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3篇“ 牧草产量“的相关文章
基于CASA模型的呼伦贝尔牧草产量估算研究
2025年
呼伦贝尔草原是著名的天然牧场,畜牧业也是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畜牧业优势对于提高草原地区牧民收入有着重大意义。为获得长时序牧草产量数据,本文利用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基于CASA模型估算出呼伦贝尔市牧业五旗2001~2020年牧草生长季(5~8月)的牧草产量,并分别用各牧业旗生态观测站的实测产量数据对模拟产量数据进行精度验证。本研究首先阐释CASA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模型框架,介绍CASA模型中估算牧草产量的两个关键参量: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实际光能利用率。通过太阳总辐射和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确定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温度胁迫因子、水分胁迫因子、最大光能利用率确定实际光能利用率,最终计算出2001~2020年呼伦贝尔市牧业五旗牧草生长季的NPP。根据2001~2020年呼伦贝尔地区逐年的土地覆盖数据提取草原用地,经空间统计分析提取出牧业五旗的牧草生长季(5~8月)逐年平均NPP,进而转换成牧草产量。对比分析牧草估测产量与实测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三种精度评价指标,验证CASA模型估产精度。实测产量值与估测产量值的相关性系数分布区间为0.76~0.82、均方根误差区间为20.42~24.21 g/m2、平均绝对误差区间为17.94~23.19 g/m2,三项误差指标均在合理误差范围内。结果表明CASA模型模拟出的牧草产量数据精度较高,可为呼伦贝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Hulunbuir grassland is a famous natural pas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s also a basic industry in Hulunbuir grassland area,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nimal husband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income of herdsmen in the grassland area.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ong time series pasture yield data,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pasture yield of the pasture growing season (May-August) of the five flags of
江健吴坤薛丰昌
关键词:CASA模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牧草产量畜牧业
青海高寒地区4种冷季型禾本科牧草产量及其体外发酵参数比较研究
2025年
试验旨在对比青海高寒地区4种冷季型禾本科牧草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及其体外发酵参数,以冰草、黑麦草、冷地早熟禾以及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成熟期刈割,体外产气法结合不同时期牧草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和刈割期显著影响了牧草产量及其体外发酵参数。抽穗期的黑麦草各个时间段累积的产气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1),抽穗期黑麦草的乙酸(AA)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1);乳熟期冰草的AA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1),抽穗期和乳熟期冰草的异丁酸(IBA)和异戊酸(IVA)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牧草(P<0.01)。随着刈割期的推移,4种牧草的鲜草产量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鲜干比均不断下降,4种牧草72 h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随着刈割期的推移而下降,冷地早熟禾抽穗期的AA、丙酸(PA)、IBA、丁酸(BA)、IVA、戊酸(VA)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1),4种牧草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体外降解率也均随着刈割期的推移而下降。综上所述,黑麦草的综合性能最好;本研究的4种牧草在成熟期刈割干草产量最高,在抽穗期刈割品质最好。
谭倩倩刘毅张群英周学丽钟荣珍王雷杜雪燕拜彬强杨英魁郝力壮
关键词:刈割期体外产气
青海高寒地区两种豆科牧草产量及其体外发酵参数比较研究
2025年
试验旨在研究青海高寒地区两种常见豆科牧草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及其体外发酵参数变化情况,以确定适宜的栽培品种和刈割期,为豆科牧草生产提供理论基础。选用黄花苜蓿和箭筈豌豆两种常见豆科牧草,分别于四个刈割期对其进行产量测定、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发酵评价。结果显示:①箭筈豌豆草产量在各个刈割期均显著高于黄花苜蓿(P<0.05);两种牧草干草产量均在盛花期最高;随着生长期的推移,鲜干比逐渐降低;②箭筈豌豆产气量显著高于黄花苜蓿(P<0.05);③氨态氮(NH3-N)含量随刈割期的推移逐渐下降;黄花苜蓿和箭筈豌豆在现蕾期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刈割期(P<0.05),在现蕾期和初花期箭筈豌豆发酵液TVFA含量显著高于黄花苜蓿(P<0.05);④两种牧草在现蕾期体外产气有机物降解率(OMD)均显著高于其他刈割期(P<0.05)。综上,两种豆科牧草从鲜草产量来看箭筈豌豆较好,对青海地区的气候更适应;仅从产量考虑,在盛花期刈割可获得的干草产量最高,从体外发酵参数的评价来看箭筈豌豆潜在饲喂品质更高。
应梅刘毅张群英周学丽钟荣珍王雷杜雪燕杨英魁拜彬强郝力壮
关键词:人工牧草刈割期
一种农业牧草产量称重装置
本发明涉及称量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牧草产量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底座,称重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称量牧草的称重秤,称重秤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称重台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堆放牧草的收纳框,收纳框的前侧设为开口并通过设...
廖茂发
一种农业牧草产量称重装置
本发明涉及称量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牧草产量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底座,称重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称量牧草的称重秤,称重秤的上端设置有称重台,称重台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堆放牧草的收纳框,收纳框的前侧设为开口并通过设...
廖茂发
红心柚套种牧草牧草产量、土壤性状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寻一种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又能营造良好的红心柚生长环境的种植模式。[方法]研究红心柚套种光叶紫花苕、车轴草对牧草产量、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光叶紫花苕、车轴草的地下根系主要分布在1~20 cm耕作层,与红心柚果树的根系生长在空间上不重叠;2种牧草的高度均在30 cm左右,不会与果树竞争养分、光照,也不会引发果园郁闭和不通风的情况;果园温度分别降低了0.7℃、0.6℃。[结论]套种牧草后,有效降低了果园温度,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肥力得以改善,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提高,以光叶紫花苕的效果最为显著。
陈明富
关键词:红心柚土壤性状土壤容重土壤肥力
不同混播模式对播种当年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为探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11种混播模式,即4个豆科牧草混播模式[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Z1H1B1,Z1H1B2,Z1H2B1,Z2H1B1)],4个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W1P1B1,W1P1B2,W1P2B1,W2P1B1)]和3个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混播模式[杂花苜蓿+红豆草+百脉根+披碱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豆禾比为1∶3,1∶1,3∶1(L25G75,L50G50,L75G25)],分析研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牧草混播模式下各牧草株高、密度、干物质产量均显著低于3种豆科牧草混播模式和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且牧草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显著低于3种豆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但高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在6种牧草混播模式中混播比例为1∶1时更有利于混播草地牧草干物质总量积累。
孙伶俐孟翔谢开云颜安刘伟杨龙崔荷婷赵越褚皓清
关键词:牧草产量营养价值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
青海高寒地区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产量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试验旨在对青海高寒地区人工栽培禾本科多年生牧草进行营养价值评价,以期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和家畜饲草需求提供参考。【方法】以高寒地区常见的冰草、黑麦草、小黑麦、麦宾草、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选用3头成年公牦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产气法结合牧草产草量评定牧草的营养价值。【结果】①小黑麦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小黑麦和麦宾草的干鲜比较低,显著低于其他牧草(P<0.05)。②小黑麦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高于冷地早熟禾和草地早熟禾(P<0.05)。草地早熟禾的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最高。冰草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小黑麦的钙(C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而磷(P)含量与冰草相同。③小黑麦在24、48和72 h的体外产气量(GP)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且随时间的推移,各牧草间的产气量呈现上升趋势。④6种栽培牧草体外发酵液的pH范围为6.76~6.98。小黑麦和麦宾草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和丙酸含量与其他牧草间差异显著(P<0.05),小黑麦的丁酸和戊酸含量最高,草地早熟禾的乙丙比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6种栽培牧草氨态氮(NH 3-N)浓度范围为84.70~112.60 mg/L。冷地早熟禾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⑤小黑麦各单位面积营养成分产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结论】小黑麦的综合生产性能最优,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青海高寒地区适宜栽培牧草
刘金平张楠楠赵鑫盛黄亚宇杨英魁周学丽钟荣珍赵国君拜彬强郝力壮
关键词:高寒地区体外产气禾本科牧草产草量营养价值
祁连山南麓草原干旱和牧草产量特征及影响
2024年
了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对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及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基于祁连山南麓高寒草原天峻生态气象观测站2004—2022年解冻期草原土壤水分监测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原土壤相对湿度的年际、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天然草场土壤干旱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围栏内外牧草产量,对比分析了草原整体土壤相对湿度与牧草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祁连山南麓高寒草原整体土壤相对湿度年内逐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2004—2022年,年、季节和各月整体土壤相对湿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土壤干旱化程度减轻。祁连山南麓高寒草原虽然各季节干旱出现频次和程度不尽相同,但春、夏、秋三季连旱的概率也较高。各季节各等级干旱发生频次大小均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春季中旱和重旱的频率高达34.8%,春末夏初是一年中最为干旱的时段。2004—2022年围栏内和围栏外牧草产量均表现为显著的增加(P<0.05)趋势,围栏内牧草产量增加的变化速率是围栏外牧草产量的1.6倍。通过气象因子分别与整体土壤相对湿度和牧草产量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分别构建的整体土壤相对湿度和牧草产量模型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可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肖莲桂石明章白金莲雒福佐陈安琪黄欣华
关键词:高寒草原牧草产量
果洛地区连阴雨变化特征及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2024年
本文利用1976~2020年果洛州6个气象站降水和牧草生长等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该地区连阴雨的变化特征及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76~2020年果洛地区连阴雨以0.665次/10 a的趋势增加,多出现于夏季;连阴雨的持续时间为5~14 d,久治是果洛地区连阴雨发生的中心,持续时间最长;连阴雨的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连阴雨过程降水量、持续时间和强度均影响牧草产量
韩有香才让罗加赵得玉屈长良
关键词:连阴雨牧草产量

相关作者

李英年
作品数:261被引量:3,178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 生物量 矮嵩草草甸
郭连云
作品数:72被引量:500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共和盆地 高寒草地 牧草产量 草地
张永亮
作品数:99被引量:789H指数:19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虉草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混播 苜蓿
王彦龙
作品数:266被引量:1,407H指数:2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
研究主题:人工草地 退化草地 黑土滩人工草地 青海草地早熟禾 高寒草甸
马玉寿
作品数:400被引量:2,829H指数:36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草地 青海草地早熟禾 黑土型退化草地 退化草地 高寒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