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篇“ 煎煮条件“的相关文章
煎煮条件下知母新芒果苷和芒果苷成分转化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水煎煮条件下知母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转化关系。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8 nm;进样量为10μL;对不同来源的15批次知母未经水煎煮和经水煎煮的样品进行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含量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经水煎煮后,知母中的新芒果苷的含量降低,而芒果苷含量升高。结论:水煎煮条件下,知母新芒果苷可部分转化为芒果苷,可为知母相关制剂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赵小勤许莉李庆罗霄黄晓婧
关键词:知母芒果苷
不同煎煮条件对加味银翘方煎出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优选煎药机煎煮加味银翘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针对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同时对煎药机密闭一煎和常压二煎进行了单因素法考量。结果:机器煎煮加味银翘方浸泡时间60 min,加水量8倍,煎煮时间30 min效果最佳,同时在上述条件下,以连翘苷含量为检测指标,密闭一煎效果优于常压二煎。结论:本研究基于煎药机设备,优化临床协定方的煎煮参数,为含挥发性成分的处方煎煮工艺提供依据。
庞春燕臧旭杰鲁爽王丽霞杨响光孙玉雯王薇杨辉王羽益德元刘冬
关键词:煎煮工艺连翘苷煎药机
归菊祛白方剂煎煮条件优选
2016年
目的优选归菊祛白方剂的煎煮条件。方法 1设A1、A2、A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按料液比1∶10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A1、A2、A3组分别煎煮20、30、40 min,均煎煮1次。滤取药液。2设B1、B2、B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B1、B2、B3组分别按料液比1∶8、1∶10、1∶15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均煎煮30 min,煎煮1次。滤取药液。3设C1、C2、C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按料液比1∶10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煎煮30 min,C1、C2、C3组分别煎煮1、2、3次。滤取药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上述各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果在料液比1∶10、煎煮1次的条件下,煎煮30 min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煎煮20、40 min者相比,P均<0.05。在煎煮30 min、煎煮1次的条件下,料液比1∶10煎煮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料液比1∶8、1∶15者相比,P均<0.05。在料液比1∶10、每次煎煮30 min的条件下,煎煮1次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煎煮2、3次者相比,P均<0.05。结论煎煮时间、料液比和煎煮次数对煎煮归菊祛白方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有明显影响。料液比1∶10、煎煮30 min、煎煮1次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相对较高。
吕红叶吕海花杨帆刘伟
关键词:补骨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探讨蒙药汤剂煎煮条件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文献查阅探讨蒙药汤剂煎煮条件与汤剂疗效的关系。从煎煮的容器、浸泡、加水量、煎煮时间、火候等多方面分析蒙药汤剂的煎煮条件,提出相关建议和要求,说明掌握好蒙药汤剂煎煮条件,才能保证疗效。
斯琴图雅桂香曹乌吉斯古楞
关键词:煎煮条件疗效
正交设计法优选紫石英煎煮条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优选紫石英煎煮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加水量(A)、煎煮时间(B)和药材粉碎度(C)为因素水平,用L9(34)正交设计对煎煮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紫石英中可溶性Ca和F的含量。结果:紫石英的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1 h、药材粉碎度20目。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紫石英临床合理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张颖花霍韬光李晶石松田畅培李维凯杨卉蕾姜泓孙贵范
关键词:紫石英正交试验煎煮条件
基于化学组分动态变化的附子配伍甘草煎煮条件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与甘草配伍前后,附子化学组分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确定附子配伍甘草的最佳煎煮条件。方法:测定不同时间附子单煎液和附子-甘草合煎液中乌头总碱及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确定最佳煎煮条件;考察最佳煎煮工艺所得汤液的大鼠心脏毒性。结果:附子-甘草配伍的最佳煎煮条件为大火煮沸后小火微沸保持30 min;在煎煮0~90 min时,附子-甘草配伍前后的乌头总碱及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0 min时达两者综合的峰值;煎煮30 min的单附煎液和附子-甘草合煎液均表现出一定的大鼠毒性,但合煎液心脏毒性较小。结论:优选的配伍煎煮工艺可为中药复方及临床应用中附子的"减毒存性"提供参考。
秦素红章津铭何宇新何瑶廖婉傅超美
关键词:附子甘草化学组分煎煮时间
接骨一号汤机器煎煮条件的优选
2012年
目的:优选接骨一号汤机器煎煮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延胡索乙素含量、固体得膏率为参考指标,对机器煎煮最佳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优选机器煎煮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50分钟、煎煮时间40分钟。结论:正交试验优选接骨一号汤机器的最佳煎煮条件,更好地规范了机器煎药方法,保证了药材的临床疗效,提高了煎药效率和汤剂的制备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黄云娟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艺
不同煎煮条件下四物汤中芍药苷溶出率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测定在不同煎煮条件下四物汤中芍药苷的溶出率。方法对四物汤采用煎药前是否浸泡、煎煮不同时间和次数,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汤液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测定波长230n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8:82)。结果:四物汤中芍药苷和浸膏的煎出率随煎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般进行30~60min较好,药材进行两次煎煮是必要的。
马文龙赵海峰
不同煎煮条件下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率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为例说明不同煎煮条件下对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煎煮条件下(煎煮时间、次数、煎煮前浸泡、不同加药量)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溶出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以浸泡30 min后,煎煮30 min、2次为最佳煎煮条件。结论黄连解毒汤在不同的煎煮条件下对其中黄芩苷的溶出率影响较大,为临床和制药企业在黄连解毒汤煎煮提取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龙世琼沈素梅赵锦马文龙崔春利刘世军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黄芩苷溶出率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煎煮条件下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溶出率考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为例说明不同煎煮条件下对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方法以小檗碱的溶出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煎煮条件下(煎煮时间、次数、煎煮前浸泡)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的溶出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煎煮30 min,煎2次小檗碱的溶出量、溶出率明显增加。
梁晓赵锦马文龙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小檗碱溶出率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关作者

丁青龙
作品数:96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稳定性 夜宁胶囊 饮片 HPLC 正交试验
赵静安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煎煮条件 金银花 绿原酸含量 浸膏得率 植物药
金幼兰
作品数:26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大鼠 脑内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中医药疗法
陈惠红
作品数:55被引量:208H指数:7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正交试验 稳定性 薄层色谱 视明口服液 HPLC法测定
赵红洋
作品数:6被引量:84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苜蓿 叶片氮含量 比叶面积 性状变异 功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