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6篇“ 热重法“的相关文章
热重法测淀粉基塑料购物袋中淀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2024年
采用热重法,对淀粉基塑料购物袋中淀粉含量进行测量,并对影响测量的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表明:当淀粉含量为15.37%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22%(k=2)。同时,由于重复性分量的相对贡献较大,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应重视仪器维护与人员培训工作。
赵康陶强吴雄杰贺雁朱东波
关键词:热重法淀粉含量不确定度
热重法快速测定加热不燃烧卷烟中水分的含量
2024年
在氮气氛围下对加热不燃烧卷烟进行热失重分析以计算其含水率。试验结果表明:热重法测定的样品含水率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比对偏差在0.574%~5.731%,试验精度高;热重法测定的样品平行样相对偏差在0.005%~1.855%,试验重复性好;热重法测试时样品量仅需5~10 mg,测试时长为4 min左右,试验简单高效。
刘锐王盛龙潘福敏
关键词:热重分析水分
基于热重法分析小麦粉在线粉流的热解特性被引量:1
2024年
加工精度是小麦粉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为探究热重法评价小麦粉加工精度的可行性,利用热重分析仪测定35种在线粉流的热解行为,基于热解动力学方程获得在线粉流热解阶段Ⅱ(238~338℃)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级数),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阶段Ⅱ活化能与麸星含量、热解Ⅲ阶段后的残余质量分数与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制粉系统的在线粉流热解Ⅱ阶段的活化能与麸星含量之间呈非线性负相关(R^(2)=0.9201);热解Ⅲ阶段结束后的残余质量分数与灰分含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R^(2)最高可达0.9207。麸星含量是影响在线粉流热解特性的主要因素;热重分析法适用于评价麸星含量较高小麦粉的加工精度。
马真真谷少涵孙冰华王晓曦
关键词:热重分析热解动力学
红外光谱结合热重法对3种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的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模拟试验明确3种作物秸秆腐解过程中的物质结构变化规律,为烟田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油菜和水稻3种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网袋法模拟腐解180 d,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热重(TG)分析研究3种作物秸秆在干湿交替和淹水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腐解特性差异。【结果】3种作物秸秆在180d时腐解率达55.69%~69.39%,表现为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烟草秸秆;同一秸秆在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腐解率表现为干湿交替处理>淹水处理,但差异较小。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3种作物秸秆的官能团组成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3420、2920、1640、1380、1050和610 cm^(-1)处共有吸收峰,但在某些特征吸收峰和吸收峰相对强度呈现差异,表明这些吸收峰所对应的物质及含量有所不同。烟草秸秆的1640 cm^(-1)/2920cm^(-1)和1640 cm^(-1)/1050cm^(-1)相对强度比值最大,芳香族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随着腐解的进行,3种作物秸秆红外光谱吸收峰及其相对强度发生变化,碳水化合物、酰胺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逐步分解,生成了碳酸盐、铵盐、硝酸盐和羧酸盐等,水稻秸秆中元素硅逐步释放形成二氧化硅和硅酸盐。TG分析显示,3种作物秸秆TG-微商热重(DTG)曲线上200~400℃阶段的失重率达55.00%以上,是秸秆挥发分析出的主要阶段。200~400℃和600~700℃阶段失重率分别以油菜秸秆(58.71%)和烟草秸秆(6.38%)最大,水稻秸秆900℃残留质量百分比最高(23.17%)。腐解末期(180 d)3种作物秸秆的固定碳百分比和挥发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但同一作物秸秆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水稻秸秆固定碳百分比最高(平均值17.32%),挥发分质量分数最低,而油菜秸秆挥发分质量分数较高,固定碳百分比最低,平均值为11.69%。【结论】红外光谱结合热重法可对模拟还田秸秆的降解状况进行分
陈丽鹃张锦秀范伟粟桂蓉李伟鹏谢慧玲李雨周喜新
关键词:作物秸秆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
一种热重法测量页岩含油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重法测量页岩含油量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超低温冷冻保藏的页岩油样品进行液氮冷冻碎样,称取一定量的样品,进行热重分析,此时记录样品重量为初始重量;步骤2:热重升温程序从室温以5‑1...
姜志高吴艳艳曾凡武孙婧张婷婷高和群
基于等温热重法的内蒙古长滩煤热解气化及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采用等温热重法开展内蒙古长滩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3种转化方式的实验研究,以期全面考察长滩煤的不同转化特性及为长滩煤的利用途径优化选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煤炭的加压利用方式由其煤质性质决定,以内蒙古长滩煤及其半焦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热重及加压热重等温热重法,系统研究内蒙古长滩煤的热解、气化及燃烧特性,为长滩煤的利用方案选择提供数据支撑。由常压热重实验得出:长滩煤在常压、氮气气氛下950℃热解、恒温90 min,失重率、残留质量、热解最大质量变化速率分别为37.75%、62.25%、1.56%/min,转化率达46.65%;长滩煤在常压、纯CO_(2)气氛及不同温度下气化,随气化温度的升高则气化最大质量变化速率增加,气化反应达最大转化率的时间缩短,气化反应进行的时间相同时,其温度越高则对应的碳转化率越高,气化温度对气化反应起关键作用,提高气化温度有利于加快气化反应速率、缩短气化反应时间;长滩煤在常压、空气气氛下950℃燃烧,切换空气后瞬间转化完成,约2.5 min即可达到最大碳转化率,残留质量为22.66%,燃烧最大质量变化速率为27.7%/min。由加压热重实验得出:长滩煤半焦在2 MPa、975℃、氮气气氛下恒温约100 min,转化率从700℃左右开始明显提高,恒温结束时的热解转化率约为36.67%;在70%CO_(2)气氛下恒温约120 min,气化反应达到最大碳转化率;在70%水蒸气气氛下恒温约60 min,气化反应达到最大碳转化率;在空气气氛下恒温约20 min,燃烧反应达到最大碳转化率。
王学云
关键词:等温热重法燃烧特性气化反应半焦
炭黑 第30部分:高温挥发物的测定 热重法
本文件描述了用热重法定量测定炭黑高温挥发物失重率的方法,不包含GB/T3780.8规定的125℃的加热减量。本文件适用于对炭黑表面官能团和吸附物(如碳氢化合物)热解的评估。本文件适用于橡胶用炭黑和色素炭黑等。
热重法测定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树脂中的炭黑含量被引量:1
2023年
PBAT在氮气气氛下会发生热裂解,产生大量的裂解碳,对炭黑含量的测定存在较大的干扰。利用热重分析法,对PBAT树脂中的炭黑含量进行测定,需要设定特定的温度程序,排除裂解碳的干扰,才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PBAT树脂中炭黑含量的结果。结果表明,热重法测定PBAT树脂炭黑含量的试验方法能获得良好的准确率和重复性。
黄建智
关键词:热重分析法炭黑含量
热重法测量极低饱和蒸气压的方法优化
2023年
基于Langmuir方程的热重分析法是测量物质极低饱和蒸气压的常用方法。有2个关键因素可用于确保测量准确:蒸发速率与饱和蒸气压的线性关系及不同物质的校准系数k的一致性。对控制方程的无量纲分析表明,蒸发过程由Reynolds数(Re)、 Peclet数(Pe)和坩埚表面样品蒸气质量分数的无量纲形式(w_(i))决定。由无量纲量表示的蒸发速率关系式表明:蒸发速率与饱和蒸气压具有非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描述k的变化规律。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饱和蒸气压较小时,饱和蒸气压与蒸发速率的关系式可近似为线性。待测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扩散系数与校准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扩散系数越接近,2种物质的校准系数的差越小。
李忠炜李肖飞唐祚洲徐文婷宋蔷
关键词:热重分析饱和蒸气压
热重法分析金属轧制油的退火洁净性被引量:2
2022年
金属轧制工艺的特点要求金属轧制油在退火后能完全分解或挥发,退火后表面不存在油斑等缺陷,即金属轧制油要有良好的退火洁净性。用热重分析仪模拟工业退火程序,分析铝箔轧制油和不锈钢轧制油加热状态下的挥发情况,通过实验建立了热重法分析金属轧制油退火洁净性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所选铝箔轧制油和不锈钢轧制油的结束挥发热解温度远低于铝箔和不锈钢轧制的退火温度,可满足铝箔和不锈钢轧制的安全生产要求,且有良好的退火洁净性。
马树侠
关键词:热重法

相关作者

张建良
作品数:1,101被引量:2,954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高炉 炉缸 高炉炉缸 焦炭 冶金性能
李保庆
作品数:231被引量:2,119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煤 热解 水煤浆 加氢热解 热解过程
韩森
作品数:14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热重法 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 阿莫西林 诺氟沙星
朱小梅
作品数:21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热重法 热分析 铬 差示扫描量热法 锰
陈栋华
作品数:83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热分析动力学 热分解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稳定性 热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