠胃液游离酸度(P<0.05)和增强模型大鼠胃蛋白酶活力(P<0.05),黄芩各剂量组也可升高模型大鼠胃液游离酸度和增强模型大鼠胃蛋白酶活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芩中、低剂量组和苍术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结肠组织AQP3蛋白表达,研究证明黄芩和苍术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的燥湿作用与其药性组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其燥湿功效的强弱与其寒热药性有关,苦温的苍术比苦寒的黄芩作用效果更好。
- 胡小勤陶美霖曾雪霞付蓉蒙丹曾学文
- 关键词:黄芩苍术湿阻中焦证
- 南苍术和北苍术干预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药效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南苍术和北苍术燥湿健脾药效作用差异。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0只正常对照组与60只造模组,采用“外湿侵体”、“正气损耗”、“过食肥甘”等方法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南苍术挥发油47、372 mg/kg组、北苍术挥发油19、154 mg/kg组、香砂养胃丸926 mg/kg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造模组持续施加造模条件。各组连续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7 d。末次药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脾脏及胸腺的脏器系数及小肠推进率等指标;观察结肠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组织切片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结肠中水通道蛋白2(AQP2)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CR(qRT-PCR)技术检测大鼠胃中促生长素(Ghrelin)、神经肽Y(Npy)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ip)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精神萎靡、晦暗发黄(P<0.01);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南苍术挥发油372 mg/kg组大鼠一般情况有所恢复,体质量增长加快,大便形状有所好转;且大鼠小肠推进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减少、腺体结构改善;胃组织中Ghrelin、Npy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肠组织中Sp mRNA表达上调,AQP2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GAS、MTL含量显著升高;南苍术挥发油47、372 mg/kg组大鼠的Vip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北苍术挥发油154 mg/kg组大鼠血浆中MTL含量明显升高(P<0.05),北苍术挥发油19、154 mg/kg组大鼠结肠组织中Vip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南苍术挥发油372 mg/kg组对小肠推进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Ghrelin、Npy、Sp、Vip mRNA表达的调控能力明显强于北苍术挥发油154 mg/kg组。结论:南、北苍术挥发油对湿阻中焦证均有治疗作用,�
- 董妍詹鑫肖扬鑫宋成程王东鹏聂晶刘艳菊
- 关键词:北苍术湿阻中焦证中药药效胃肠功能
- 香砂平胃颗粒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香砂平胃颗粒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1.35 mg/kg)、洛哌丁胺组(0.36 mg/kg)和香砂平胃颗粒低、中、高剂量(0.9、1.8、3.6 g/kg)组,除对照组外,内湿(定期ig猪油、蜂蜜水)、外湿(游泳、放在潮湿垫料中饲养)结合制备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连续ig给药7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称质量法计算大鼠胃残留率,小肠炭末推进法计算大鼠肠推进率,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和P-物质,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0的水平,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CR(qRT-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明显减缓,摄食量、饮水量均减少,毛色发黄、乏力、呆滞、嗜睡、大便黏腻;给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7 d后,一般情况有所恢复,摄食量增加,体质量增长加快,大便性状有所好转。与模型组比较,香砂平胃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小肠炭墨推进率显著增加(P<0.01、0.001);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胃动素、胃泌素和P-物质水平显著增加(P<0.01、0.001),高剂量组生长抑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高剂量组大鼠的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的AQP3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0.001)。结论香砂平胃颗粒可以改善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胃肠功能,机制可能与增强胃肠运动、增加胃肠激素分泌、抑制湿阻所致的消化道炎症以及促进水分从肠腔的转运相关。
- 李晗高云航宋玲陈腾飞侯红平霍旺张广平
- 关键词:湿阻中焦证胃肠功能炎症水通道蛋白3
- 运和饮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湿阻中焦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收集,观察运和饮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湿阻中焦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探寻中药方剂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本研究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儿童功能性腹痛湿阻中焦证...
- 朱宏
- 关键词:功能性腹痛湿阻中焦证儿童中医疗法
- 文献传递
-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的“和胃”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粪便及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蚕沙治疗湿阻中焦证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外湿侵体法-游泳力竭法-过食肥甘法"多因素复合法制备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湿阻中焦证大鼠粪便和尿液代谢物谱图的变化,确定相关代谢标志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及尿液中十八碳-6,9-二烯酸、油酸酰胺、十八碳6烯酸、14,15-二羟基二十碳三烯酸、1-(1Z-十八碳烯基)-sn-甘油、二十四碳五烯酸(C24:5n-6)、7-酮基脱氧胆酸、α-生育三烯酚、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15∶0)、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18∶1(11Z))、溶血磷脂酰胆碱(18∶3(6Z,9Z,12Z))、半胱氨酸、硫酸吲哚酚、蓖麻油酸、环磷酸鸟苷显著升高;3-吲哚甲醛、4,6-二羟基喹啉、L-苯丙氨酸、犬尿喹啉酸、α-亚麻酸、甘氨胆酸、2-吲哚羧酸、乙酰磷酸、高香草酸、黄尿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显著降低。同时,蚕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能显著回调其中的17、13、11种代谢物。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揭示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和胃"机制可能与调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等有关。
- 楚瑞阁吴璐赖艳夏雨龚芬芳余书福杨华生
- 关键词:蚕沙湿阻中焦证代谢组学
- 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
- 目的: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学的影响,阐明蚕沙“和胃”的作用机制,扩展蚕沙的临床应用范围,助推传统粪便类中药的传承与发展。方法:1.蚕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外湿侵体法、游泳力竭法、过食肥甘法多因素复合制...
- 赖艳
- 关键词:蚕沙湿阻中焦证肠道菌群代谢组学
- 文献传递
- 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目的: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阐明蚕沙“化湿”的作用机理,扩展蚕沙作为“化湿”药的临床应用,揭示蚕沙作为药物的科学内涵,助推粪便类中药的传承与发展。方法:1.蚕沙对水通道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
- 王莹
- 关键词:蚕沙湿阻中焦水通道蛋白CACO-2细胞模型化湿
- 文献传递
-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26
- 2020年
- 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从蚕沙含有的微生物角度探讨其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ADH,CRP及空肠中AQP3的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粪便及蚕沙药材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DH,CRP含量明显升高(P<0.05),AQP3含量明显降低(P<0.05),给予蚕沙后ADH,CRP,AQP3均回调。大鼠粪便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ACE,Chao1,Shannon指数最低;同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从门到属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且模型组变形菌门、不动杆菌属、厌氧杆菌属、绿脓杆菌属、副杆状菌属明显增加(P<0.05),而Marvinbryantia菌属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蚕沙低、高剂量组变形菌门明显降低(P<0.05),蚕沙低、中、高剂量组不动杆菌属、厌氧杆菌属、绿脓杆菌属、副杆状菌属明显降低(P<0.05),且蚕沙高剂量组毛绒厌氧杆菌属、Intestinimonas、Marvinbryantia明显增加(P<0.05);蚕沙药材测序显示,勒克菌属、泛菌属、短状杆菌属、西姆惠菌属、哈特曼杆属、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橙单胞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在蚕沙药材中相对丰度高,而在大鼠粪便中基本不存在或存在较少。因此,蚕沙可能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发挥治疗湿阻中焦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与蚕沙药材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关。
- 吴璐赖艳王莹陈丽华管咏梅楚瑞阁杨华生
- 关键词:蚕沙湿阻中焦证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
相关作者
- 黄秀深

- 作品数:206被引量:1,125H指数:1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平胃散 湿阻中焦证 湿邪 小柴胡汤 湿困脾胃证
- 杨旭

- 作品数:37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湿阻中焦证 平胃散 水液代谢 止痛酊 实验药理
- 陈芳

- 作品数:25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湿阻中焦证 平胃散 脾虚 湿阻中焦 水液代谢
- 张凯文

- 作品数:18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湿阻中焦证 平胃散 湿阻中焦 水液代谢 藿香正气散
- 张丰华

- 作品数:151被引量:68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白术茯苓汤 湿邪 克罗恩病 平胃散 湿阻中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