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6篇“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相关文章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 2021年
- 莲花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被引量:5
- 2011年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分呼吸道、生殖道、脑、结膜等多种感染类型。呼吸道型以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出血和坏死为特征;生殖道型以生殖器官出现小脓包病变为特征,表现为脓疱性外阴阴道炎和龟头包皮炎,成年母牛还常伴有乳房炎、流产、受孕率降低和奶产量下降等症状;脑膜炎型主要发生于犊牛,表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脑炎症状;结膜炎型主要表现眼结膜充血、水肿和点状坏死,眼部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该病死亡率较低,多呈亚临床经过,但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呼吸道疾病。
- 王志亮张永强王淑娟
-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发病机制免疫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 1989年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lnfectiousbovine Rhinotracheiris,简称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IBR病分布广泛,目前世界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存在。如美国、加拿大、英国、苏联、法国、瑞士、丹麦的牛群中普遍存在;在智利、埃及、南非、
- 李伟民
- 关键词:牛疱疹病毒牛群病牛弱毒疫苗血清抗体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 2012年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
-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牛疱疹病毒坏死性喉炎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措施
- 2025年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一种由I型牛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养牛业发展。本文综述了IBR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实施疫苗免疫、采用综合治疗策略以及建立健全监测体系等。通过分析IBR的病原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预防、治疗和应急处置方案。研究表明,只有将这些措施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IBR对养牛业的影响,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 张玉宏
-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措施饲养管理疫苗免疫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 2025年
- 冬春季节较为寒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进入高发期,该病的发生会对牛健康生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甚至会致死,进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助力畜牧经济稳步增长,做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工作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重点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特点、诊断要点与防控措施展开了研究,期望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 梁玉玲
- 关键词:传染性鼻气管炎
- lncRNA在调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复制中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lncRNA在调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复制中的用途。本申请首次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样品中发现一种长链非编码RNA 6up,设计了能检测出该基因的引物序列,并设计、合成了该基因的小干扰RNA...
- 宋佰芬张帆马金柱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025年
-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 郭衍冰侯绪森孙兴忠王军富王改丽郝良玉董航王雪磊刘杰王楠曹利利
- 关键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 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与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 2025年
- 牛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对发病黄牛进行临床观察与药物治疗试验,详细阐述该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旨在为黄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养牛业的疾病防控水平与经济效益。
- 宁小艳
- 关键词:黄牛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药物治疗疗效评估
-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治
- 2024年
- 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也称坏死性鼻炎或红鼻子病,该病是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临床症状1.1呼吸道型呼吸道型一般温度较低的月份会出现。牦牛突然发病,初期体温高达40~42℃,黏膜充血,精神不振、厌食等。病情加重后牦牛咳嗽,呼吸困难.
- 肖海月程川蓝岚陈和强吴建平
- 关键词: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鼻气管炎坏死性牦牛黏膜充血厌食
相关作者
- 郭爱珍

- 作品数:491被引量:1,786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牛支原体 动物传染病 支原体 牛分枝杆菌 奶牛
- 郭利

- 作品数:105被引量:3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BVDV
- 陈颖钰

- 作品数:288被引量:82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牛支原体 支原体 动物传染病 牛分枝杆菌 突变株
- 朱远茂

- 作品数:100被引量:3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间接ELISA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单克隆抗体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 童光志

- 作品数:893被引量:3,849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重组鸡痘病毒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