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篇“ 溢价效应“的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绿色治理信贷溢价效应研究
2025年
目前鲜有研究下沉到微观业务层面探讨银行绿色治理对其绩效的影响,而对该问题的回答关乎银行能否兼顾“绿色”与“盈利”双重目标、保持服务经济绿色转型的内在动力。有鉴于此,本文在构建我国银行绿色治理指数基础上,利用手工收集的2008-2018年17552笔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数据,考察了银行绿色治理对信贷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银行绿色治理会显著提高信贷定价,即存在银行绿色治理信贷溢价效应。第二,银行绿色治理会通过绿色声誉效应和绿色成本效应提高信贷定价。第三,考察银行端绿色治理类型发现,银行主动型绿色治理的信贷溢价效应显著强于遵从型绿色治理。第四,分析企业端绿色表现异质性发现,企业绿色表现提升可缓解银行绿色治理信贷溢价效应的影响。此外,与高绿色治理水平银行建立借贷关系有助于降低企业后续贷款成本。本文为监管部门深化绿色银行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也为银行通过绿色治理获取竞争优势、为企业持续提升绿色表现提供经验证据。
梁琪李温玉余峰燕
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效应研究——兼论集聚与群分效应
2024年
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探究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效应及其成因有助于理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对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14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估计了城市规模的工资溢价,以及集聚效应和群分效应在其中的解释力。总体而言,城市规模每扩大1%,工资水平平均上升0.13%,相应溢价主要来源于群分效应。人口规模超过500万人的超大、特大城市同时存在集聚效应和群分效应,群分效应能够解释工资溢价的35%~55%。人口规模介于100万人至500万人的大城市,工资溢价主要源自群分效应。文章发现,个体技能对工资溢价的贡献度最高,且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当地劳动力的平均技能水平也会提高,即劳动力技能存在明显的空间排序规律。超大、特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具有动态性,年轻劳动力在超大、特大城市的工资增长更快。
胡善成韩律
关键词:工资溢价
生产分割的技能溢价效应——来自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传统国际贸易要素分配理论难以解释中国劳动力收入差距随出口扩张不断扩大的事实。不同于现有文献基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视角的研究,文章尝试从产品内贸易分工视角诠释这一问题,发现以生产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对企业技能溢价具有重要影响,造成劳动力收入差距扩大。首先构建了理论模型,将生产分割和企业技能溢价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分割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第一,生产分割对企业技能溢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第二,机制检验表明,生产分割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影响企业利润总额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企业利润分配,来发挥技能溢价效应;第三,异质性检验表明,当企业为东部地区企业、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时,生产分割对企业技能溢价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文章的政策意蕴是中国在深度参与全球产品内贸易分工,发挥生产分割降本提质经济效益的同时,应重视其造成的工资差距和收入不平等,以兼顾效率和公平。
韩民春刘曈
关键词:技能溢价全要素生产率
公告溢价效应与资产定价:文本机器学习视角
2024年
本文在中国股票市场中,针对上市公司公告文本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信息提取,旨在揭示公告信息与资产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渠道。本文首先依据监督式训练方法构造了基于公告的情感词典,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公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多个渠道探究了公告溢价效应的市场反馈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公告文本情感能显著预测股票收益率,且明确存在正向显著的公告溢价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告效应在小规模、成长型公司中溢价显著;与国企相比,民营企业的公告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公告溢价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的过度关注。对于金融机构关注较多和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公告溢价效应较弱。
唐国豪朱琳陈世程
关键词:文本分析
中概股回归的估值溢价效应 ——基于短期和长期视角
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生存坏境日趋严峻。美国证监会不断加强对中概股的监管,中概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负担持续增加,审计与合规成本也随之提高。随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出台,面临被摘牌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中概...
杨洋
关键词:估值
目标公司控制主体变更及其溢价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企业并购的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控制主体变更将给目标公司带来新的治理能力来源,从人本角度将会改变目标公司的经营轨迹,对目标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上述设想,本文沿“控制主体变更—新控制主体—控制主体来源—股权遗留”这一主体变更细节分解思路,详细分析了不同控制主体和遗留股权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并以1996-2019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对上述理论设想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控制主体变更的目标公司存在显著溢价;利用和放大目标公司的独特性资源优势及提高管理效率是新控制主体掌控公司后提升公司绩效的重要抓手,构成了控制主体变更后实现公司溢价的重要内推机制;内源性和外源性控制主体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本文还探讨了原有控制主体的股权遗留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遗留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稳定。本文对拓展并购价值研究、指导中国企业并购实践和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孙世攀田昆儒杨青徐霞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货币政策公告、信号传递与股市公告溢价效应——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2024年
基于信号传递的资产定价模型,从理论层面剖析了货币政策公告溢价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并数值模拟出相关变量改变后货币政策公告溢价效应的变化情况;使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日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公告溢价效应。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公告确实在A股市场上存在公告溢价效应,且效应随着个股风险系数的提升而加强。另外发现,公告溢价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公告向市场释放了一种信号,此种信号传递给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从而需要更大的风险溢价补偿。为防范此类系统性金融风险,建议应当提高中国货币政策公告的前瞻性、透明性和规律性。
任俊帆
关键词:股票市场信号传递资产定价模型
绿色债券溢价效应、作用机理与可持续绩效被引量:3
2024年
本文将政策支持力度引入Gao和Schmittmann的逆向选择模型,刻画了绿色债券溢价的作用机理,并使用2016—2022年发行的绿色债券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显著低于普通债券13个百分点,说明存在绿色溢价,并且获得第三方认证和绿色属性较高的绿色债券,绿色溢价更高;(2)机制分析发现绿色债券溢价会随着公司转型风险的增加而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而减少,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而增加;(3)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环境治理成本,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将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但会提高环境绩效,并最终增加企业的可持续绩效。
王博占林生邸超伦
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歧的审计溢价效应——基于信息生产的视角被引量:4
2024年
近年来,ESG评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审计定价功能并影响着审计质量,但囿于缺乏完善的评级体系,不同评级机构间存在明显分歧,导致其对审计溢价产生不确定性影响。基于此,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探究ESG评级分歧的审计溢价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但是审计费用的增加并未显著改善审计质量。机制检验发现,ESG评级分歧延长了审计时滞、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篇幅,并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舞弊风险,即审计费用的增加是对其工作量及风险增加的补偿,而未能显著提升审计质量。异质分析发现,企业及时的信息披露、分析师的准确预测以及审计师的丰富经验能够缓解ESG评级分歧的负面冲击。
王垒荣翠莲
关键词:审计质量信息生产
气候变化风险存在股票溢价效应被引量:2
2024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股票市场机会与挑战并存。本文基于2007—202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和Word2Vec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适合中文语境下企业层面的气候风险度量指标,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面临的气候风险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中超过90%源自转型风险,气候风险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进一步,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气候风险对公司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且稳定的正向气候风险溢价;分类型检验结果表明气候物理风险存在负向溢价而气候转型风险存在正向溢价;气候风险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投资者情绪和增强媒体关注度三个渠道推升股票收益率;气候风险对非国有企业和低排放企业股票收益率的正向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将气候风险的考量引入了资本市场,理论上丰富了气候变化经济效应和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实证上拓展了企业层面气候风险测度的定量研究,实践上为我国政府完善气候信息披露机制、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投资者为气候风险理性定价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李博阳张嘉望沈徐豪
关键词:气候风险股票收益率文本挖掘

相关作者

袁国敏
作品数:75被引量:32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虚拟经济 综合评价 溢价效应 工资溢价
刘建新
作品数:81被引量:607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所有权 消费者 心理 脱销 自我建构
刘威
作品数:161被引量:775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 社会转型 社区建设 慈善 社会资本
周孝华
作品数:208被引量:1,267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IPO IPO抑价 IPOS 实证研究 IPO定价
傅联英
作品数:60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双边市场 支付平台 韧性 市场绩效 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