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7篇“ 滤泡性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麦粒灸治疗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淋巴瘤验案
2025年
在临床上,滤泡淋巴瘤的治疗以免疫靶向治疗和化疗为主,但仅能控制疾病。该文报道应用麦粒灸灸痞根穴治疗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淋巴瘤验案1则。以活血化瘀、温通散结为治法,重灸痞根穴,可改善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淋巴瘤患者腹部、腰背部隐痛及消化不良症状,消除肿块。
郑雅峰赵立杰赵荧荧叶小娜宋洪玉王欣彤李然韩兴军
关键词:麦粒灸滤泡性淋巴瘤积证
腹腔穿刺活检滤泡淋巴瘤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活检中滤泡淋巴瘤(FL)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3例腹腔穿刺活检诊断为滤泡淋巴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男87例,女96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范围22~89岁,中位年龄48岁;发病部位腹膜后66例,腹腔淋巴结65例,腹腔其他部位52例;低级别FL 158例(86.34%),其中包括1级33例(18.03%),1~2级102例(55.74%),2级23例(12.57%),3A级18例(9.84%),其中7例局部伴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转化,3B级2例(1.09%),5例为低级别与高级别混合(2.73%),即部分为1~2级或2级,混有不同比例的3A级区域。镜下细胞由中心细胞样和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肿细胞高表达CD20、CD79α及Pax-5,而CD3、CD5表达阴;肿滤泡区表达CD10、BCL-6及BCL-2。CD21和CD23显示滤泡区存在滤泡树突细胞(FDC)网,3级可见FDC网破裂。CD43、MUM-1、CyclinD-1、EBER等呈阴,生发中心区域CD38强阳细胞消失或减少,K-i67增殖指数随着分级不同而不同。结论本组腹腔穿刺的滤泡淋巴瘤有其独特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未见儿童病例,常累及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滤泡为主型生长模式较少见,以低级别FL最为多见,高表达CD10。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腹腔穿刺滤泡淋巴瘤的诊断。
吴婷周小鸽邵睿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腹腔穿刺病理特征免疫表型
十二指肠型滤泡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相关免疫微环境初探
2025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淋巴瘤(DT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相关免疫微环境。方法回顾分析7例DTF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内镜表现和治疗,并进行随访。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DTFL的肿相关免疫微环境。结果患者多为女,中位年龄51岁,病变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或片状颗粒增生。显微镜下病变呈现结节样结构及淋巴组织弥漫分布,肿细胞表达B系抗原及生发中心标记,滤泡树突细胞主要聚集在生发中心周围。部分患者未经治疗自愈或病变无进展,2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治愈。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发现DTFL中静息NK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静息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DTF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类似淋巴结内低级别滤泡淋巴瘤,但可依据滤泡树突细胞的特殊分布鉴别。DTFL为惰淋巴瘤,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愈,其肿免疫微环境可能与静息NK细胞和静息肥大细胞相关。
赵苏苏章宜芬可飞王耀辉王双双王露李惠王景美王剑蓉
关键词:病理学免疫微环境免疫表型
用于利用莫苏尼妥珠单抗和来那度胺治疗先前未治疗的滤泡淋巴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治疗患有先前未治疗的滤泡淋巴瘤(FL)的受试者。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施用莫苏尼妥珠单抗和来那度胺的组合来治疗患有先前未治疗的FL的受试者。
A·克纳普C-C·李E·普尔威M·C·卫
滤泡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2024年
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最常见的惰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它是一种异质疾病,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观察、放疗和全身治疗。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在找到治疗指征之前观察仍然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早期F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放疗,晚期或复发/难治FL患者可以选择免疫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FL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本文对FL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初文慧高娜刘增艳曹曰针孙大伟于文征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免疫化疗靶向免疫治疗
输尿管原发滤泡淋巴瘤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于输尿管的滤泡淋巴瘤(FL)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医院2023年6月收治的1例输尿管原发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男,因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中上段占位半个月就诊。既往有尿路结石病史。因术前影像资料难以明确诊断而行左肾及输尿管全长膀胱部分切除术。镜下形态学与结内滤泡淋巴瘤相同,表现为排列紧密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极向消失,肿细胞以中心细胞为主,可见散在分布的中心母细胞,未见星空现象;免疫表型示B细胞标志阳,表达CD10、bcl-6及bcl-2,CD21和CD23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存在;抗原受体基因克隆重排聚合酶链反应显示有B细胞受体克隆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存在bcl-2基因易位。术后PET-CT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支持输尿管原发FL诊断。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局部放疗。结论输尿管原发FL临床表现无特异,与输尿管癌在影像学上不能鉴别。肿的形态学观察辅以免疫表型、抗原受体基因克隆重排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可明确诊断。需行全身检查除外系统FL累及输尿管可能。
叶振邦吴杰邱田郭蕾王冰凝农琳寿建忠黄文亭郑闪
关键词:输尿管免疫表型
滤泡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滤泡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滤泡淋巴瘤患者予以标本取材,对其标本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生存及预后情况。结果:对50例患者随访1~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5.2个月,总体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00%、75.00%、72.50%;免疫组化抗体指标,Bcl-6百分比最高(66.00%);CD20占比最低(18.00%);进行病理分型的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GCB型26例,non-GCB型24例。病理分型为GCB型的患者3年死亡7例(26.92%),non-GCB型的患者3年死亡15例(62.50%)。不同分型的预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GCB、Bcl-6表达是滤泡淋巴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染色体为阳、Bcl-6基因突变、GCB基因突变是影响滤泡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滤泡淋巴瘤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型有助于评估其预后,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指导意义,能够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生存获益。
任海云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预后
EBV阳滤泡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2024年
EBV阳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类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其以结节状分布、结节内见中心细胞及中心母细胞,伴有EBV阳表达为特征。在这种FL中,EBV阳淋巴细胞位于滤泡分布区。本文对2例EBV阳FL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该病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今后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程开芳左林伟胡芳芳廖首生陆相桐李里香黄文勇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继发滤泡淋巴瘤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继发滤泡淋巴瘤(FL)的临床病理诊断及细胞起源问题。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医院2023年7月收治的1例CHL继发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年女,因既往CHL化疗后再发颈部淋巴结增大来诊。患者3年前因颈部肿物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镜下见大型异型霍奇金细胞样细胞增生,呈典型CD30^(+)CD15^(+)PAX5^(弱+)免疫表型,确诊为Ⅱ级结节硬化型CHL。行3个周期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方案化疗及颈部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后肿完全缓解。规律复查2年余,影像学提示双侧颈部多发增大淋巴结,鼻腔镜示双侧扁桃体增大,病灶活组织镜下表现为淋巴结中排列紧密的淋巴滤泡结构,生发中心极向消失,肿细胞以中心细胞及散在分布的中心母细胞为主,未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生发中心B细胞标志物阳,过表达bcl-2,CD21和CD23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存在;抗原受体基因克隆重排聚合酶链反应(PCR)显示有B细胞克隆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存在bcl-2基因易位。确诊为低级别FL。完善前次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相关分子病理学检测,抗原受体基因克隆重排PCR显示有B细胞克隆重排,且基因重排产物片段大小与本次活组织检查组织相同,荧光原位杂交检查亦显示存在bcl-2基因易位,提示两次肿可能来源于同一前体B细胞克隆。结论CHL治疗后可继发其他类型淋巴瘤,但以转化为高级别淋巴瘤多见,继发FL罕见,通过分子病理学证据可提示二者可能为同一前体B细胞起源。
李璐媛皮金萍叶振邦郭蕾邱田刘秀云周昭朝宋艳农琳郑闪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基因,BCL-2
十二指肠型滤泡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十二指肠型滤泡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临床非常罕见,其临床表现及镜下形态与黏膜慢炎症或息肉相似,容易漏诊或误诊.病例简介本例患者胃镜发现十二指肠降部见多个息肉样隆起,经验不足的临床医师容易误诊为息肉,镜下与旺炽型滤泡增生及其它具有滤泡样结构的淋巴瘤相似,需经免疫组化及分子明确诊断.结论D-FL主要发于十二指肠降部,但也可能累及远端小肠,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显微镜下小肠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异常淋巴滤泡样结节;无极,滤泡中心为淋巴细胞样细胞,未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α、CD10、Bcl-6及Bcl-2均为阳,CD21染色见滤泡中央滤泡树突网减弱,滤泡边缘滤泡树突网增强.原位免疫荧光显示存在IGH:BCL2/t(14;18)基因融合;D-FL患者大部分预后情况良好,其预后有待随访观察.
马华玲
关键词: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

相关作者

周小鸽
作品数:310被引量:1,787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EB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郑媛媛
作品数:88被引量:37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王长远
作品数:79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酪氨酸激酶 肿瘤疾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滤泡性淋巴瘤
徐兵
作品数:370被引量:672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 联合用 急性白血病
马晓东
作品数:3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疾病 酪氨酸激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滤泡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