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篇“ 潘生丁负荷试验“的相关文章
右束支传导阻滞潘生丁负荷试验阳性一例
2005年
李晓凤孟苓茹刘云张美云黄革红
关键词:潘生丁负荷试验右束支传导阻滞阳性发作性心悸
^(99)Tc^m-ECDSPECT显像潘生丁负荷试验评价痴呆病人脑血管储备功能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和评价潘生丁试验99Tcm ECDrCBF显像在痴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先行基础状态rCBF显像 ,在 3 6~ 48小时之后行潘生丁介入后显像。对重建的影像进行肉眼和定量分析。Alzheimer痴呆 (A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为 3 6例和 66例 ,正常对照组 18例。结果 VD和AD组显示双侧颞叶和 /或顶叶血流低灌注病灶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血流灌注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 .0 5 ) ;脑血管储备功能损害 (或丧失 )和保留的发生率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潘生丁介入rCBF显像定量分析可以避免肉眼分析的人为影响因素 ;它在AD和VD的病人鉴别诊断中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凯军张永学安锐梅元武黄代娟
关键词:^99TC^M-ECD局部脑血流显像痴呆
经食管超声潘生丁负荷试验评价冠状动脉储备能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于富军傅向华卫亚丽贺江勇赵战勇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检查潘生丁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动力学
平板运动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旨在为不能耐受运动试验的特殊人群提供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冠心病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共选取临床疑似或确诊的男性冠心病住院患者5 2例 ,年龄 41~ 75岁 ,在 1个月内先后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①平板运动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10 0 %、78.95 %和79 .3 1%、65 .2 2 %。②当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别为 0、1、2、3支时 ,平板运动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的阳性例数则分别为 0、2、10、17例和 0、6、10、15例。③在潘生丁负荷试验中 ,分别将患者的症状、心电图改变及两者相结合作为冠心病阳性诊断标准 ,其敏感性、特异性则分别为 72 .41%、65 .2 2 % ;65 .5 2 %、82 .61% ;及 79.3 1%、65 .2 2 %。结论 潘生丁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基本相同 ;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病情的加重 ,上述两项负荷试验的阳性例数也相应增加 ;
张黎军谢青何勇李庚山江洪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冠心病
潘生丁负荷试验中QTd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 (DP- ECG)及潘生丁食管心房调搏复合试验 (TRAS- DP- ECG)前、后心电图 ST段、校正 QT间期 (QTc)及 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 ,以评价 TRAS- DP- ECG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冠心病 (CHD)患者 (CHD组 )及 30例正常者 (对照组 )进行 DP- ECG和 TRAS- DP- ECG,记录试验前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其 ST段 ,QTc及 QTd。根据分布曲线求出 QTc及 QTd的截断点。分别计算两种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如以 QTd≥ 40 m s为截断点 ,以 DP- ECG诊断 CHD时 ,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76 % ,93% ,82 % ;以 TRAS- DP- ECG诊断 CHD时 ,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 92 % ,93% ,92 %。结论 :TRAS- DP- ECG时 ,如以 QTd≥ 40 m s为截断点 ,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而不影响其特异度。 QTd≥40 m s可作为 TRAS- DP- ECG时诊断
王明空李春生岳全廷魏远亮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QT间期离散度心电描记术
潘生丁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研究潘生丁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方法  2 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 8例健康对照者均进行了静息和潘生丁负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 ,间隔时间 1周内。显像剂为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 ,仪器为ElscintApexSp 6SPECT仪 ,潘生丁剂量按体重 0 5 6mg/kg。结果采用半定量方法进行分析 ,比较静息及负荷显像探测脑缺血性病变的灵敏度及不对称指数。结果 潘生丁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缺血性脑血管病判断病变的灵敏度可由静息时的 5 8 3%提高至 83 3%。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负荷试验可将静息时的灵敏度从 46 7%提高至 73 3% ,对照组负荷前后不对称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患者组不对称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患者组负荷后脑血管呈不同的反应类型。结论 潘生丁负荷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脑血管病变的检出 。
修雁陈绍亮孙晓光陈婕毛悦时汪忻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缺血
潘生丁负荷试验脑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使用潘生丁负荷试验脑灌注显像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CVD)患者的脑储备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 8例 ,CVD组 6 6例。用99Tcm 双半胱乙酯先做脑潘生丁负荷显像 :按体重静脉注射潘生丁 0 .14mg·kg-1·min-14min ,30min后行脑SPECT显像 ;2~ 5d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脑SPECT基态显像。图像行视觉及定量分析。 8例患者治疗后随访。结果 根据视觉及定量分析结果将脑血流对潘生丁的反应分为 4型 :A型 ,潘生丁试验后原有病灶扩大 ,不对称指数 (AI)及摄取指数(UR)均下降 ;B型 ,基态显像正常 ,用药后出现明显灌注低下区 ,AI值下降 ,UR由正常变为低于正常 ;C型 ,原有病灶用药后缩小或消失 ,AI、UR值均上升 ;D型 ,用药前后图像及AI、UR值均无差异。 14例小脑交叉性失联络现象在潘生丁试验后 8例恢复正常。结论 潘生丁负荷试验有助于CVD的诊断、预后估测及治疗方案制定。
张蓉常杰蒋茂松
关键词:脑缺血脑灌注显像潘生丁负荷试验
潘生丁负荷试验潘生丁负荷SPECT核素心肌显像诊断隐性冠心病对比
2001年
目的 论证SPECT心肌显像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作者按照可疑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共选择 15 9例 ,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 (潘生丁负荷SPECT核素心肌显像组 )及对照组 (潘生丁负荷试验组 )。结果 表明两种试验对隐性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试验组对肥胖者、大胸腔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
朱志忠朱红刘雅洁
关键词:潘生丁心肌核素显像隐性冠心病
血压室温与潘生丁负荷试验付作用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压、室温与大剂量潘生丁负荷试验付作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记录患者试验前、后的心电图,血压及试验中付作用反应的症状和持续时间。结果 ①试验前患者血压较高者(收缩压>21.3kPa,舒张压>13.3kPa),试验中付作用较轻,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而试验前患者血压较低者(收缩压<18.3kPa、舒张压<11.3kPa),则付作用较重,缓解时间延长,多需用氨茶硷拮抗。②夏季室温29℃以上时,患者在试验中付作用较重。室温在10℃以下时,患者付作用较轻。结论 大剂量潘生丁负荷试验中出现较重的付作用的症状,应及时使用拮抗剂氨茶硷,或调节室内温度,可减轻症状。
张丽
关键词:潘生丁试验付作用血压室温冠心病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护理被引量:2
1999年
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能准确评估患者心肌灌注血流情况。通过对122例受检者静脉注入潘生丁反应情况的观察,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出现反应呈显著相关(P<001)。阐述了潘生丁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原理,潘生丁反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潘生丁反应的观察要点、心电图监测。
唐维佳徐有奇
关键词:潘生丁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核素显像

相关作者

李晓凤
作品数:32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七医院
研究主题:晚期乳腺癌 近期疗效观察 运动平板试验 消化系肿瘤 联合化疗
张美云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七医院
研究主题: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潘生丁试验 潘生丁负荷试验 醇胺
褚雯
作品数:29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超声诊断
张黎军
作品数:77被引量:261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抵抗 吡格列酮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刘云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七医院
研究主题: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潘生丁试验 潘生丁负荷试验 病理性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