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3篇“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相关文章
湿陷性黄土地
本书共分5章,包括:黄土的成因、土层和分布;黄土本性质;黄土湿陷性及其评估;黄土的动力特征及其黄土的震害;湿陷性黄土地黄土工程等。
冯志焱主编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
钱鸿缙等编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
张彦钧等著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定量吸湿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定量吸湿的施工方法。根据总吸湿处理水量确定吸湿孔的数量、孔径和位置,进行打孔,得到多个吸湿孔;根据至少一个土层吸湿处理水量确定干燥剂配方,向每个吸湿孔中的对应深...
武韦韦孙海涛尚增辉姜久强张成斌袁洪森畅炻贾海生刘中庆杜邵先王春刚杨国辉白金刘薇于子童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用孔内深层强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用孔内深层强夯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中部贯穿有冲压杆,且所述冲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压座,所述冲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且所述顶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导向结构;结合设置的第一电...
郭文礼吴平陈红亮马忠学贾雯丽张雅慧马国纲李生鹏马淑梅何天江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试验研究
2025年
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_(2)湿陷性黄土地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处理项目为背景,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于试验段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SDDC工法对细粒径、粒径比小和刚度低的地挤密效果更显著,土体的初始孔隙率、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变化对地挤密效果的影响较小。适当增大夯击能和成孔直径,可有效提高地挤密效果,橄榄型锤对地的挤密宽度影响更显著,矩形锤对挤密影响深度更有优势。本场地建议SDDC工法的设计参数是:采取橄榄型锤施工,单次夯击能不宜低于800 kJ、成孔直径D=1.2~1.4 m;受施工扰动影响,地表以下及桩底以上2 m范围内挤密效果较差,建议采取其他辅助压实手段消除端部效应。
朱才辉周小松乔建伟李鑫磊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加固效果离散元
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塌陷监测预警的物联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塌陷监测预警的物联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监测技术领域。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塌陷监测预警的物联系统,包括有:黄土地分区划分模块和黄土地监测预警模块。本发明通过构建最小监测单位并结合降水数据、地...
王接才文继业曾亮赵彦军李安陈焰李松
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加固的钻头、钻具、加固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地处理领域,并具体公开了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加固的钻头、钻具、加固装置及方法。该加固装置包括钻具及气体输送单元;钻具的钻头包括连接构件、变形罩、驱动部件及连接于变形罩罩面外侧的多个喷嘴;变形罩的罩面能够在驱...
郭绍影张守超邢亮肖金凤吴永胜
综合治理策略在湿陷性黄土地稳定性提升中的应用探索
2025年
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地稳定性进行了全面概述,明确了其在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综合治理策略,包括地质勘察与数据收集、地改良技术、水文治理措施、结构加固与建筑设计优化以及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这些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了土壤结构,优化了水分条件,加强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并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以持续跟踪土地稳定性的变化。
王志刚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稳定性地基改良
SDDC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处理中的应用——以河津市华苑府小区地下车库地处理为例
2025年
以河津市华苑府小区地下车库SDDC桩地处理为例,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旋挖钻机成孔,SDDC桩机夯填成桩,既可消除黄土湿陷性,又可提高地承载力特征值;同时具有使用范围广、节约成本、取材方便、质量可靠、适用性强等优势,说明SDDC桩可在湿陷性黄土地处理中广泛应用。
崔彦东
关键词:湿陷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相关作者

朱彦鹏
作品数:662被引量:2,880H指数:26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深基坑 预应力锚杆 支护结构 框架预应力锚杆 湿陷性黄土
黄雪峰
作品数:142被引量:1,092H指数:20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黄土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 土力学 地基处理
宋彧
作品数:117被引量:349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湿陷性黄土 体外预应力 预应力 纠倾 迫降纠倾
罗照新
作品数:53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路堤 沉降控制 湿陷性黄土 郑西客运专线 客运专线
郝延周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
研究主题:剪切 加载装置 湿陷性黄土地基 测试系统 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