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6篇“ 环境危机“的相关文章
毁林与开矿:明清徽州环境危机的另一个视角
2025年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盗砍林木、挖掘椿桩、纵火焚山等毁林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林木资源的蓄养。部分地区采石、烧石灰、挖煤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境内山体损毁较为严重。同时,当地居民也效仿棚民垦山,种植经济作物,采矿挖煤,加速了对植被的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良田无法复垦等环境问题。学界普遍认为乾隆时期徽州外来棚民的垦山活动是造成当地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棚民到来之前,徽州地区的环境已有破坏的迹象,清代棚民的大量涌入加速了这一过程。事实上,徽州本土居民的毁林、开矿,以及效仿棚民的垦山活动也是导致徽州地区环境恶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熊帝兵李沈鸿
关键词:明清时期毁林开矿环境危机
快速城市化下的生态环境危机与城市的自然回归
2024年
在地球人口步入80亿的当下,城市化的加快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不仅让地球万物付出沉重代价,也让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威胁。我们的城市将何去何从?如何迎接挑战,为化解危机开出根植于中华传统自然智慧、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方向的中国城市建设方案?
达良俊宋坤
关键词:生态环境危机快速城市化化解危机中国城市建设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资源保护及环境治理——尤德尔的环境危机认知与应对
2024年
20世纪60年代,美国内政部长斯图尔特•尤德尔敏锐地意识到现代环境危机悄然而至。他超越传统资源保护的功利主义导向,提出以美为诉求的新资源保护,领导“美化美国”运动,倡导重塑美国人地关系;他以生态学为导向、以科学报告为依据对内政部进行现代化改革,推动多部自然资源保护法案通过,多维度拓展了自然资源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尤德尔的环境危机认知与应对举措,被纳入约翰•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两任政府的施政纲领之中,弥合了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环境治理与民间环保行动间的割裂,引导政府通过重新定义、分配、开发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第一次在完整意义上将法律与秩序带入环境及人地关系,开创了现代西方环境治理的新理念与新局面。
黄耘子
关键词:环境治理国家公园
《建设未来:用新的经济体系避免环境危机》(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当今世界,各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对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此类话题的讨论。本翻译实践的源文本节选自《建设未来:用新的经济体系避免环境危机》一书。此书由英国经济学家帕迪·勒...
武宗正
环境国家理论——环境危机下国外学界对国家理论的再认识
2023年
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环境危机的产生与国家环境治理举措的出台使得环境国家理论应运而生。总体来看,环境国家理论依据西方社会发展呈现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环境国家理论表现为生态权威主义。面对环境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生存挑战,国家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全部责任,并需要在日常实践中通过管控个人与集体行为来优先保障环境利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自由民主体制对环境议题的重视,环境国家理论的研究者们逐渐放弃了生态权威主义,开始借助传统政治理论并结合西方社会的环境治理实践,来推动环境国家理论的发展,具体来说,从强调国家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福利国家与环境国家关系,民主理论与环境国家发展三个角度进行讨论。近些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与人类世的到来,环境国家理论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它侧重于对国家与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以及对资本主义国家绿色转型困境的深入反思。
秦世达
关键词:环境政治学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应对与会计核算创新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应对环境危机任务紧迫。本文通过对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危机应对情况,反观环境会计核算模式,认为将环境会计建构为长期会计缺乏紧迫性,并可能使其边缘化;因此,为了充分利用会计对组织和社会偏好、决策和行为的影响,环境会计需要着眼于短期,并就短期环境会计的重点调整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丁玲
关键词:环境危机传统会计环境会计
快速城市化下的生态环境危机与城市的自然回归
2023年
在地球人口步入80亿的当下,城市化的加快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不仅让地球万物付出沉重代价,也让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威胁。我们的城市将何去何从?如何迎接挑战,为化解危机开出根植于中华传统自然智慧、顺应生态文明发展方向的中国城市建设方案?
达良俊宋坤
环境危机论与政府责任论:美国科学家对国际环境治理的追求及其影响(1945—1972)
2023年
“二战”后,在学术兴趣和政府资助的双重推动下,一些美国自然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严重破坏,他们认为环境危机将对全人类造成威胁。受社会责任感的驱使,科学家开始向公众普及环境知识,这让“新马尔萨斯主义”和“环境承载力”理论在美国流行开来,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了环境危机的紧迫性和全球环境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还建议政府承担环保责任,并主动组织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科学家的呼吁和建议影响到了尼克松政府中的环境政策决策者,使环保官员接受了科学家的观点,积极推动政府环保职能改革,还与科学家一道宣传环保活动的重要性。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国际主义思想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为美国政府推动环境议题的国际政治化提供了社会基础。
姚念达
关键词:环境政治环境科学
重思“天人合一”“自然主义”与环境危机的关系——从当代中国乡村地区的环保实践谈起
2023年
费孝通等诸多中国学者认为,与“自然主义”的宇宙观所蕴含的“天人对立”观念相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一种有助于克服环境危机的智慧。从当代中国乡村地区的环保实践来看,“天人合一”理念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其伦理或价值导向,即反对将自然视为人类征服的对象,而非其关于人类与自然之本体以及两者之贯通机制的具体认知;“自然主义”宇宙观,以及建立在其之上的现代科学与技术,虽然是导致地球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从而为制定可操作性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克服地球的环境危机这件事情上,“天人合一”理念与“自然主义”的宇宙观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共存的。
谢生金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主义环境危机环境保护
评樋口敏広《政治坠尘:核武器试验和全球环境危机的形成》
2023年
尽管核放射性尘埃的危害在当今社会已经家喻户晓,但是在其刚出现之时仍是被置于冷战安全问题之后的次要考虑。《政治坠尘:核武器试验和全球环境危机的形成》(以下简称《政治坠尘》)1一书通过对英语、俄语和日语资料的多方考察,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放射性尘埃的认知演变过程。这种巨大的概念转变将放射性尘埃问题从国家安全维度上升到全球环境问题,最终推动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Partial Test Ban Treaty,PTBT)的签署。《政治坠尘》的作者樋口敏広是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官方历史学家,该书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由于其“深入的跨国档案解读、对放射性尘埃的新颖解读和对当下西方社会的现实启迪”,2该书获得了由美国外交关系史学家协会(SHAFR)赞助的2021年迈克尔·H.亨特国际历史奖。
宋梓嘉
关键词:核武器试验全球环境问题外交关系

相关作者

王凤珍
作品数:17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危机 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生态伦理学
潘岳
作品数:128被引量:74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研究主题: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 战略环评 科学发展观
包庆德
作品数:195被引量:964H指数:19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哲学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环境哲学
万希平
作品数:45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危机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 非人类中心主义
卢风
作品数:261被引量:1,191H指数:2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生态哲学 物质主义 道德 哲学