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2篇“ 玄览“的相关文章
“宇宙大美”与“玄览透视”:方东美的审美形上学及其方法
2024年
从中国文化的妙性价值视域出发,方东美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视为一个普遍生命流行的全幅图景,应以哲学形上学、道德形上学和审美形上学分别加以观照和透视,以获得真智、善性和美感。面对人性被贬低和人文精神日益消散的现代世界,方东美用价值理想重塑这个世界,使其“复魅”。方东美认为中国宇宙观是艺术化的宇宙观,是一个充满美感价值的“意境空间”,因此中国哲学家追求圣者气象,提升生命主体的精神境界,能以整合的心灵“直透”宇宙天地之大美,将宇宙与人生的真正价值都显现出来。中国哲学对全整宇宙的总体透视,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美学对自然的观感方式。
张泽鸿
古学新知 智慧赋能——海峡两岸第十届玄览论坛综述
2023年
2023年8月,海峡两岸第十届玄览论坛在南京图书馆圆满举办。本届论坛以“古学新知,智慧赋能”为主题,旨在深耕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为图书馆在新时代的服务与发展赋能,下设两个分主题:遇道会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应物变化——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创新实践,并分列五个子题。本届论坛于上海、苏州两地设立分会场,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进行了以“创新分享”为主题的分论坛活动。来自海峡两岸的24位专家学者在本届论坛上进行了演讲。论坛演讲活动之外,还对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等展开了文化参访活动,加深了海峡两岸图书馆界彼此的交流和了解。
吴爱武
道与时间:王玄览《玄珠录》中的古今之辩
2023年
玄览在《玄珠录》中运用重玄学方法批判了由心所规定的时间,主张一种在道的视域中的时间。心的时间的核心命题是“一心一念里,并悉含古今”,其全部内容是由抽象的过去、现在、未来所构成的三世。王玄览对心的时间的批判与他对心、言、知见等世法的批判是一致的,但批判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批判的结果也不是执着于无心、不起言与不见,而是彻底否定一切有无相分的世法。如此一来,一种处于基础地位的道才能自然显现出来。道的时间被表述为“道性无生灭,今古现无穷”。
曾维加张达玮
关键词:古今
玄览赋》与《樊逊传》:诗史互证识司南
2023年
“司南”又称“指南”,一词多义,歧说纷纭。545年萧绎所作《玄览赋》追述,他曾在灵台用司南占候。《北齐书·樊逊传》记载,554年樊逊曰:“五方易辨,尚待指南。”(要想五方容易辨别,还是要靠指南酌。)两者诗史互证,是6世纪使用司南占候术、观测磁偏角的明确证据。瓢针司南酌是针碗浮针的前身。由针碗浮针反推,可建立瓢针司南酌复原模型。
闻人军
关键词:磁偏角
玄览堂丛书》的传播与影响
2022年
抗日战争时期,郑振铎、张元济、张寿镛、何炳松、张凤举等爱国学者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为中央图书馆秘密搜购沦陷区书肆私家旧籍十余万册,其中半属善本。郑振铎等先生忧惧所购古籍遭受损失,选择其中甚具史料价值珍籍编为《玄览堂丛书》陆续影印出版。本文详述丛书首版之印制过程、发行路径,以及再版选印、收藏机构与数字化之状况,同时对丛书问世后,专家学者撰写书评提要、专题论著,以及校辑征引、标点注译等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历经历史变迁,中央图书馆抗战时期所聚珍籍,现分藏于北京、南京、台北等地,祈盼两岸图书馆界借助学术交流平台,创设联合出版、数字化资源库共建共享等深度合作机制,使先辈们舍身忘我冒险抢救的“铭心绝品”,化身千百,传之久远。
徐忆农
关键词:中华古籍影印出版
詹景凤《东图玄览编》研究
本文是对晚明徽州地区鉴藏家和书画家詹景凤所撰《东图玄览编》的研究。文章首先对詹景凤生平和家族进行梳理,明晰其书画艺术实践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书旨》《画旨》部分探讨詹景凤的美学观。其次,深入研究《东图玄览编...
李湘君
关键词:书画鉴藏
诗情画意:中华诗画经典传承与赏鉴——海峡两岸第八届玄览论坛综述
2022年
2021年12月,海峡两岸第八届玄览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来自两岸12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作精彩演讲,侧重古典诗词的赏鉴及传统艺术经典的传承,让两岸热衷传统艺术、古典诗词的读者大众得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
马晴吴爱武田丰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文赋》“玄览”“典坟”于创作主体之价值
2021年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论述创作过程的专著,其中有关创作主体的素养一部分是文中着墨颇多的地方之一,亦是在创作实践中难以绕开的一环。陆机对创作主体素养的探讨能够给人们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帮助人们在创作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论。创作之前离不开对现实外物的观照,也需要自身文化素养的积淀。因此,详尽分析陆机之“玄览”“典坟”观,剖析其中的理论价值,对指导当今创作依然有重要意义。
卢星彤
关键词:《文赋》玄览
论“涤除玄览”命题的延续
2021年
"涤除玄览(也作玄鉴)"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一层含义是对"道"的观照作为最高目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认识者的主观条件提出要求,清除杂念,保持内心清澄纯净,达到"虚极""静笃"状态。庄子发挥虚静说,提出"心斋""坐忘",强调主体精神自由。后宗炳提出"澄怀味象",从老庄哲学范畴扩展到艺术领域,注重审美体验,其最早源头则是老子的"涤除玄览"。
周艳
关键词:虚静澄怀味象
紫砂罐(玄览茶仓)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紫砂罐(玄览茶仓)。;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茶具。;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
韩学峰陈海燕李汇川

相关作者

魏玄览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秋》 作文 语文教学
徐忆农
作品数:54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图书馆
研究主题:图书馆 玄览 典籍 印刷术 世界史
田丰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图书馆
研究主题:方东树 跨界 颠覆性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 扬州学派
马晴
作品数:13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图书馆
研究主题: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玄览 图书馆 文化推广
张亚宁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背光 唐代 磁粉探伤仪 磁粉探伤 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