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10篇“ 炎性肉芽组织“的相关文章
拔牙窝肉芽组织的转归和调控被引量:1
2024年
牙周、根尖周常导致牙槽骨进行吸收,是牙齿松动和缺失的主要原因。在局部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中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浸润,肉芽组织替代周围骨组织,传统观念认为肉芽组织属于病理组织,应在拔除患牙的同时将其彻底刮除,以避免拔牙术后出血、感染、骨组织愈合不良等问题。虽然肉芽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降低,但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或病原刺激消除(拔除患牙、根管治疗等)后,肉芽组织中纤维成分逐渐增多,浸润的细胞逐渐减少,最终转化为修复肉芽组织进而成骨,且即刻种植中利用拔牙窝的肉芽组织进行创口关闭或软组织重建亦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组织学研究证实肉芽组织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群体,因此肉芽组织需要彻底刮除的传统观念需要改变。肉芽组织在合适的干预措施下可进行成骨转化,调控肉芽组织转化为修复肉芽组织成骨再生成为牙槽骨病损再生修复的新策略,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亦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拔牙窝肉芽组织转化为修复肉芽组织的关键调控因素如活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组织蛋白酶K等,以及修复肉芽组织成骨的关键调控因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的分子机制研究将有助于筛选促进牙槽骨病损修复的合适靶点以进行相关生物治疗技术和药物材料的研发,以期能为牙周等导致的牙槽骨病损提供更微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目前该方面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临床转化应用尚有距离。
张武阳薛洋胡开进
关键词:拔牙窝愈合过程炎性肉芽组织转归
全椎板减压治疗伴肉芽组织形成的长节段胸椎硬膜外脓肿1例报道
2023年
报道1例全椎板减压治疗伴肉芽组织形成的长节段胸椎硬膜外脓肿病例。该例患者以腰痛及双下肢无力为主诉入院后,迅速出现双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多段胸椎硬膜外占位并压迫脊髓。急行单节段椎板切除脓液引流后,发现长条状肉芽组织仍然粘连压迫脊髓,改行多节段椎板切除术,顺利清除肉芽组织。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良好,脊柱稳定良好。椎管内分隔状高T2W信号影像提示大量肉芽组织形成,脓肿引流术效果差,多节段椎板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董奇路磊方斌
关键词:硬膜外脓肿炎性肉芽组织椎板切除术
牙周致磨牙松动拔牙后肉芽组织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差异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处理牙周致磨牙松动拔牙后肉芽组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医院收治的牙周致磨牙松动患者84例,遵循1∶1随机数字表签法分为A、B组,各42例,拔牙后将拔牙窝内肉芽组织彻底刮除处理记为A组,刮匙将拔牙窝表明松软的肉芽组织简单剥离及简单吸取处理记为B组,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A组患者牙周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A组患者牙槽窝骨密度高于B组(P<0.05);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拔牙窝牙槽嵴高度降低,宽度减少,但A组较B组变化更小(P<0.05);两组患者活动出血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彻底刮除患者拔牙窝内的肉芽组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促使牙槽骨组织再生,值得应用。
陶伟华
关键词:牙周炎拔牙炎性肉芽组织
拔牙后保留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拔牙后保留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因慢牙周或根尖周进行拔牙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拔牙后保留肉芽组织,对照组拔牙后以刮匙清除肉芽组织。使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拔牙窝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统计拔牙窝早期创口愈合指数(EHI)分级、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PD)、血清前列素E2(PGE2)、可溶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碱磷酸酶(ALP)、p-21激活激酶5(PAK5)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拔牙窝牙槽骨高度及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牙窝愈合时间为(6.06±1.11)d,显著少于对照组[(7.14±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创口愈合指数(EHI)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比例分别为25.00%、38.33%、30.00%、5.00%和1.67%,对照组EHI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比例为20.00%、33.33%、35.00%、8.33%和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I、SBI、PLI、PPD、PGE2、sICAM-1、ALP、PAK5为(0.31±0.03)分、(1.35±0.24)分、(0.69±0.03)%、(2.54±0.22)mm、(360.65±42.34)ng/L、(171.62±17.48)ng/L、(421.45±46.73)U/L、(28.45±6.74)μg/L,均低于对照组[(0.67±0.06)分、(2.53±0.35)分、(1.53±0.08)%、(3.75±0.36)mm、(452.62±57.57)ng/L、(201.48±26.65)ng/L、(473.56±42.66)U/L、(33.63±5.4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61.67%vs.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后保留肉芽组织可明显缩短拔牙窝愈合时间,并没有明显增加牙槽骨吸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拔牙窝愈合有利,可兹临床参考。
郑冬冬付欣魏娜王亚红郑再欣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炎性肉芽组织拔牙窝愈合效果
牙槽骨肉芽组织及修复肉芽的差异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牙槽骨肉芽组织(IGT)与修复肉芽组织(RGT)之间的组织学及生物信息学差异,以期为通过调控IGT向RGT转化进而促进牙槽骨病损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收集10例接受延期自体牙移植的患者,收集一期牙拔除术中刮除的IGT及二期牙移植术中刮除的RGT。随机抽取3例样本用于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外7例行串联质谱标签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与IGT相比,RGT显著特征为大量有序排列且成熟的纤维组织,且成纤维细胞、Osterix阳细胞等骨形成相关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生物信息学结果提示两者的差异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及症相关通路,COL1A1是二者间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的分子,亦是差异表达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网络中的一个中枢。COL1A1的主要降解酶——组织蛋白酶K(CTSK)在RGT中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IGT与RGT存在异同,CTSK有望成为调控IGT向RGT转化的潜在靶点。
李登科张建英张武阳郑雪妮胡开进薛洋
关键词:炎性肉芽组织组织蛋白酶K
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影响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GT)根据所处时期不同分为两大类:以症细胞大量浸润为主的肉芽组织(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IGT)及以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
王静娟
关键词:炎性肉芽组织根尖周炎
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
研究目的:评估拔牙窝内肉芽组织对拔牙术后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因慢根尖周或牙周需要拔牙且符合研究标准的100例患者,共109处拔牙窝,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
王静娟胡开进
关键词:拔牙窝炎性肉芽组织根尖周炎牙周炎
横纹肌组织肉芽组织增生1例
肉芽组织(granulation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为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并伴有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肉芽组织过度增生(O...
李滋聪
关键词:颈部肿物X线计算机
真菌鼻-鼻窦引发鼻中隔息肉伴溃疡及肉芽组织一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男,48岁,主因“右鼻腔阻塞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3年5月收入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患者近1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鼻腔阻塞,脓分泌物增多,进行加重,伴头昏、嗅觉减退、头痛等,无后吸涕中带血、胸闷、心慌等不适,曾口服鼻药及使用滴鼻剂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近2个月症状明显加重,
石丽芳沈景秋
关键词:真菌性鼻-鼻窦炎炎性肉芽组织鼻中隔溃疡息肉鼻腔阻塞
胆总管下段肉芽组织梗阻1例报告
2008年
黄学礼
关键词:胆总管肉芽组织梗阻

相关作者

张功林
作品数:435被引量:1,202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阔筋膜瓣 吻合血管 股前外侧
王学玖
作品数:39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颌下腺 口腔颌面外科 牙齿发育 下颌第一磨牙 髁状突骨折
毛丽莎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齿发育 NOTCH1 干细胞 细胞分化 超声探测
蔡佳宇
作品数:31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充血性心力衰竭 淫羊藿总黄酮 美托洛尔 异丙基肾上腺素 大鼠心肌
陈洁
作品数:423被引量:1,69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血热证 预后 角质形成细胞 寻常型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