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 篇“ 狼疮性肺炎 “的相关文章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 狼疮性 肺炎 一例 2020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发热2 d”于2017年7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 d无诱因突发寒战发热,未监测体温,次晨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大小便失禁。体温40℃,无意识障碍。入我院急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59×109/L,中性 粒细胞百分比89.1%,血气分析(未吸氧):pH 7.44,二氧化碳分压(PCO2)24.4 mm Hg(1 mm Hg=0.133 kPa),氧分压(PO2)67.7 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3.7%,碳酸氢根(HCO3)16.2 mmol/L,剩余碱(ABE)–5.8 mmol/L,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52.6 mm Hg,胸部X线片提示右下肺斑片影,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体温未降,会诊后收入呼吸科。 张立春 高峰关键词:大小便失禁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二氧化碳分压 呼吸科 狼疮性 肺炎 中DNA免疫吸附的应用价值研究2019年 目的探究狼疮性 肺炎 患者临床治疗中DNA免疫吸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狼疮性 肺炎 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波尼松+甲强龙+环磷酰胺冲击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DNA免疫吸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肺功能检测、肺部高分辨CT评分以及6 min步行距离检查情况,另对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gG、IgM、IgA、ANA、抗ds-DNA以及C3指标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C、FVC%、FEV_1/FVC以及DLCO/VA检测结果也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高分辨CT评分好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另研究组患者治疗中恶心呕吐、低血压、皮疹的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恶心呕吐、低血压、皮疹的发生率为19.5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以上各项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狼疮性 肺炎 患者治疗中实施DNA免疫吸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指标异常情况,提升患者免疫力,增强患者肺功能。且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 较高,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熊细平 代红英关键词:狼疮性肺炎 DNA免疫吸附 甲强龙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DNA免疫吸附治疗对狼疮性 肺炎 患者肺功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治疗对狼疮性 肺炎 患者肺功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影响。方法:前瞻性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狼疮 间质性 肺炎 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缓释性 抗风湿剂(DMARD)结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和血小板降低及狼疮 活动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系统性 红斑狼疮 活动度(SLEDAI)评分、IgG、IgM及IgA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SLEDAI评分、IgG、IgM及IgA含量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吸量/FVC(FEV1/FVC)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VV、FEV1/FVC、FCV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h1及Th1/Th2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Th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h1及Th1/Th2相比均升高,Th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4,P=0.341)。结论:DNA免疫吸附治疗可显著改善狼疮 间质性 肺炎 患者肺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含量,且安全性 较高。 林伟平 吴勇关键词:DNA免疫吸附 肺功能 血清免疫球蛋白 DNA免疫吸附在狼疮性 肺炎 中的疗效探讨 2018年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在狼疮 间质性 肺炎 的应用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18例狼疮 肺炎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免疫吸附组与传统CTX治疗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定量,肺功能测定(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6 min步行距离及降钙素原(PCT),最后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及探讨DNA免疫吸附疗效。结果免疫吸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ESR(F组内=7.841,P〈0.05;F组间=6.512,P〈0.05; F交互=10.421,P〈0.05)、CRP(F组内=6.995,P〈0.05;F组间=5.847,P〈0.05; F交互=8.847,P〈0.05)及ANA定量(F组内=12.336,P〈0.05;F组间=11.214,P〈0.05; F交互=15.847,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免疫吸附组CRP、ESR治疗1、2周开始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吸附组ANA定量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吸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肺功能(F组内=6.222,P〈0.05;F组间=7.154,P〈0.05; F交互=8.527,P〈0.05)、6 min步行距离(F组内=8.669,P〈0.05;F组间=7.154,P〈0.05; F交互=11.547,P〈0.05)及PCT( F组内=5.621,P〈0.05;F组间=4.125,P〈0.05; F交互=7.554,P〈0.05)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免疫吸附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免疫吸附组PCT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狼疮 间质性 肺炎 治疗传统方 庄宇 张雪珍 林伟平 陈宇航 王志文 吕志芬 谭志明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DNA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妊娠并急性 狼疮性 肺炎 1例 2018年 系统性 红斑狼疮 (sysme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 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 ,肺是最容易受累器官,可表现为胸膜炎、狼疮性 肺炎 、弥漫性 肺泡出血、肺动脉高压、肺血栓栓塞症等.其中,妊娠并急性 狼疮性 肺炎 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致母婴预后不良.现报告1例妊娠并急性 狼疮性 肺炎 . 韩婷 杨晓纲 刘洋 王水利关键词:妊娠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 狼疮性 肺炎 继发气胸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 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气胸的临床特征,增加对其的认识。方法 对1例SLE患者发生急性 狼疮性 肺炎 继发气胸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以"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和"pneumothorax"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狼疮 "和"气胸"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71~2016年,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26岁,因反复发热3个月,胸闷、气促10 d于2016年12月就诊。诊断为急性 狼疮性 肺炎 。入院后接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及血浆置换等治疗。住院期间患者突发右侧胸痛,胸部CT检查提示右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检索文献报道14例,其中2例因数据不全被剔除。余下的12例中女9例,男3例。平均年龄(28.0±11.9)岁。其临床表现多为突发胸闷、气促,常伴有胸膜下肺空洞、囊腔状改变。大部分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后气胸消失,少数需接受胸腔镜手术。结论 SLE继发气胸罕见,常与SLE继发肺空洞、囊腔破裂有关,大部分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气胸可治愈。 程玉生 程玉生 车楠 陈雪松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肺炎 气胸 连续血液净化辅助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对狼疮性 肾炎合并狼疮性 肺炎 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辅助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对狼疮性 肾炎合并狼疮性 肺炎 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我院52例狼疮性 肾炎合并狼疮性 肺炎 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26)及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血液净化辅助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Th1、Th2、Th1/Th2水平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FN-γ/IL-4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血尿消失时间、尿蛋白减少50.0%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92.31%)高于对照组(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h1、Th2、Th1/Th2水平和IFN-γ、IL-4、IFN-γ/IL-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辅助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狼疮性 肾炎合并狼疮性 肺炎 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及早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袁一孟 郑戈关键词:连续血液净化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肺炎 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佐治狼疮性 肺炎 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佐治狼疮性 肺炎 的疗效。方法对1例系统性 红斑狼疮 伴狼疮性 肾炎并发狼疮性 肺炎 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结果治疗后,患者气促症状较前改善,但仍需呼吸机通气,肺间质性 改变,限制肺部通气换气功能,血红蛋白下降严重,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钠水潴留、白细胞反应性 升高。结论甲泼尼龙在治疗狼疮性 肺炎 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长生命,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严密观察。 易高 方向明 潘嘉宇 何耀军关键词:狼疮性肺炎 甲泼尼龙 疗效 急性 狼疮性 肺炎 的治疗概述 被引量:7 2016年 系统性 红斑狼疮 是临床自身免疫性 疾病,属于临床疑难杂症,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一般,笔者通过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方法与手段。 谭婷 何英关键词:中医药 急性 狼疮性 肺炎 (ALP)的治疗概述 系统性 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因肺血管较为丰富,故肺部是SLE常见的受累器官,约1%-4%的SLE患者可出现急性 狼疮性 肺炎 (ALP),其病死率高达50%,属于狼疮 危象之一。ALP的发病机理可能与... 谭婷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中医药治疗 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朱光华 作品数:213 被引量:767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肾病综合征 病理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紫癜性肾炎 郑荣浩 作品数:20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儿童 狼疮性肺炎 过敏性紫癜 症状性 原发性 何威逊 作品数:247 被引量:1,141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肾病综合征 病理 足细胞 紫癜性肾炎 潘士荣 作品数:12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记忆减退 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律失常 伴发 孙雪芬 作品数:3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合并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通气治疗 无创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