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篇“ 狭窄(病理)“的相关文章
良性输尿管狭窄病理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主要病理变化,构建良性输尿管狭窄的动物模型,为后续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与动物模型。方法:收集2013年至2021年被诊断为输尿管狭窄的患者的术中切除输尿管样本,并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进...
余卓远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组织病理学动物模型炎细胞胶原蛋白输尿管狭窄组织病理学胶原蛋白输尿管狭窄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
支架内再狭窄病理变化和中医药治疗的对策被引量:5
2020年
目前研究认为,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时血管壁的病理改变主要涉及内膜和中膜两层。其中最主要的病理过程是中层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并伴有内膜大量胶原和巨噬细胞沉积。虽然传统中医药治疗并没有专门针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处方和制剂,但是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中医药同样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研究有单味中药、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治疗。每种中药治疗改善的指标及作用的机制各有不同,其作用方向包括调节血脂、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减少斑块数量等方面。本文将围绕裸支架内再狭窄介绍支架内再狭窄的定义、正常血管壁的组织学结构和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时血管壁的病理变化及相应中医药治疗。
杨雨李斌方豫东
关键词:再狭窄病理中医药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成人主动脉瓣狭窄病变中,主动脉瓣膜钙化是其主要病因。近年研究表明,年龄、瓣膜结构、代谢及基因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主动脉瓣的钙化。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虽仍以外科治疗为主流,但介入治疗也在不断成长中,随着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病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在其药物治疗方面也有新的研究发现。本文主要就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郑皓元李树森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瓣狭窄病理学治疗学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病理生理及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17年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影响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预后,也是当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管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挑战。尸体解剖和血管内成像为支架内再狭窄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支架内再狭窄基本的治疗策略包括:球囊血管成形术、斑块切除术、血管内放疗、金属裸支架置入、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和病变特点,药物洗脱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的问世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技术突破的历史性转折点。现主要讨论支架内再狭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庞阳于波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
儿童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理改变及治疗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童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理改变及治疗。方法对2008年10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小儿外科的8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儿初次就诊于我院时年龄为2~11岁,平均4.85岁,初均接受皮瓣卷管尿道成形术。初次手术前阴茎型尿道下裂4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例,会阴型尿道下裂3例。8例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理分型为Ⅰ型(尿道外口狭窄继发尿瘘)、Ⅱ型(尿道节段性狭窄)、Ⅲ型(尿道外口狭窄、尿瘘及憩室共存)、Ⅳ型(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继发尿瘘及尿道扩张),各占2例。Ⅰ型尿道狭窄通过尿道外口扩张,Mathieu阴茎头尿道成形术治愈;Ⅱ型尿道狭窄通过海绵体尿道端端吻合术或狭窄段纵形切开尿管置入支撑治疗治愈;Ⅲ型尿道狭窄通过分期手术治疗,即一期完成憩室消除、阴茎头尿道板成形、尿瘘修补术,二期完成阴茎头尿道成形术;Ⅳ型尿道狭窄通过分期手术治疗,即一期实施瘢痕处尿道造口,远端尿道尿管支撑治疗,待瘢痕软化后二期实施尿道造口皮瓣覆盖修补及阴茎头尿道成形术。6例治愈者自初次手术至治愈的时间为14~62个月,平均为30.17个月;接受治疗的次数为2~9次,平均为5次。结论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多发生于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初次手术采用皮瓣卷管尿道成形术者。消除狭窄环或狭窄节段后,以阴茎腹侧或背侧血运较好、具有一定延展性的皮瓣修补尿道是合适的处理方式。
肖元宏王政陈迪祥彭少林王宪强王振栋刘洲禄刘贵麟
关键词:儿童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病理生理学机制被引量:8
2016年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再狭窄作为支架置入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临床应用。目前,有关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以及炎性反应有关。文章对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王根曹毅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炎症炎症介导素类
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无视盘水肿性特发性颅内高压与静脉窦狭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
2016年
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头痛类型,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CTTH的中枢性疼痛机制可能与无视盘水肿性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 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without papiltedema,IIHWOP)和静脉窦狭窄有关。鉴于CTTH会给患者带来持久的痛苦,其防治十分重要。文章对IIHWOP伴.CTTH与静脉窦狭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孙宏晶齐旭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视盘水肿颅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是动脉壁对机械损伤的愈合反应。RS与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机制有关,其中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是RS形成的主要原因。
吴月环赵瑞平
关键词:PCI术后再狭窄病理生理
PCI术后再狭窄病理生理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63
2013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成熟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实现血运重建,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以及死亡率。然而,PCI使患者受益的同时,也会造成血管再狭窄,虽然术后强效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但其所致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仍然不能忽视。因此,深入了解PCI术后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将为PCI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李巍黄岚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损伤再狭窄再内皮化
腰椎曲度与腰椎管狭窄病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研究目的: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本病的进一步了解,腰椎曲度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因素作用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回顾文献对于腰椎曲度增加或...
鲁鹏
关键词:腰椎曲度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病理学疗效评价

相关作者

严嘉顺
作品数:46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食管肿瘤 X线摄影(诊断) 吻合术 纵隔肿瘤
郭世绂
作品数:120被引量:942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雪旺细胞 骨质疏松 颈椎病 骨质疏松症
张文明
作品数:76被引量:40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腰椎 生物力学 周围神经缺损 硬脊膜 神经再生
赵定麟
作品数:251被引量:1,523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颈椎 颈髓损伤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蔡钦林
作品数:84被引量:1,603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颈椎病 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