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6篇“ 犯罪记录封存“的相关文章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程序法争议及其应对
2025年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虽是一道实体法与程序法兼具的命题,但从既往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入法经验来看,程序法层面“先试点后立法”可推动制度构建的先行展开。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面临着诸多的程序法争议,如封存范围、考验期的设置、封存的程序效力、解封程序的设置等。这些程序法争议有些在既有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已经得以暴露,与后者的构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理应在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进行深入讨论。就其应对而言,可确立与既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不同的“以形式封存为主,兼顾实质封存”模式,同时合理设定封存的范围,并采用“先封存,后考察”的形式设置考验期,科学界定封存的程序性效力,完善封存后的解封程序。
李思远
关键词:轻罪轻微犯罪犯罪记录封存前科消灭
被遗忘权视野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审视与优化
2025年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带来了巨大挑战。被遗忘权的提出旨在删除网络空间中对信息主体不利的信息,使公开归于隐私。被遗忘权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价值取向上存在耦合,两者融合有利于增强制度效能、适应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的变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删除管控义务落实不到位、信息知悉者不当泄漏信息以及对新闻媒体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既有制度封存效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制度下封存义务主体较为单一、封存对象较为狭窄、封存逻辑缺乏权利保障意识。对此应适度扩大封存对象的范围,体系化确定封存义务主体,完善权利救济和保障制度。
邹考
关键词:犯罪记录封存个人信息
轻罪视角下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2025年
最近随着我国一系列刑法修正案的出台,增设了许多的新的罪名,诸如危险驾驶罪、高空抛物罪和妨害安全驾驶罪等刑罚较轻的刑种,但是对于刑罚较轻的犯罪人保护却缺乏着罪责自负理念的指导,同时其罪犯身份也带来了种种的限制,此时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平衡社会公共的利益和犯罪人的利益。目前学术界主要是提倡建立前科消灭制度,但是前科消灭制度对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合适。理应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基础上,对于宣告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其犯罪记录进行实质化的封存,并且规定查询条件仅限于司法机关基于办案的需要,从而使犯罪人能够实现真正的再社会化。Recentl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amendments to China’s criminal law, many new crimes have been added, such as dangerous driving, high-altitude throwing and obstructing safe driving. However,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ght criminals, there is a lack of guidance on the concept of self-bear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ir criminal status also brings all kinds of restriction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problem at this time i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offenders.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mainly advoc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riminal record elimination system,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latively mature juvenile criminal record sealing system, for criminals who have been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ir criminal records shall be substantively sealed, and the inquiry conditions should be limited to the needs of the judicial organs based on the case handling, so that the criminals can achieve the real Re-socialization.
文雨杭
关键词: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再社会化
轻罪扩张背景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重构
2025年
轻罪立法的积极推进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滞后形成鲜明对比,导致轻罪犯罪人面临再社会化阻碍。现行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缺乏对轻重罪区分对待、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查询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此外,制度与现有法律规定之间存在冲突,且缺乏弹性和动态调整机制。应明确轻罪认定标准,扩大可封存记录范围,设计合理的封存程序和效力规定。完善犯罪记录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反就业歧视救济机制,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创造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平衡个人权益保护与社会防卫需求,实现犯罪预防、权利保护和社会治理的多重目标。
张宇航
关键词:犯罪记录封存社会防卫再社会化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以“被遗忘权”为切入点
2025年
随着犯罪结构的变化,我国进入轻罪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提出“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轻罪治理的司法实践提供方向和要求。被遗忘权是保护犯罪人回归社会的重要权利,以此切入来更清晰地研究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通过界定轻微犯罪的法定刑形式标准,明确犯罪记录封存范围。由于现存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被遗忘权”与其他权利冲突、对象局限于未成年、查询主体泛化和前科报告制度、行业禁止制度阻碍的问题,提出协调“被遗忘权”与其他权利、明确封存适用条件、衔接其他相关制度的应对之策。
唐文静
关键词:轻微犯罪制度衔接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视域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规则的优化路径
2025年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语境下完善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规则乃是轻罪治理的积极面向,蕴含了对积极刑法观的理性回应。在“轻罪”界定的理论探讨中,优化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规则契合了封存适用主体范围适度延展的内在要求,迎合了实践发展需要。当前,轻微犯罪记录封存规则运行过程中存在适用主体范围过度扩张、封存标准难以统一以及封存后再使用的权利保障受限等问题。未来立法应首要区分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主体界限,从实施主体、封存内容以及封存后档案管理的视角,类型化建构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标准。在犯罪记录封存后根据查询主体、查询内容和查询事由等不同方面,精准界定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后再使用的积极限度。同时,基于禁止标注、限制查询以及限缩信息获知途径等制度功能导向,科学把握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后再使用的消极限度。
王译
关键词:犯罪记录前科消灭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设想
2024年
近年来,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轻罪罪名逐渐增多,一些罪行较轻的人受到犯罪附随后果影响。如何构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备受关注。构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遵循适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均衡性原则,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规范刑期标准、罪名类型、封存时间;设定执行程序,明确启动主体、决定主体、管理主体;完善监督救济等保障机制。
许一鸣朱莉
关键词:轻微犯罪犯罪记录封存前科报告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适用范围研究
2024年
轻微罪套用重罪的犯罪附随后果,易造成轻微罪与重罪犯罪记录附随后果的无差别处遇,并由此诱发“刑罚体量轻而附随后果苛重”的倒挂现象。尽管理论界针对轻微犯罪建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了讨论,但具体如何构建尚存诸多不明之处,明确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成为目前建立该制度亟待解决的首要前提。在明确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适用范围时,需以实现轻微罪与重罪区分治理为原则。秉承这一原则,确定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适用范围的最大外延宜采取有罪宣告说,即犯罪记录的形成围绕着罪展开,而是否被科刑、所科之刑是否执行均在所不问。为实现轻微罪与重罪犯罪记录的区分治理,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在犯罪记录范围内进一步予以限制。在进一步限制上,应采取轻微罪混合标准说,对宣告刑在1年有期徒刑以下且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以及累犯的犯罪分子,才可考虑适用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童德华赵莹莹
关键词:犯罪记录封存轻微犯罪
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为应对轻微犯罪治理中的犯罪附随后果功能异化困局,我国提出构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了镜鉴,但二者在制度侧重、封存范围、封存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后者之构建,绝非“嵌套”既有框架便可一蹴而就。不过,二者在制度执行主体、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犯罪记录处置等方面形成一定衔接,可丰富我国的差异化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构建,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复杂命题,需要对何为“轻微犯罪”、如何界定封存范围、封存的主体和责任、考察期的设置与否、封存的诉讼效力、封存记录与认罪认罚从宽的关系等进行深入论证,对于既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留白”,也应在此次制度构建过程中予以关注。
李思远
关键词:轻罪轻微犯罪犯罪记录犯罪记录封存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若一辈子都要承担年少时所犯罪行而带来的影响,不仅难以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阻碍他们回归社会。基于此,我国构建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顺应了国际上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的发展趋势,...
兰庆祥
关键词:前科恢复性司法

相关作者

赵林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犯罪记录封存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记录 加班工资 劳动报酬权
张宏波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暴力袭击 辅警 加重情节
张敏
作品数:26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喷墨印花 聚丙烯纤维 汉麻织物 可染 染色
陈鹏飞
作品数:17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制度研究 犯罪记录封存 犯罪记录 法治 法制创新
范冬
作品数:1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犯罪记录封存 检察监督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 存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