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2篇“ 犯罪成因“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激情犯罪成因与教育预防对策研究
2024年
近年来,大学生激情犯罪案件多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此类犯罪的无因性、突发性和残忍性,一旦发生将给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高校的管理以及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负面的影响。文章阐述了激情犯罪的定义和大学生群体激情犯罪的主要特点,根据犯罪心理学方法来分析此类犯罪的形成因素,为高校预防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发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陆颂冰陆颂丹
关键词:大学生激情犯罪犯罪成因防范治理
大学生犯罪成因的压力整合理论实证研究——以调查访谈方法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压力整合”理论模型是在一般压力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抽选、修正与补充,整合建构而成的研究转型期大学生犯罪成因理论。理论建构离不开实证研究,为验证“压力整合”理论模型在大学生犯罪成因理论分析上的适用性,在遵循实证研究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的前提下,选取代表性案例,选择调查访谈方法即个别访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刘晓善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实证研究
论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以呼伦贝尔市某区为例
2024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显示,未成年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多,犯罪类型呈现多元化。2024年3月发生的“河北邯郸校园霸凌案”更是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事件,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再次提升到重要位置。本文侧重以呼伦贝尔市某区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数据库,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效能;通过“六大保护”措施,形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将“适度惩罚”作为未成年犯罪预防的辅助手段,以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杨春梅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犯罪预防
互联网时代青年网络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2024年
网络犯罪作为科技时代网络技术不断进步所带来的负面产物,在近些年来呈现上升趋势,犯罪手段呈现多样化、智能化等特点,为司法机关侦查、审判及有效地惩罚犯罪带来了诸多不便。大学生对网络的熟知与依赖,导致这一群体的网络犯罪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成为了干扰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课题研究目的旨在透过网络犯罪乱象,对该类型犯罪的特殊主体大学生的网络犯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梳理现状,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多个层面分析互联网时代导致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对策。
王麒智祖彤曾琳娄芫浩才子惠申海玲郝路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犯罪
被害人学视域下帮信行为的犯罪成因与预防
2024年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目前呈现高发态势的犯罪类型,在全国范围内的发案数量和被害人数正在持续上升,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传统的研究往往是以犯罪行为和犯罪人以及潜在犯罪人为本位的,但是结合社会治理效果来看,这些研究的作用并不充分。被害人作为犯罪案件中重要的行为主体,事态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忽视被害人在案件预防和治理中的作用就难以真正科学地揭示出事情的本源。研究从被害人的视角出发,结合155份判决文书,基于被害人学视域,总结被害人的特点,分析出成为被害人的原因,并从被害前阶段、被害中阶段、被害后阶段出发,针对性地提出被害预防的对策。
冮勇孙浩涵
关键词:被害人学被害预防犯罪人
恶意“解封微信账号”犯罪成因及治理
恶意"解封微信账号"犯罪是近年来高发的新型网络黑灰产犯罪,具有低龄化、组织化、链条化及隐蔽化等特点。恶意"解封微信账号"犯罪为实施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财产安全和国家网络安全。从其犯罪成因来看...
王枫梧金晶亮章毓安
关键词:犯罪成因
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生长的一种新型业态。自2015年我国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突破局限的新型科技与服务产业形态。然而,网络技术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变革的同时,也为犯罪带来新的生存...
兰颖
关键词:犯罪成因
大学生犯罪成因的压力整合理论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不同理论进行整合的前提是各种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或互补,这种关联或互补则是整合理论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为了验证理论的科学性,理论假设的研究必不可少,这也为理论的整合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众多主流犯罪学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一般压力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并进行一定地抽选、修正与补充,最终建构形成压力整合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存在两个系统,一个是压力-负面情绪-犯罪的中介系统,另一个是以社会支持和社会控制为两翼的条件系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压力整合理论模型为大学生犯罪成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刘晓善
犯罪学视阈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年
互联网之福祸相依在于极大推动文明发展的同时,亦成为万恶丛集的渊薮。20世纪末,美国加州安全与情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柏林·科林(Birlin Colline)首次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将网络恐怖主义理解为“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恐怖主义作为恐怖主义犯罪的新发展形式,展现出了与传统恐怖主义相区别的新型特征。因此,有必要以犯罪学的视角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提出具有犯罪学理论立足之基的预防对策。
赵璐茜刘杰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学互联网
急诊室暴力伤医犯罪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基于169起案件的实证分析
2023年
作为暴力伤医犯罪的“热点”区域,急诊室为践行犯罪精细化治理理念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向。运用“犯罪三角”模型对169起急诊室暴力伤医犯罪案件开展实证分析后发现,犯罪主体理性受限状态引发犯罪动机、加害被害互动暴露预防短板、监控力量形象职责缺失提供犯罪机会是产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恢复主体理性以抑制犯罪动机、加强医护培训以保护被害目标、开展热点警务以强化监控力量有助于预防急诊室暴力伤医犯罪
杨涵
关键词:急诊室实证分析

相关作者

滑建忠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犯罪成因 侦防 网络犯罪 网络 黑客
温晋英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天津市公安局
研究主题:犯罪成因 侦防 网络犯罪 网络 犯罪行为
游伟
作品数:139被引量:1,19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刑法 刑事政策 犯罪 刑事立法 刑法理论
许桂敏
作品数:78被引量:147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恐怖主义 文物犯罪 刑法 犯罪防控 网络诈骗
胡静
作品数:14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非法集资犯罪 非法集资 犯罪成因 犯罪 刑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